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久别离】给关少捡了个小书童 > 第29章 与张府联姻
    顾辰夕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后,在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近期要向关德昌袒露心声,并从关家离职。当关泽得知顾辰夕的真实想法时,他仿佛遭受了沉重一击,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他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这天,李管家来到关泽的房间寻找他。一推开门,便看到关泽把自己封闭在房间内,衣服凌乱不堪,满脸胡渣,而地上和桌子上则摆满了空酒瓶,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

    李管家急忙走上前去,将关泽搀扶起来,关切地问道:“哎哟,少爷,您怎么把自己搞成这样子啦?是不是最近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呀?”

    关泽半闭着眼睛,任由李管家将自己扶起,然后软绵绵地躺在床上,嘴里还喃喃自语道:“何止是不顺心啊,我现在感觉心如刀割,简直是生不如死。”

    李管家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极其惊讶的表情,开口问道:“少爷,到底发生了何事竟然令您如此烦心?”

    只见关泽竟然开始低声呜咽起来:“李管家,人活于世真是充满了无尽的无奈啊!就连喜欢一个人这种事,我都无法随心所欲。”“少爷莫非是有心仪之人了?”

    李管家试探性地问道。关泽默默地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是啊,但我却不能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而他一直在全心全意地替我考虑,生怕会给我带来任何麻烦。”

    “少爷,关于此事老爷是否知晓呢?”李管家继续追问。

    “他并不知情,就算知道了也绝对不会同意的。”关泽的语气显得有些沮丧。

    这时,李管家想起了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于是赶忙对关泽说:“少爷,今日老爷吩咐我传话给您,就是想与您商讨与张府联姻之事。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老爷担心有人会从中捣乱破坏这门亲事,所以打算近期挑选一个良辰吉日,亲自登门提亲。少爷,如果您确实有钟情之人,还是希望您能尽快向老爷坦白说明情况,以免事态变得愈发不可收拾。”

    关泽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眼神坚定地看着前方,他深深吸了口气,然后轻声但却坚定地说道:“好,我这就前去与父亲说个明白。”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决心和勇气。说完,他缓缓站起身来,整个人显得格外挺拔而坚毅。仿佛在一瞬间,他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

    关泽与李管家脚步匆匆地赶到了父亲的书房门前,然后轻轻地敲了敲门。得到应允后,他们缓缓推开门走了进去。此时,关德昌正端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审阅着手中的文件。

    关泽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直截了当地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来意:“爹,我有件重要的事情想跟您商量一下。”

    听到儿子的声音,关德昌缓缓抬起头,眼神平静而深邃,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关泽的声音异常坚定:“我不想和张府联姻。这场婚姻对我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说完,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父亲的反应。

    关德昌皱起了眉头,语气严肃地说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怎么能任由你随心所欲、肆意妄为呢?婚姻大事,关系到我们家族的未来和声誉,需要慎重考虑。”

    关泽毫不退缩地直视着父亲的眼睛,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已经有了心上人,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我希望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伴侣,而不是被迫娶一个我并不爱的女人。”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

    关德昌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儿子的话。过了一会儿,他开口问道:“那么,你所心仪的女子究竟是谁呢?”

    关泽紧紧咬着牙关,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出了那个名字:“是顾辰夕。”

    关德昌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愤怒地吼道:“简直是胡闹!他可是你的下属,而且还是个男人!你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失望和震惊。

    “我才不管什么身份地位呢!”关泽毫不示弱地反驳着,“我只晓得我深深地爱着他!”

    听到这话,关德昌气得拍案而起:“绝对不行!此事根本没得商量!”“爹啊,我这大半辈子都是听您的安排过来的呀,您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想当年,我还是个未成年孩子的时候,您老人家就狠心地把我一个人丢到国外去读书,我都能咬牙坚持下来;等我好不容易学成归国,您又说自己年纪大,没精力打理家族生意,硬要我去接手那些我根本不感兴趣的事情,我还是听您的话照办。但是现在,您为什么就不能站在我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呢,为什么就不能让我按照个人的想法去过日子呢?难不成您还要继续牺牲我下半辈子的幸福,去保住我们关家的荣华富贵吗?”

