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之后,田地已经翻完了,而后接下来就是种植冬小麦。

    李长安带着裴素就像两个连轴转的陀螺一样,在整个县转来转去,不仅是宁村,漳县的其余村乡也都在种植冬小麦,李长安干脆又从每个村子中挑了几个能识字的人,让她们跟着裴素上课,学一学如何科学种植冬小麦以及怎么预防虫病。

    直到十月,冬小麦种完,李长安才又闲了下来。

    然后她又琢磨起该怎么利用好冬天的时间好让宁村更富裕一些。

    万事不决找老师,李长安背着自己的小书包钻进了裴素的别业。

    这是裴素拿着问李长安要来的科研基金置办的别业,内有田地千余亩,还有一方百亩大小的湖,有田有水,还有人家。

    那块绿树环绕的空地上,就是裴素修建的宅院,大大小小数十座。

    按裴素的话来说,这就是大唐农科院的雏形,日后这边必定要住数十人看护田地牲畜,房子修少了研究人员都没地方住。

    孟浩然倒是过来了一趟就不愿意走了,甚至动了在此定居的心思,找人去襄阳把他的妻女都接了过来,如今已经开始收拾屋子了,想来年前就能住进来。

    甚至他还亲手给别业提了一句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李长安过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晚饭,她一进别业门,就被一群小孩围住了,各个争着给她带路。

    这些孩子是裴素收养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女孩子,附近的几个村子里但凡有养不起的孩子,都可以领到裴素这里。管吃管住,裴素还抽空教她们写字。

    十岁以上的孩子就负责拿着竹简和刻刀记录每块田每日的情况,小一些的孩子就负责给牲畜割草喂料。

    李长安找到裴素的时候,她正蹲在湖边记录芦苇的生长状况。

    “裴老师这一院的孩子可真够闹腾的。”

    说着话,李长安就走到了裴素身边,也蹲下来看芦苇。

    然后什么都没看出来,事实上,要不是她早知道这些长的高高的草是芦苇,路上遇到她都不一定能认出来这是什么植物。

    裴素头都没抬一下,她手中拿着刻刀和竹简比起需要沾墨水的毛笔和容易湿软的纸,还是竹筒和刻刀这样古老的记录方式更适合田地。

    “小孩子长得快,用不了几年就长大了,从小养大用起来也顺手。”

    李长安看着裴素拔起一根芦苇,扒拉出它的根茎,“二十里外的村子都听说了这边有一个养孩子的别业,要把孩子往您这送。”

    比起对孩子挑挑选选,带着孩子一走就再没了消息的人牙子,显然还是就在本地,无论送来的孩子长相是歪瓜裂枣还是自身不太健康统统收下的裴素别业更像个卖孩子的好去处。

    “你没钱了”裴素终于抬起了头,看向了李长安。

    她以为是李长安没钱了,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了,所以过来劝她少买一点。

    李长安

    摇头否认“这倒不是,我不缺钱。”

    这几十个给口饭就行的孩子还用花多少钱,一斗米是十二斤,市场上散买十三个大钱一斗,批发价也就八文钱一斗,养一百个孩子一年也就花四十贯钱,还没她公主府里一个花瓶值钱。

    “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李长安道,“至少去官府办个卖身契。”

    裴素想了想道“我瞧着她们可怜,想着正巧我这缺人手,从小开始学日后也好给我打打下手此事我先前未想那么多。”

    说完,裴素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对李长安眨眨眼“我是科研人员,我只管种地和招人,背景调研应该投资人去做嗯,李老板”

