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派遣侍从前往周家,帮老农解除了田契,并购置了十亩良田供老农一家耕种。此外,他让人为老农一家留下了一笔银钱以备不时之需。

    做完这些事情后,刘新才放心地离去。

    此周家虽然只是巴西阆中周家中的一个支系,但也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他们自然明白顺势而为、见机行事的道理。

    当得知此事乃皇帝陛下亲自授意时,周家毫不犹豫地将那几亩土地拱手相让,送给了老农一家。

    这样一来,既能讨好皇帝,又能落得个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刘新心里清楚。

    老农一家不过是机缘巧合碰到了自己这个皇帝。

    而皇帝整日坐于高堂,能遇到的又有几个。

    还有太多人仍然挣扎其中。

    有一瞬间刘新真想学习勇士黄巢,把这些士族全刮了!

    可他现在是皇帝。

    不能做只管杀不管埋的主。

    那样带来的只会是蜀国更快的衰亡。

    华贵的车辇在官道上平稳地行驶着,仿佛一座移动的宫殿。

    刘新与诸葛亮一同坐在车辇内。

    “陛下此举体恤百姓疾苦,彰显仁义,百姓若是听闻,必会感念陛下仁德。”

    “待陛下勤加治理下,定会海晏河清,百姓富足”

    看着神情低落的年轻帝王,诸葛亮犹豫着还是宽慰道。

    静谧无声,许久刘新开口。

    “相父,朕欲改察举制、九品中正为科举制。”

    年轻的帝王目光坚定地看着诸葛亮,语气沉稳而坚决。

    “科举制?臣愚钝,还望陛下解惑。”

    诸葛亮微微躬身,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朕欲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以往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多依赖门第背景,使得真正有才能的人难以崭露头角。

    朕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才有机会进入仕途,为国家效力。”

    刘新的声音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

    “不限于世家大族,所有人都可参与,分级选拔,以才取士。

    文举考儒家经典、治国策论,以及地理、数学、农学等杂科。

    武举则考摆兵布阵、兵法谋略,以及力量武艺考核,如举重、骑马射箭、步射、开硬弓等各种武器的使用技巧。

    如此一来,我朝必能涌现出更多的贤才。”

    刘新原本还有些低落的神情越说越兴奋自信,仿佛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即将到来。

    诸葛亮听完,沉默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轻声问道:“陛下,早有此打算?”

    “是的。”刘新点了点头。

    “朕深知科举制虽非万全之策,但至少能给天下士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陛下想法甚妙,只是……怕是士族那边不会同意。”诸葛亮担忧地说道。

    刘新哪里会不清楚其中的阻力。

    而且他实行科举制不仅是为了契合皇帝成长计划机制,他是真的想推翻士族。

    科举制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士族势力盘根错节,确实不易推动。但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百姓福祉,朕定当全力以赴。”

    “相父支持朕吗?”

    刘新神情认真且坚定的说完这些话后,便满怀期待的看向诸葛亮。

    此时此刻,诸葛亮不禁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记得,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小时候也是如此可爱。

    每当做出一个决定时,也总会用这种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望着自己,寻求认可与鼓励。

    如今的刘禅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一国之君。

    面对刘禅期许的目光,诸葛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同时也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请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成此大业!”

    听到诸葛亮的回应,刘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随后开始详细探讨起计划的每一个细节。

    两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描绘出一幅宏伟壮丽的蓝图,整个计划也越发清晰。

    马车很快驶向城中。

    商讨完毕。

    刘新静静地凝视着靠在一旁闭目小憩的诸葛亮。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愧疚之情。

    此时此刻,年仅四十几岁的诸葛亮,鬓角竟然几乎已经全部变成了灰白。

    而眼角处,则密密麻麻地挤满了细密的皱纹。

    即使是在小憩的时候,他的眉头依然紧紧皱起,仿佛内心承载着千般思虑。

    这一刻,刘新突然意识到:

    这位在历史长河中被人们赞誉为智多近妖、运筹帷幄的千古贤相,实际上看上去也只不过是一个为国家和人民苦心谋算、万般操虑的平凡老人罢了。

    “陛下。到了”

    马车缓缓停稳。

    内侍卫成,小心的掀开帘子低声唤道。

    刘新微微点头,并示意卫成噤声。

    但向来觉浅的诸葛亮还是醒了。迷朦的眼神抬起瞬间又恢复清明。

    “谢陛下特意送臣回家,臣先告辞了。”诸葛亮起身出了马车,走向家中。

    长子诸葛乔正静立在门口等候父亲。

    见车辇停下,诸葛乔先是对着车辇行礼,见诸葛亮下来,又连忙过去搀扶。

    这是诸葛亮从兄长那里过继的儿子,诸葛亮为其取表字“柏松”,而诸葛乔也做到的人如其名,历史中也确实是位清正端方的君子。

    诸葛亮北伐时,他便负责粮草物资运送,颇具后勤管理才能。

    只可惜英年早逝,建兴六年就去世了。

    想到这儿刘新不由多看了几眼。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4_104895/163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