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海里的鱼 > 第18章 伟大的2008
    生日第二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大地剧烈晃动的时刻,静海中学和四中的学生们此刻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同胞们,此刻在经历怎样的苦难。可是信息发达的21世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几天的时间,电视上所有的娱乐节目都消失了,不论是电视还是网站,画面一律变成了简单的黑白色。5月13日的语文课上,被称为“静海铁娘子”的班主任唐静,用电脑在教室的投影仪上播放着从千里之外传来的地震画面,高二(1)班的同学们,对于自己这位班主任的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恐怖的高跟鞋的声音,每次“哒哒哒”的声音从走廊传来,足以让班里的每个学生为之震颤,可是面对这样的画面,唐静再不是那个雷厉风行的“静海铁娘子”,1班的学生们也从未见过,自己的班主任竟有这样柔软的时刻,眼里噙满泪花,声音明显的沙哑却依旧倔强的不想让眼泪流出来,是她作为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最后的倔强,是属于唐静的,温柔且强大的力量。

    “你们学校组织看新闻了吗?”

    “看了,太惨烈了,那么多学生,还有我们的同龄人。”

    “小渔,能不能陪我去趟网吧?”

    “干什么?”

    “我有个一直一起打游戏的网友,那小子水平高,我们经常在qq上聊天,他就是四川阿坝州的,我得去找找他。”

    “好,我陪你去。”

    两人到了网吧,开了一台机器,qq一登录,不少头像开始晃动起来,赵南絮点开一个叫“酷拽武神”的灰色头像,在抖动和视频皆没有回应的情况下,赵南絮整个人摊坐在椅子上,李小渔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先别担心,不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儿,也可能是没有时间上网,你想想,那边现在一定乱的不成样子了。”赵南絮握着李小渔的手说道:“对,现在那边的人一定没空上网的。”李小渔接着说道:“我们先回去吧,过几天等情况稳定些了,他看到消息一定会回你的。”赵南絮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也是,今晚我们学校还组织捐款,我得回去了。”

    90后这一代人,从出生起赶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青春期又赶上互联网普及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一代人从成长开始就被打上“垮掉”的标签,事实上,他们这群少年看上去乖张、叛逆,同时他们更乐于接收新鲜事物,他们更张扬,更敏感,更喜欢打破并创造规则,在这个国家和民族面对灾难的时候,对于这方土地,他们爱的更深沉,爱的更热切,发展到今天,第一批90后已经遍布各行各业,并逐渐成为建设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

    第二天,静海中学也组织了捐款,本以为把钱交上去就行,没想到学校还搞了盛大的捐款仪式,每人发了一个信封,同学们拿着信封,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一个的往募捐箱里塞,前面还有一台摄像机在跟拍,其实塞进去的就是一个信封而已,钱已经在昨天晚自习的时候收齐了,还有一个捐款名单,姓名和金额都登记的清清楚楚,这大概又是给学校和电视台增加宣传素材了,李小渔对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仪式向来反感,明明是一件好事,明明捐款也是发自内心自愿的,但是这么一搞,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了。

    静海中学和四中的课程一直持续到8月,因为九月份就是高三了,所以这个暑假被大大缩短了时间。静海的夏天潮湿闷热,教室的电风扇嗡嗡的转着,年代久远的像是要随时罢工的样子,吹出来的风打在身上,丝毫感觉不到凉爽,人现在就像蒸笼里的包子,半生不熟的被困其中,想出出不来,想死死不了。后来实在不行,学校想出了一个办法,从附近冷库拉来了大块的冰,每个教室里放几块,效果虽然不似空调那般立竿见影,倒是稍稍缓解了那窒息般的闷热。

    2008年8月8日上午,静海中学放假的日子,之所以选在这个日子放假,理由是为了让学生们晚上回家看奥运会开幕式,而且是作为一项暑假作业布置的必须完成的任务,按照老师的说法,北京奥运会一定是明年高考的高频考点。