    裴素知道她自己不擅长这个,干脆就全交给李长安了,她自己做未必能做好,术业有专攻。

    这还是李长安第一回看到裴素笑,笑起来倒是好看,就是感觉有点僵硬。

    李长安骤然就被安上了“投资人”的身份,懵了一下。

    行吧,这事的确得她来干,李长安摸摸自己目前还很浓密的头发,忧愁叹息了一声。

    又多了一样活,不行,她活实在是太多了,这事她得交给别人去做。

    不过此事也不是李长安的主要目的,李长安到别业来也不是找裴素的,只是她发现了这个隐患过来提醒裴素一声罢了,她的目的是裴芸。

    “真香”李长安手里扯着鸡翅膀,吃得满嘴流油。

    裴芸身上系着围裙,又端上来一只烤得流油的烤鸭,这是她用炭火手工烤制的,油滋滋,用匕首划开鸭肚子,还滚出来一小把野果,野果的甜味都渗进了鸭子中,配上烤得焦黄酥脆的鸭皮,李长安吃得险些把自己的手给吞下去。

    “慢些吃,不够还有。”裴芸比起前几日又圆润了一小圈,她和裴素虽然是双生姐妹,可性格全然不同。

    裴素社恐秉直,眼中除了田地什么都没有,裴芸则是爱好广泛,最好吃,据说当年上学的时候读的还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最近还在研究微生物改良,立志在大唐吃上松软的馒头。

    李长安每次和裴芸一起吃饭总会被塞的肚子鼓鼓,她觉得裴芸虽然年纪还轻,却已经有了奶奶辈的技能“奶奶觉得你没吃饱”。

    “裴老师,我来是想托您个事”

    吃饱喝足了,又拿上了裴芸塞给她让她兜着走的小零食,李长安这才说出了她来找裴芸的目的。

    荆州靠着江,境内江水的支流多,湖泊也多,还有许多小山,都不算太高。宁村还靠着一大片竹林,所以宁村人家家散养鸡鸭,鸡鸭鹅的数量很多。

    李长安考察了很久,最后决定趁着冬天带着宁村村民一同办个卤味铺子卖卤味。

    一开始她想的是做些竹编竹制品,可后来去江陵城内调研了一番发现竹制品行不通,如今不同于以后,现在生态环境好,遍地都是竹子,花钱买竹制品的人很少。

    若是在长安卖竹制品还有点搞头,长安百姓有钱,开元全胜日,小邑

    犹藏万家室。江陵城的百姓虽然也不穷,可比起长安百姓就穷多了,不会把钱花在竹制品上。

    李长安又在江陵城逛了几日,发觉吃才是这片土地上百姓永远有兴趣的东西,正好她又在裴芸这吃到过卤鸭货,用茱萸代替辣椒,味道也很香,李长安一顿能啃六个鸭翅三个鸭锁骨。

    而且卤味还好保存,也不需要铺子,可以每次制一大堆一次性运到江陵城去卖,优势明显。

    裴芸听说了李长安的来意之后十分痛快就应下了此事,让李长安派人过来学卤味方子就行。

    “不急,这事情不是一两日能办好的。”李长安道。

    现在她虽然在宁村有了些名望,可就这点名望还不足以让保守的唐朝百姓将家中的鸡鸭和钱财拿出来和她一同办卤味铺子。

    李长安一开始就没打算她出本钱组织人手。

    她出钱容易,几贯钱几十贯钱甚至千金她都能拿得出来,可这些都是属于外部资金扶持,就算做成了事也只是她的个人本事而没法当作普适经验。

    不过这事情也用不了等太久。

    荆州山多,虽然没有高山,但是小山不少,山上有野兽,尽管不是每一座山上都有老虎和豹子,可大部分山上都有野猪。

    这个季节正好是野猪狂吃狂喝积累脂肪准备过冬的时间,山上的东西不够吃了,野猪就会跑到村子里偷东西吃。

    野猪什么都吃,谷场上堆积的粮食,村民家里养的鸡鸭鹅,菜地里种的菜,甚至是他们家里的篱笆,被发现了也不逃跑,若是人少,它们还会追着人拱。

    宁村旁边的山上就有一大群野猪,隔三差五就跑到宁村抢东西吃。

    尤其是今年,野猪的数量比去年多许多,还有母猪带着小猪崽子来偷吃,要是不处理,说不准饿急了眼的野猪冬天会进村吃小孩。

    宁村村民怨声载道,早早就找上了村正希望他找人打猪,至少也应当让野猪数量少一些。

    村正却根本不管此事,甚至还撺掇这些人来找李长安,他早就看这个县衙派来的特使不顺眼了,更重要的还是她居然敢勾结宁成,给自己难堪。

    他非得让这个小娘们知道什么叫做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李长安却顺势就接下了此事,第二日就喊来宁成准备组织人手准备抓野猪。

