第六十二章

    震惊整个长安的回鹘使者被杀一案,最终还是由大理寺顺利破案,抓住了见财起意的凶徒,还两位亡者公道。

    自然这两个人是必不能活得成的。

    圣人亲自发了话,既是人命官司便该人命偿还。

    眼看着北纥使团已经在路上,只怕还有数十日便能抵达长安,所以朝野上下也是都希望趁早了解此案。

    反正抓到了人可以有个交待了。

    于是不仅大理寺有得忙,鸿胪寺同样如此。

    他们一方面得做好准备迎接北纥使团,另一方便则是需要将回鹘使者一案详细成文书,送往回鹘国,给他们一个交代。

    曹务实在知道回鹘国主,居然跳过鸿胪寺,秘密给圣人传了消息。

    也是吓得够呛。

    毕竟圣人拿出来的信是只有一封,但是私底下回鹘国主究竟写了几封信,又在信上说了什么内容,那可就不知道了。

    所以这几天他派人去回鹘使团所居住的地方,越发勤快。

    就连平日里的补给,也是给的充足。

    生怕自己一个不尽心,对方又是递了小话到圣人面前。

    “好了,寺卿大人,这件事我们定会上心,圣人也未曾责怪我们鸿胪寺,”今日谢灵瑜和萧晏行正带着人起草文书,曹务实不放心又过来瞧了好几遍。

    还得谢灵瑜不停安慰他。

    好在曹务实被她这么一安慰,倒是心里安稳了不少。

    只是过了两日,谢灵瑜见大理寺那边结案文书迟迟未能送过来,没有结案文书,他们便无法译成回鹘文字,再送回给回鹘国。

    所以这日一早刚到了衙门,谢灵瑜便准备派人去跑一趟大理寺。

    谁知道她刚提及,倒是有人摇头叹道“少卿大人,估计这几日大理寺是没时间送什么文书了。”

    “怎么了”谢灵瑜奇怪。

    说话之人奇道“大人未曾听说”

    “听说什么”谢灵瑜愈发的满头雾水。

    说话的是个鸿胪的典客令,他神秘说道“这几日长安城内发生了一桩奇案。”

    说到奇案,大家瞬间都来了兴趣。

    “什么案子”

    典客令低声说道“有人跳河。”

    跳河

    这算什么稀罕事儿。

    “是连续有人跳河,连着三个早上了,都有人从城内河中捞出几具尸体,结果大理寺拉回去一检验,全都是溺水而亡,身上一丁点伤都找不到,全都是跳河淹死的。”

    一旁的萧晏行问道“几具尸体这几个人是个关系”

    典客令一听他这个问题,恨不得当场鼓掌“萧大人,我觉得您还真是厉害,一下就问到了关键问题,说不定您更适合去大理寺。”

    不过瞧着众人好奇的目光,典客令也不再光奉承萧晏行。

    “这个案子奇就奇在,这些人

    的关系上面,因为这些人都是一家子。”

    众人这下确实被震惊了。

    有人问道一家子为何会一家子一起跳河这遇到什么难处了,至于这般全家走上绝路吗20”

    “谁说不是呢,而且是连续三天,全家人一起跳河。”

    谢灵瑜反问“为何此案,我未曾听说过。”

    典客令讪讪一笑,低声说道“大概是因为此事过于诡谲,所以出了事之后,坊间不断有传闻,说是有邪祟在长安城内作乱。”

    邪祟作乱

    “荒唐,”谢灵瑜当即斥责这样的言论。

    典客令一见她急言令色,登时拥护道“谁说不是呢,下官也觉得这样的传闻荒唐至极,天子脚下,岂能轻言怪力乱神。”

    谢灵瑜淡声“只怕是巧合吧。”

    “就是就是。”

    “我瞧着也是巧合,哪有那么凑巧的事情。”

    谢灵瑜还是说道“虽说大理寺事忙,我们不好去打扰,但是回鹘使者一案也事关重大,还需要尽快拿到文书。”

    她话音刚落,门外便有人进来,说道“少卿大人,大理寺有人来求见。”

    这还真是巧了啊。

    “将人带过来吧,”谢灵瑜吩咐道。

    没一会儿大理寺的人来了,这会儿倒是个寻常跑腿小吏,一瞧见谢灵瑜便跪地说道“见过少卿大人。”

    “可是柳少卿让你送文书过来的,”谢灵瑜开门见山问道。

    这人脸上露出讪然之色,随后极无奈道“柳大人是派小人来向少卿大人,借阅一份文书。”

    听着这话,谢灵瑜有种不祥的预感,从脑中升腾而已。

    那种熟悉的发毛感,让她后背都不由有些发寒。

    “所为何事”她沉声问道。

    小吏缓缓说道“今日一清早,有人在河中打捞起几具尸体,柳大人带人过去之后发现,竟是一个胡商携妻小跳河。所以柳大人派小人来寻这位胡商的文书资料。”

    长安虽然是能够包容百族的繁华都城,但是每个人外藩人入长安,都要在鸿胪寺登记造册,他们居所的变更,也都由鸿胪寺这边管理。

    毕竟很多胡人在未曾置办房产之前,鸿胪寺这便还要给他们发放钱财米粮。

    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有总比无好。

    是以很多胡商虽然腰缠万贯,但宁愿租赁房屋,也要贪图这点好处。

    上次大理寺派人来取文书,是因为死了个回鹘使者,牵扯重大。

    可是这次死了个胡商,身份上定然是不及回鹘使者尊贵的,但是柳郗再次派人过来,又要取文书。

    谢灵瑜轻笑“好,不过胡商众多,你还是需得先告诉我,死了个人名唤什么,家住何处,我才能让人去拿文书。”

    “此人乃是个粟特人,名唤安克结。”

