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带着皇帝成长计划成为刘阿斗 > 第八十七章 南昌县公
    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孙权带领着他的部属来到了江夏武昌。

    城中秩序井然,破败的城墙已经修复,百姓们正常生活居住,耕作经营。

    甚至热闹更胜往昔。

    前来迎接的是孙权的熟人——陆逊。

    只见陆逊面色平静,神态自若,丝毫不见羞愧和尴尬。

    先是向孙权身后的张飞行了一礼,才看向孙权。

    “子龙将军、云长将军皆已等候多时,盼望与大王一见。”

    对于陆逊的叛变孙权实在想不通,他与伯言感情深厚,更是姻亲,虽然当初自己派他前去通和确实考虑不周,但绝不至于直接投靠汉军。

    “不必称我大王了,今后……你我皆是汉臣。”

    孙权苦笑看向陆逊,同时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天佑汉国啊,不仅赐下神兵利器,竟还让刘备、关羽、张飞等人起死回生,返老还童。

    他还有什么好挣扎的。

    张昭回信回来时,他还以为是张昭年纪大了,神志不清,结果他还带回了张飞这缭。

    准确来说是张飞非要跟着张昭回江东。

    来了之后更是毫不客气的将他与朝中大臣皆嘲讽咒骂了一番。

    原本孙权只是有些害怕,可这厮骂的实在难听,说的实在离谱,让人忍不住想动手,只剩气愤。

    他孙权是想投降,可也不能这么被侮辱。更何况还是当着众大臣的面!

    可在看到这厮癫狂的掰断长刀,自砍手臂还毫发无损后。孙权则只好安慰自己道,人家都当神仙了,骂两句就骂两句吧。

    陆逊见孙权神色落寞,平静的脸上难得流露出几分不忍。

    他能说什么,说赵云劝降自己只是假意投靠?可现在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信。

    熟悉的城中,已经搭起高台。

    孙权一眼就看了那抹绿色身影,不由身子有些发抖,脚步踉跄。

    赵云、张飞、关羽等重臣代表站在高台下,身着重甲,威风凛凛,注视着孙权。

    “几位将军,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这一段路走的有些艰难,看着关羽,孙权还是硬着头皮开口。

    “劳烦先生挂念,我等安好。”

    “咳咳……如此便好。”

    几人登上高台。

    受降仪式开始,孙权跪在地上,将象征着他权力的印绶呈交给赵云。

    赵云双手接过印绶印绶,然后将其高举,向众人展示,这意味着孙权的权力已经被大汉所接管。

    接着,张飞宣读了刘禅的诏书,册封孙权为南昌县公,并赐予他食邑万户、绢万匹和奴婢百人。

    孙权叩头谢恩,表达了对刘新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听到是南昌县公,孙权眉头舒展了一些。

    当初曹操为他表奏南昌侯,虽是为拉拢他,但也是奉贡汉室,为汉室臣子。

    如今刘禅特为他封南昌县公意思很明显,让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便是汉室臣子。

    对此孙权倒没什么意见,甚至还有点开心。

    心中庆幸,刘禅所封的南昌县还在曾经东吴地界,豫章郡内,不必前往成都,还算有些自由。

    孙权的儿子,也皆封爵,长子封侯,其他封为三都尉。同时,张昭等一众东吴重臣也都被封赏。

    那些东吴大臣所封并不算高,但这些人也极为欣喜,不敢有任何不满。

    整个受降仪式庄重而严肃,臣子、百姓都默默地见证着这一历史时刻。

    孙权走下高台,看着远处站着的昔日旧臣,心情复杂,只觉得有些好笑。

    只见一众东吴大臣涕泪横流,哭的肝肠寸断,仿佛全是为国为民、忠义无双之士。

    可明明不久之前拼命劝自己归降的也是他们。

    赵云同张飞关羽,走下高台。

    张飞乐呵呵的把玩着印绶,开心极了。

    换谁死了两年回来,发现突然躺赢了都会这么开心。

    这次受降的封赏其实还是很不错的,灭国不绝祀,也算给了孙权这位亡国之君应有的优待。

    当然,也是为了笼络人心,安抚江东百姓。

    让他们看到,大汉的仁义和气度。

    另一方面,也是做给曹丕看,以减少灭魏的阻力。

    受降仪式结束后,孙权在陆逊的陪同下,缓缓走出城门。

    他回头望了一眼这座曾经属于他的城池。

    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却又难以言表,最终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

    成都。

    刘新这边虽然多了一位太上皇,但日子好像没什么影响反而更快乐了。

    刘新放权放的很干脆。

    早朝你随便来,国事你随便讲,奏折你随便批,最好多批点。

    有这忠诚值100的便宜老爹帮忙批奏折,操劳国事。

    刘新只觉得自己当初真是操心操多了。

    有这两年立科举,办学宫,分田地,建国营厂,移民拓荒,以及灭东吴种种政绩在。

    朝中根本没有人会提什么还政刘备。

    他们甚至还担心刘备夺权,乱他们大汉朝纲辛苦打下的基业。

    可能是看出儿子把自己当做了工具人,刘备在成都没待几天就北上去见诸葛亮了。

    刘新一时还有些不习惯。

    蒸汽机研制成功之后,刘新便将目光投向了火车的研制工作。

    于是带着王勃以及军备院的一众院士从蒸汽机的原理出发,不断改进设计方案,试图找到最适合火车运行的方式。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他们逐渐掌握了关键技术,并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台试验型火车头。

    刘新深知火车对于大汉发展的重要性。

    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都极为重要。

    特别是今后大汉统一,对外扩张,大汉版图只会越来越大。想要长治久安,保持一统,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修建铁路,研制火车,极为必要。

    后面他们又对火车头进行严格测试,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终于可以投产建设。

    当然这也只是第一步,后面还需要对蜀郡及附近郡县地形地貌进行勘探,制定最佳的铁路线路规划,铺设铁路。

    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尽管如此,日子也过得飞快,转瞬到了年关。

    诸葛亮那边也传来了,曹丕投降,北伐胜利结束的消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4_104895/333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