    “咱们先在山下野猪必经之路上设陷阱。”李长安指挥着宁成和几个同他亲近人家的汉子挖陷阱。

    “这能抓着野猪吗”一个男人边挖陷阱边嘟囔,“某还没挖过陷阱哩。”

    这时候猎人是一门家族传承的手艺活,就跟木匠铁匠一样,世世代代在家族内部传承,轻易不往外透露。

    挖陷阱这手艺还是李长安从孟浩然那学来的,孟浩然年轻时曾在鹿门山隐居,山中野兽多,他跟友人学了一手挖陷阱的技能。

    宁成对李长安很有信心,他瞥了那人一眼“过几日你就知道李娘子的本事了。”

    三天后,李长安就带着宁成等人从

    陷阱中抬出了三头又肥又壮的成年野猪和七只小猪崽子。

    一共挖了七个陷阱,只有三个里面有野猪,另外四个里有两个里面是野鸡和兔子,另外两个被不知道什么动物弄塌了,那七只小猪崽子是和一只母野猪在一个陷阱里发现的,估计是母野猪先掉了进去,小猪崽子不知道逃跑,一个接一个跟了下去。

    这一堆野猪抬回村子顿时引起了轰动。

    李长安让人把其中两头大野猪拉到县上卖了换了六把弓弩,那只母野猪与小猪崽子则是分了让参与挖陷阱的几人各自拎回家吃。

    羊肉那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好东西,普通人也不介意野猪肉臊,反正只要是肉就比粮食好吃。

    到了第二日,李长安再次组织人手抓野猪的时候,七个人已经变成了二十多个人。

    这回李长安让家中有兵器的人带上兵器。

    因为府兵制是良家子自备武器参军,所以唐朝并不禁止私藏兵器,宁成就提了一根铁枪,另外还有五个人也各自拿着刀剑。

    这次李长安指挥着他们直接上了山,却没有去捕杀野猪,而是分组去找野猪的脚印粪便,确定野猪经常活动的范围。

    然后再挖陷阱,陷阱上放上青菜和粮食当成诱饵。

    顺路还挖了一波山货。

    二十多个人,下山的时候就没有空这手的,各个兴高采烈。往日他们不敢自己上山,山中危险,一个说不好人就回不来了,可现在有人组织,二十多个带着兵器的成年人一同上山还能有什么危险呢

    又过了几天,李长安在组织人上山去把陷阱里的猎物抬下山的时候,已经是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了。有男有女,最小的才十几岁,大的已经四五十岁了,一个村子三百来个人,站在这的就有五十多人。

    他们每一个都信服地跟在李长安身后,李长安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丝毫不觉得一群成年人听李长安这个小孩的话有什么不对。

    这一次他们抬下来了十三只大野猪和三窝猪崽子,其中七只是从陷阱里挖出来的,另外六只则是李长安指挥着他们用弓箭和刀枪杀死的,杀了大猪之后,又顺藤摸瓜把小野猪崽子也给一网打尽。