    谢灵瑜“你们柳大人倒是厉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连名字都查了出来。”

    随后她转身回了后面值房,直接将萧晏行叫了出来。

    待她将这件事告诉萧晏行之后,他第一反应便是“应该是柳大人想见殿下。”

    “我也是这般想的,”谢灵瑜轻轻点头,不由扬唇笑起“辞安与我想法一致,我方才一听到这个,便觉得是柳郗在找借口想要见我。”

    毕竟永宁王府人多眼杂,说不定她家大门口,便有有心之人盯着。

    柳郗不会轻易前往来永宁王。

    自从上一次在府中深入谈过之后,谢灵瑜与柳郗便只在宫中见过一次面,但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他们也什么话都没聊。

    “好,我现在便过去,”谢灵瑜从来不是犹犹豫豫的性子。

    既是连萧晏行都如此这样说,可见她猜测方向是对的。

    萧晏行望着她,黑眸里荡起浅浅涟漪“上次便是我陪着殿下一同前往,这次我便也陪着殿下一起去。”

    崇化坊的居民这几日过的都不顺心,原先他们坊市既靠近繁华热闹的西市,又临近环长安的河道,住在此处可谓是极其方便。

    可是就在这几日,也不知是走了什么背运。

    连续四天,都有人在坊外的那条河跳河身亡,头一日的时候大家还唏嘘不已,只叹世事无常,盼着这些走上绝路的人,能够早登极乐。

    可等这种事情,连着几天发生的时候,崇化坊的人彻底坐不住了。

    旁边几个坊市都已经开始议论纷纷,说是崇华坊内沾惹上了不干净的东西,这才惹上这样的怪事。

    谢灵瑜的马车到了崇华坊附近时,就闻到了扑鼻的烧东西味道。待她掀开车帘,瞧着地上落满了白色纸钱,还有旁边烧着东西,显然是有人在做丧事。

    马车在河边停下的时候,长长的沿岸站着不少看热闹的人。

    谢灵瑜下车之后,突然有些后悔,来之前未曾将这一声官袍换下。

    她本想在人群之中询问一番,但是自己这一身绯红的官袍,着实是有些显眼了。

    “下次再出门,记得提醒我换官袍。”

    谢灵瑜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萧晏行偏头看向她,轻笑着问道“殿下可是想询问附近的居民”

    “知我者,辞安也。”谢灵瑜没想到自己一句话,萧晏行便猜测到了自己的用意。

    不过后悔也无用,于是她大步走向守卫所在处,为了防止居民围观太近,破坏了现场,所以此时大理寺早已经将人拦在了外面。

    而靠近湖边的地方,有几块特别显眼的白布,底下有着明显起伏。

    显然那下面盖着的便是尸体。

    于是谢灵瑜走了过去,她和萧晏行的一身官袍太过显眼,刚走过去时,人群便如同潮水般,自从往两旁分开,给他们留出了一条道。

    而人群之中在看清楚谢灵瑜的长相之后,便惊讶道“居然是个女郎。”

    这一句话还未完全说完,便被身

    侧的人捂住了嘴。

    整个长安能够身穿一身绯红官袍的女郎,除了永宁王谢灵瑜之外,还有谁人呢。

    谢灵瑜只得再次感慨,自己这一身确实有些招眼了。

    但她也不在意,径直朝着柳郗的方向走了过去。

    此时柳郗正站在岸边,而河上还有几艘船,船上的人都穿着大理寺的官服,对着水里便是一阵捞,显然是在打捞什么东西。

    “怎么是还有尸身没有捞上来吗”谢灵瑜走近问道。

    柳郗本是站着出神,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即刻转身。

    他微微躬身行礼“见过少卿大人。”

    “柳大人实在是客气了,”谢灵瑜也立即回礼。

    待萧晏行也行礼之后,柳郗这才轻声说道“这次又是麻烦殿下跑一趟了。”

    “能够见识这样的长安奇案,不麻烦”谢灵瑜神色淡然。

    柳郗不奇怪这点,这个案子几日来在整个长安,都传的沸沸扬扬,谢灵瑜听说了也不奇怪了。

    “今日跳河之人,又皆是一家人”

    谢灵瑜转头看着不远处的白布,上面有明显的水渍。

    柳郗点头“是,又是一家人。”

    “之前已经发生了好几次类似事件了,大理寺可查出什么”谢灵瑜倒也藏着掖着,柳郗既然想法设法请她过来,她该问便问。

    “这些人都是溺亡而死,身上没有打斗痕迹,也没有被胁迫的痕迹,所有证据都充分证明,他们都是自愿跳河的。”

    谢灵瑜问“今日死去的这个胡商一家也是”

    “是。”

    随后他们之间陷入了沉默,显然连续发生这样的事情,谁的心理也不好受。

    “这几户人家身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一旁始终安静的萧晏行,突然发问。

    柳郗朝他看了过来,淡声一笑“有。”

    谢灵瑜和萧晏行纷纷朝着他看了过去,直到柳郗说“殿下,可还记得我先前说过,长安高利贷异常之事”

    谢灵瑜点头“自然记得。”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柳郗才跟怀恩认识,并且亲自上门愿意为怀恩担保。

    谢灵瑜脑海中电光火石间,闪过一个想法,她再次望向白布之处,问道“难道他们都是借高利贷者”

    因为高利贷被逼的倾家荡产,最后家破人亡。

    但此刻柳郗的声音也同样响起。

    “前面死去的三户人家,都是放贷者。”

    谢灵瑜震惊。

    放贷者

    只听闻借高利贷被逼死的,这些放贷者怎么还被逼死了。

    “我想今日这一家,也不会例外。”柳郗看着那些白布,声音轻而飘渺。/p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0_679/67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