    “你知道我不喜欢张家小姐,你也知道我打心眼里就不认可张耀宗这个岳父,可你还是逼着我去做这些事,您是我的父亲,我尊重您、敬爱您,可是身为您的儿子,却得不到半点应有的关心,在外人眼里,我是养尊处优、衣食不愁的关家少爷,可是事实呢?我只能任由你摆布,走着你早就给我设计好的路,这些多么无趣啊。”

    一句话就等于一个决定?没错,我身边的朋友大都是同龄人,不是我迷信,属马的人,我从来不需帮他们拿主意,他们独立干练很洒脱。属羊的人,纠结依赖软耳根。于是我自然把朋友们分成宝钗型和黛玉型,当然例外也有,只是我的圈子太小到无一例外。所以,我是羊群里的主心骨,帮他们拿主意、出点子,小到出谋划策,大到包办婚姻,力所能及又无所不用其极,能尽十分力绝对不留一口气,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我就是一堆事儿要处理的有关部门领导,看手相的先生总说我手上的线比全国的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还多,不加5块钱不给看幸好,我的朋友都不会让我白忙活,听了我的话,就想做就做。

    我没出生在书香之家,爸妈没念完高中就辍学牵手谈恋爱了,我挺羡慕,看他们,想干啥干啥。无奈我偏偏没有继承他们勇敢的基因,如有半点继承,在这个年代,我该是个身经百战的恋爱高手了。我却偏要写书,没基因还不爱读书,写出来的东西能叫书吗?我想,大概也能叫书。世界上第一本书的诞生不也是没有前人可以借鉴?我这就叫自我安慰吧,谁让我想写书呢。

    当然我也是看过几本书的,有的是看内容,有的是看热闹,有的是看插画。写书之前,我也构思过我这圣洁的处女作该如何设置。我想文艺一些,插些看不懂的哲理暖言,又想通俗一些,印些身边场景,还想洋气一些,可当居家装饰。或许这就是一个初学者的担忧,怕这怕那,怕太多又怕不够,太重视却又没有本领发挥,想成功又怕失败。想到最后就什么也不想了,否定一切假设,单纯累积文字了。其实,手里的几本书也不过如此,三毛的书就是简单的白纸黑字,阿sa的书多半是文字加上配图,名著有些手绘插画。书的样子不那么重要,包装是噱头,内容是重头,大概也从没有哪个读者爱书的封皮胜过内容吧。所以,我的书,也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

    想做就做,比如挥手伤痛覆盖的昨天,比如去见几百公里远的爱人,比如逃课去追求心爱的姑娘,比如删掉不舍得忘记的电话号码,比如放下文案独自旅行,比如拨通那个号码说句你爱ta,再比如写一本书。

    不记得这是春天的第几场雨了,只是下得很大,老天似乎是被谁惹怒了一样,想要惩罚人们,雨下得无休无止,以致于心都要发霉,长出了几许不快乐的情绪。我面对一杯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现在的心情,也许这与不久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有关。虽然我知道已经过去有一些时日了,但只要走路一看见那一扇虚掩的门,我的心里就平静不下来,就像这无休无止的春雨一样,撩拨着人绵长又悲伤的思绪。