    “爸?”一出校门,李小渔看见了李木,这是他第一次享受放假有家长接送这种待遇,“你怎么来了?”李木一时语塞,羞愧顿时涌上心头,李小渔马上高三了,自己这个做父亲的竟是第一次来接他,“我的小渔儿,等你好一会了,怎么还不走哇,一会赶不上公交了。”赵南絮一时等不到李小渔,拖着个行李箱蹦蹦跳跳的过来,一把搂住了李小渔的脖子,“我的小渔,你都不想我的吗,这么慢!”李小渔急忙挣开赵南絮,说道:“额,爸,这是我朋友赵南絮,我跟你说过的,赵!南!絮!这是我爸。”最后几个字,李小渔几乎是咬牙切齿的从嘴里蹦出来的,赵南絮瞪大了眼睛,深深的鞠了一躬说道:“叔叔好,我是李小渔的朋友赵南絮。”李小渔站在旁边,恨不得跟李木说自己根本不认识这个货,“爸,你今天怎么来了,不用出海吗?”李木刚刚反应过来,回道:“你姑姑家表哥,你们小时候还经常一起玩呢,人家今天都结婚了,正好你放假,我带你一起喝喜酒去。”李小渔看了看赵南絮,说道:

    “爸,车来了,那我们赶紧走吧。”

    “好好好,来,这个给爸爸。”

    “哎呀,爸,你歇一会儿吧,我自己可以。”

    赵南絮跟在后面看着,虽说李小渔的生活因为一个不靠谱的妈,过的也挺苦,但是比起自己这个没人管的孤儿强多了,赵建国那个酒鬼,现在不知道猫在哪喝酒呢,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想的起来,自己还有个儿子。李小渔见赵南絮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捶了一下他的肩膀问道:

    “喂,你怎么了?”

    “没什么,就觉着,你爸,其实对你挺好的。”

    “是吗?怎么,想你爸爸了?”

    “你说,我爸是不是都不记得还有我这个后代在世上了?”

    “阿絮,放心,以后。。。”

    “以后什么?”

    “你靠近点,我再告诉你。”

    “来了,够近吧”

    “你将来要是嫁给我,我爸不就是你爸了吗?”

    “嘿,李老师,那我要娶了你,你爸不还是我爸吗?”

    “娶我?你想的美。”

    赵南絮没有再回话,但是想娶李小渔的念头却在心里生根发芽,并且再未拔除过。

    当天李小渔赴宴完毕回到家中,赵南絮已经骑着车在门口等着了。

    “你怎么来了?”

    “我们老师布置任务,要我们今晚看奥运会开幕式。”

    “所以呢?”

    “这自己看多没意思啊。”

    “在我家看?”

    “你爸在家呢,多不方便啊。”

    “赵大爷,那您想怎么着?”

    “去网吧啊,张栩栩他爸在网吧搞了个投影仪,大屏幕,那看着多爽。”

    “绕了半天就为这,你想去直说不就行了吗。”

    “我这不是怕你生气嘛。”

    “赵南絮,你丫是把我当成小女生了吗,下次想干什么,干脆点。”

    “真的?”

    “滚远点,你丫想干嘛?找抽?”

    “好好好,咱俩得快着点,张栩栩那小子说,这会人都快满了。”

    说完,李小渔很自然的跳上了赵南絮的自行车后座,赵南絮忍不住回头问道:“李老师,你自己不是有车吗,干嘛坐我的呀?”李小渔一把捏住了赵南絮的脖后颈,说道:“赵南絮,你欠揍是吧?走不走?”赵南絮被捏住了软肋,急忙求饶道:“李老师,高抬贵手,高抬贵手,这就走,您老可坐稳了。”

