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带着皇帝成长计划成为刘阿斗 > 第五十四章 两位名臣
    养心殿内,刘新正端坐在案几前,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本月科举考试的试卷。

    这次科举考试用了八股取士,因而不仅出了一些优秀的本土考生,还一下出了两位名臣。

    他们此时正站在养心殿中,两位神情各异。

    一位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他身姿挺拔,目光淡然却暗含期待。

    另一位则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的面容略显沧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

    少年的目光紧紧盯着刘新手中的试卷,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他叫王勃,出身山西太原的名门望族,在族中长辈的教导下,他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诗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十卷以擿其失。

    十六岁 他便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命官。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人生得意大抵如此,

    同年他便写出《乾元殿颂》得高宗青睐,诗名大振。

    杨炯当时评价他为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说别人百年之学他只用十几天就能学会,古人千百年的智慧,他随口就能说出。

    别人都说他王勃恃才傲物,可他确实有这样的资本不是吗?

    父亲一句不懂医理即为不孝。

    他便只花了十五个月就和名医曹元学会了《周易章句》和《黄帝素问难经》,不仅学会了医书还涉猎天文历法等诸多方面。

    《道德经》中有句话,叫做,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但在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里,他从来没有碰过壁,所以也从来不会收敛自己的光芒。

    直到做沛王修撰时为给沛王助威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而惹得高宗震怒,逐出长安,下令永不录用。

    后又因他人圈套杀曹达而锒铛入狱,连累父亲也远谪南荒。虽后遇大赦,朝廷欲官复原位,可宦海沉浮,他已无入仕之心。

    于是他回到故居,花了几年时间,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缺的十六篇,并撰写了《周易发挥》《大唐千岁历》《合论》《百里昌言》等作品。

    不入朝堂,倒也潇洒自在。命途多舛,倒也多添滋味。

    但他还是有亏欠之人,后悔之处。

    那就是因为他而被贬南荒的父亲。

    那年他南下去看望交趾为官的父亲。

    途经洪都,写下了《滕王阁序》,那年他二十七岁,宾客赞叹,众人喝彩,他感觉自己仿佛又找回了二十岁那年打马长安的自信与光芒。

    只可惜,探望完父亲返程,路经南海,风急浪高,不幸溺水而亡。

    或许……

    我王勃,命该如此,人间一过客……

    只是可惜了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但再醒来没想到却是科举的考场,陌生的朝代,陌生的君王。

    想来苍天有眼,我命不该绝。

    另一边的中年人,则是面色平静,甚至有些落寞。

    他叫陆游。

    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已成云烟。

    学剑四十年,上马能击剑。

    国家危机四伏,他力挺抗金。

    他写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却致死报国无门,只能留下王师北京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绝笔。

    他做《平戎策》写下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

    表达自己多年的热血与情怀。

    却被朝廷拒绝。

    他借酒消愁,寄情山水。

    却被主和派诋毁为“不拘礼法,燕饮颓放”。

    那他就起名号为放翁好了。

    他写下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可半梦半醒的人是最痛苦的

    他还是写下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后来新帝继位,他被升至礼部郎中,于是又燃起北伐希望。

    上书己见,却因“嘲咏风月”又被削职罢官。

    只好退居老家山阴。

    却还不忘写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苦笑着回顾自己的一生。

    上天眷顾,重来一世。

    可,又有何用呢……

    刘新翻看完试卷,抬起头来,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

    “朕看过你们的文章了,都是难得的人才。”

    刘新顿了顿,接着说道:“王勃,你的才华确实令人惊叹,你的故事朕早已知晓。

    你天资聪慧,涉猎广泛,国家目前更需要器物人才,朕欲送你去工部任职。

    在朕治理的国家,你尽管肆意施展才华。只要与国无害,为民为国,问心无愧即可。”

    王勃微微颔首,表示明白。

    刘新又看向陆游,“陆游,你的文章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热爱。只是这世间之事,往往不如人意。”

    陆游沉默片刻,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惭愧。”

    刘新笑了笑,“无妨,朕欲派遣你在兵部任职。北伐大业未完……希望你能为国家效力,得偿所愿。”

    王勃和陆游谢恩后,退出了养心殿。

    两人走后,刘新又翻看了其他上榜学子的试卷,不少亮眼出彩之处,让人豁然开朗。

    可惜,张云蓉那个小姑娘这次依旧未在榜上,只是位次确实在不断进步。

    相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进入朝堂。

    这几次科举也破例选拔了一些单科突出的学子,比如数算,物理,化学,医学,射击优秀的则被破格录取至工部、军备院,作战医庐还有各军营等。

    虽然一月一考,但优者上庸者下,更多的还是和张云蓉那样勤勤恳恳却还是落榜的学子。

    成都衣食住行开支不菲。

    一些落榜学子最后还是选择进入官府开办的学堂或夜校担任教书先生,或者一些大家大族开办的族学做夫子,来“在职考公”。

    也算变相的补充了各地教育力量不足的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直接选择了放弃科考。

    如今官府广开宵禁之令,大力倡导经贸活动,商业蓬勃发展,机遇如繁星般闪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餐饮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集市之中,各类海鱼海虾琳琅满目,这些海鲜皆来自官府的捕鱼船队。

    他们每日出海捕捞,收获颇丰,少则数百斤,多则上千斤。

    由于产量巨大,价格相对实惠,且口感鲜美至极。

    一斤鱼肉的售价甚至低于猪肉,这使得许多寻常百姓也能够偶尔购买一些来尝尝鲜,开开荤。

    不仅如此,官府还推出了大量铁器,并广泛普及了各式各样的铁锅。

    受此影响,各大酒楼纷纷推陈出新,推出了许多新颖的炒菜,口味堪称一绝。

    除此之外,官府正在积极推广温室大棚和阳光房技术,据闻这将确保成都全年都能供应新鲜的蔬菜和瓜果。

    当然,这些蔬果的价格自然要比当季贵一些。

    与此同时,纺织业亦取得了显著进步,各类产品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其花色和样式更是层出不穷。

    一些落榜的学子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些产业。

    不少人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购置房产田地。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4_104895/325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