    有一天上班,同事说起了一件事情,大家议论纷纷。可在我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议论的价值,因为又一个生命很仓促地离去了。他好像很年轻,四十多岁,印象中戴着一副眼镜,中等的身子,经常帮老婆卖面。他家有一门面铺子,除了卖一些日用品,就是卖面条——他老婆用压面机压的各种宽窄的面条。我去买过几次,印象里就留下了他的模样。人似乎很客气,每次买东西,他都会笑脸相迎,给人很亲切的感觉,不像有个照相的,好像和大家有仇恨似的,一去就大声讲话、态度生硬,没有礼貌,让人很生厌。他倒是很温和了,这让我也许能想起他的家庭,他曾经受过的很好的教育,至少应该是这样的,我想。只是这种感觉在某一天的早晨逝去了,连同他的生命。我似乎也应该表达我的悲伤,因为毕竟我们是有过几次包括眼神在内的交流的。现在却什么都没有了,我应该为他的离去表达我最悲切的伤痛,因为我又听说他的离去是在上班的时候,而且是悄无声息的。身边不曾有亲人,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留给他的父母,他的妻子和他的还在上学的儿子。还听说他的离去与突发心脏病有关,在稳稳地睡去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直到同事在第二天的早上去叫他时,发现他已经悄悄地走了。我又在想,他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有没有很痛苦和悲伤的样子,有没有微笑和恬然的感觉。只是什么都不存在了,连他的样子也会在时间的打磨下慢慢消退,最终一无所有。

    他去后,听说他的老婆处理了他的后事,这里面包括和保险公司谈赔偿的事,和厂里谈他母亲和儿子的抚恤金的事。只是有一点,我没有想到,听说他老婆在看见他离去后没有很悲伤的表情,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就像每一天太阳升起又照常落下,感觉什么也没有发生,似乎他去出差或者旅游了,过些时间就会回来,还是正常每天上班下班一样。我猜测不来他老婆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是我想她应该表现出悲伤,哪怕不怎么真实也应该有,就像很多官员明明对上级怀恨在心,但脸上是吃了蜜的一样甜。只是他的老婆没有哭泣和悲伤,这或许是人们议论此事的原因之一。如果还要找出一个原因,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他在家里得了突发心脏病而离去,只能博得一部分人的同情,可是他却偏偏在上班的时候得了突发心脏病而离去,他的妻子和儿子会因此拿到很丰厚的一笔赔偿金,因为他算工伤。听说厂子给很多人买了这样的人身意外保险,只是没有指名道姓,谁突然走了,就算在谁的头上,随后写上逝者的名字,报送保险公司赔偿。他的家人因此拿到了50多万元,很多人就开始议论了,这笔钱可以养活他的一家人了,他去得多有“水平”呀,我分明很清晰地听到有人是这样讲的。

    他离去的最初几天,他家的扑面是关了门的,我仔细看过,几天内都没有开。我想他的妻子应该是在悼念他,很悲伤没有心情做生意。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可大概过了四五天,铺面的门开了,我清楚地看见他妻子出出进进的身影,只是我再没有勇气走进他家的铺子买面条了,我的心里怯怯的,我害怕见到他。再后来,我看见了他妻子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出出进进的,很明显脸上没有失去他的那种致命的悲伤。我想她也许只把他种在心里了,或许已经有些淡淡地遗忘,或许她的心里他变成了50多万人民币,或许她也是必须要忘记,因为生活之门不能关闭,生命之门更不能关闭。

    生活际遇万千种,生活的希望还得有。人没有了,生活还得继续;亲人逝去了,却不能因此没有了生活的念想。毕竟儿子还在,她要为了儿子认真地活着,为了婆婆认真地活着,为了美好的明天,认真地活着。这样一想,倒也完全可以理解她没有悲伤的表情了,毕竟一切都还得依靠她单薄的身体。再后来我读到庄子鼓盆而歌的时候,我似乎要更理解她的心。或许她达不到庄子的那种境界,但她表现出的对生死的乐观态度,还是让我刮目相看。毕竟是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的亲人,毕竟曾经有过幸福和温暖的,毕竟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没有表现出悲伤,是要被有些人戳脊梁骨骂的。可我能理解她的心,她要永单薄的肩膀扛起生活的希望,给自己,也给一家人新的希望。就这一点而言,我应该表达我对她的敬仰。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4_104768/159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