    到了网吧,这里汇聚了很多年轻人,晚饭时间,泡面火腿肠成了标配,张栩栩正在和他爸爸调试投影仪,电脑里央视关于奥运开幕前的直播已经开始了,李小渔和赵南絮自觉的过去帮忙,在几个人的努力下,投影上清晰的出现了期待已久的画面,军乐团的乐声一响起,原来喧嚣的网吧瞬间安静下来,从视频中能清晰的听到观众席里“中国加油”的口号,这一天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极其难忘的,尤其是经过年初和年中的两场大灾难之后,看着奥运能如期开幕,李小渔和赵南絮第一次感觉到何谓国家荣誉感,独属于少年人懵懂的,热血的,关于国家和集体的荣誉感。这天晚上,整个网吧一直沸腾到深夜,李小渔和赵南絮干脆睡到了网吧里,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对于自己的夜生活如此放肆。

    “小渔,你说咱俩什么时候也能去北京看看鸟巢啊?”

    “不会太久的,到时候我一定带你去,不止鸟巢,还有水立方,故宫,天坛,长城,天安门,到时候我们好好逛一逛祖国的首都。”

    “还是李老师志向远大,我以后就跟着您吃香的喝辣的了。”

    “可以,别忘了付钱就行。”

    “嘿,不是你要带着我的吗?”

    “我是说带着你,我又没说要带着钱,男子汉大丈夫,要自食其力。”

    “好啊,李老师,啧啧,真是没看出来啊。”

    “没看出来什么?”

    “没看出来你这么抠门。”

    “对你那能叫抠门吗?”

    “那叫什么?”

    “那叫鞭策。”

    “ok,谢李老师鞭策。”

    升高三的暑假极其短暂,8月20日,两所中学就开学了,与此同时,新一届的高一新生也开始军训了,一大早,口号声,读书声,四中还有艺术教室吊嗓子练声的“啊啊”声,紧张刺激却又朝气蓬勃,不得不感叹年轻人充沛的精力总是让人羡慕的。

    高三(1)班,横幅上的标语已经挂了起来,“今朝灯火阑珊处,何忧无友。他年折桂古蟾宫,必定有君。”“今天多一分拼搏,明天多几分欢笑。”倒计时的数字也已经写在前后黑板的右上角,“距离高考还有290天”几个大字格外的醒目,290天后,对于有些人,是一段人生历程的开始,对于另一些人,却是青春永恒的终结。

    又一阵急促的“哒哒哒”的声音从教室的走廊外传来,几秒钟之后,唐静的身影便出现在教室里,“同学们,很遗憾,高三这一年,还是我要和你们一起度过,我知道你们其中有些人对我意见很大,但我希望你们尽量忍一忍。我还知道你们给我起了一个静海铁娘子的外号,我很荣幸,能够和撒切尔夫人拥有同一个称号,我暂且当作这是你们对我的褒奖。你们中的很多人,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静海中学只是静海县最好的高中,你们只是静海县的尖子,可是静海县是很小的,我们不说北京上海的学生,我们只是跟市区的学生做个比较,他们从小接触的东西,见过的人,学过的处事方法,所处的教育环境,跟县城都有很大的差距,你们之中还有很多是从下面的乡镇中学考进来的,我想在你们初次踏入静海的时候,你们也是能感受到与县城学生的落差,而高考,是以全省为单位按比例录取的,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觉得自己多厉害,放下自己那颗浮躁的心,静下来,好好思考将来你们的出路在哪里。当然,有些人也不要妄自菲薄,高考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人有机会与那些大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进了大学,你们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些你没见过的东西,你不曾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你未曾想过的理论方法,会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你可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力,但是你有机会跟那些学生拥有同一个工作,你可以寻求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考一个好大学,用功利一点的说法,是我们这些农村和小县城的孩子实现阶层跨越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所以接下来的一年,我希望你们能静心,用心,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前程似锦,我希望你们不做平庸之辈,不是平庸之人,无论将来如何,我希望你们不要因为今天的懒惰而后悔。”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6_106030/200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