    这座山上已经没有野猪了,至少年内不会有大规模的野猪到村里搞乱了。

    所有人的心情都很高兴,这么多只野猪就算是他们这些人人数多每家也能分到一大扇猪肉哩,更别提还有他们从山上带下来的其他山货,算一算这些东西都够过年了。

    李长安在村里的地位又一次发生了变化,以前村民看到她只是对她表示友好,如今这些人看她的眼神已经从友善变成了尊敬。

    没人觉得李长安发号施令有什么不对。

    你要想办法让所治理的地方的百姓愿意听从你的命令去做事,要让他们相信跟随你是正确的事情。基层管理手册第二章编者,李长安。

    然后李长安就开始准备找人一起办卤味合作社了。

    现在已经没有农活需要做

    了,宁村的村民们都闲了下来。

    大好的时光怎么能就这么浪费呢李长安每次看到躺在谷场上晒太阳的年轻人都咬牙切齿。

    勤劳才能致富╳╳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在这躺着难道是指望从天上掉开元通宝下来吗

    李长安又把宁成喊了过来。

    “娘子的意思是我拉几个人一起做生意”宁成挠挠头,心里有点想拒绝。

    “那不就成了商户了吗”

    在大唐商户可不是个好身份,李白就因为是商人之子,所以根本没法参加科举,只能想办法通过举荐入仕。

    李长安给宁成解释“用不着你们每个人都变成商户,只需要有一两个人做商户去卖货,其他人只负责投资和做卤味。”

    好一通解释,宁成才明白了李长安的意思。

    就是他们把自家的鸡鸭拿出来做成卤味,然后交给旁人让旁人去卖货,得来的钱所有人一同均分。

    从前是他们自家地里种出来粮食,然后再把粮食卖给粮商,粮商再将粮食运到其他地方去贩卖,而后再有其他商人买了粮食把粮食做成酒水贩卖。

    如今是他们一个村子里的人直接将这些事情都做了,卖得的钱财也是他们分。

    尽管宁成还有些迷惑,但出于对李长安的下意识信任,宁城还是乖乖去找人手了。

    李长安则是去了宁村东边的那户寡妇家,这个寡妇名叫冯娘子,长相清秀,先前就是她被村里的几个无赖骚扰,几个月前李长安警告了一番那几个无赖,她才得了清净。

    冯娘子见到李长安找她,连忙把家里的凳子搬出来招呼李长安,又洗了几个果子。

    “家中清贫,李娘子莫要嫌弃。”冯娘子轻声细语,把洗好的果子递给李长安。

    如今已经十月了,可她穿的依然是夏天的那一身衣服,脚上的鞋子还又多了两个补丁,头发也干枯的像杂草一般。

    她家里还有二十亩地,只她一个人却种不完,家里的两个女儿又年纪还小,帮不上什么忙,她家算得上是宁村最穷的几户之一。

    李长安开门见山“你可愿做个商户你若愿意做商户,那便跟着我做活。”

    做商户对宁成这样的良家子来说不是好出路,宁成家算小康之家,他会想着日后若有了孩子可以让孩子去考科举,可对穷困潦倒的冯娘子来说却是顶顶好的事,寻常人想做,还没有门路呢。

    冯娘子自然是愿意的。

    “只是我什么都不会做。”冯娘子揪着自己的衣角,看了李长安一眼,“村西的赵娘子娘家就是县中的商户,她嘴巧,许比我更合适些。”

    冯娘子怕自己做不好拖累了李长安的生意。

    “赵娘子家里又不缺钱。”李长安嘀咕了一声。

    “你不适合务农,你自己身子骨弱还带着两个孩子,就是种地也种不好,属于宁村的需要帮扶人口。”李长安给冯娘子解释。

    “我的目的不是让这个生意给我赚多少钱,而是要让宁村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你也是宁村的一员,但是现在明显你凭借自己都没办法保证温饱,所以就需要我来帮你一把,帮你找个能保证你温饱的活干。”

    冯娘子还是不懂,这自己过不好是因为她自己没能力过好日子,又和旁人有什么关系呢李娘子是大善人,她愿意帮自己一把,自己应该感恩戴德。

    最后冯娘子终于理顺了她自己的逻辑,把李长安做的事情归结于李长安是个大善人,然后心满意足了。

    李长安也没有再跟她往下解释。

    先把宁村治理好,日后有了实践经验才能再把荆州治理好,最后再把大唐治理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0_9/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