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春光灿烂威武候 > 第14章 牛婶和有伯
    昨夜与丁家兄弟吃到深夜,几兄弟的母亲还在家中无人看守,晚上宵禁后就无法出城,所以几兄弟将牛肉吃完便带着银票告辞。

    有了这两千两,几兄弟打算在村中为母亲盖一青砖瓦房,对赵高搬来城中的提议也不甚感兴趣。

    古代的酒度数不高,在赵高喝来就跟饮料一般,倒是小六又喝醉了,一晚上闹个不停,闹着要找三夫人算总账,直到深夜才抱着赵高的腰睡着。

    主仆二人一直到下午才前后脚醒来,有了银子,赵高就想带着小六出门准备去琴川城中最有名的酒楼天香楼小搓一顿。

    出了府门没几步,就见一大娘杵着根棍子,背着口锅在府门前巷子中游荡,口中念念有词:“这什么地方,咋一个活人都见不着。”

    眼看这大娘左右踌躇,一副迷路的样子,赵高上前搭话,这厮也不喊人,就上前拍了一下她背着的一口铁锅,直把人家大娘吓了一跳,回过头来看到是一个活人才轻拍两下胸脯。

    这大娘看起来五十多岁,虽穿着破烂的布衣,但身体富态,脸型圆润,是一个旺家的长相。

    “哎呀呀,是小生唐突了,这位大娘,你到此地意欲何为啊?”赵高笑着拱手抱拳,大呼不好意思。

    那大娘一摆手说道,“我的天老爷,你这个后生,吓我一跳,请问俊后生,这是何地,怎么一个人都见不着?”

    大娘一口俊后生喊得赵高是心神荡漾,当下便跟他说起这附近没人皆是因为这威武侯府十多年前死了二十几口人,大家都怕得要命,还问大娘怕不怕。

    这大娘道:“都十多年了,还怕个逑,这琴川的人咋这般胆小?”

    是个见过世面的大娘,她的粗话让小六小脸微红,却甚合赵高心意,当下便问她来此地作个甚。

    大娘摸着头,笑着说道:“我叫牛大春,从常州来的,想来这里问问有没有哪家缺个厨子,我会烧几个菜。”

    一听此言,这侯府恰好缺个厨娘,赵高就把她请进府中,没多大一会三碗热乎乎的面疙瘩就被大娘端了出来。

    大娘手艺不错,一碗面疙瘩被她煮的有滋有味。面疙瘩吃完后,赵高就雇了这位大娘。

    却见大娘眼珠一转,憨笑道:“那你这府里还缺不缺个干苦力的?”

    府中倒是还缺个车夫,缺两个丫鬟,看门的也缺两个,赵高让牛婶先去把人带来看看再说。

    半炷香的功夫,牛婶就领着一个大伯回来,外带俩九岁的女娃,还是双胞胎。

    大伯名叫全德有,长得老老实实的,是个木讷之人,是牛婶的丈夫,而俩女娃是他们的孙女。

    小六蹲下身拉起女娃的小手,小小年纪本应是红润饱满的小手此刻却是枯瘦无比,手心还长了一些茧子。

    “你们的娘亲和爹爹呢?”小六向两女孩问道。

    女孩有些怕生的抽回自己的小手,怯怯的说道:“爹爹和娘亲都死了。”

    有伯哀叹一气,他们本是关中人士,他和牛婶刚成婚没多久,辽兵就南下了,他们就逃难到了长江的南边的晋陵安家。

    前些年晋陵等地发了大水,俩女娃的父母皆死于大水。

    而今听闻辽兵被赶到了黄河边上,老两口就想带着孙女回到关中家乡,到了琴川路费不足,只得先找个落脚的地方过完这个冬天。

    小六也是自幼父母双亡,此刻已眼泪汪汪的搂着两女孩眼泪汪汪的看着赵高。

    秋季已是过了一半,天气只会越来越冷,如果这一家四口要是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只怕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

    赵高蹲下身子,露出他自己以为的很和善的笑容问道:“小妹妹,你们叫什么名字呀!”

    两女孩却好像见到坏叔叔一般不理他,转身躲到小六身后,赵高只得干咳一声,转身问道:“牛婶,你这俩孙女都叫什么名啊?”

    “回老爷话,大的那个叫全彩儿,小的那个叫全虹儿,以老爷的慧眼,定能分出大小。”前那会牛婶已经被赵高雇下来了,所以此刻她称赵高为老爷。

    赵高回身仔细看了看,都长的一样的小人儿,哪里分得出大小。只得干咳一声说道:“本老爷已经分出大小,大的那个是大的,小的那个就是小的。”

    没等牛婶反应过来,他就快速的说道:“你们且在我这府中住下,牛婶做做饭裁裁衣,过两日我去配辆马车,有伯就驾驾马车,有时间就打理一下后院中的花花草草,每月给你们五两银子,如何?”

    牛婶听到五两银子,咋舌道:“老爷,你别骗俺,我和我老倌几年都挣不到五两,你莫不是要买我这俩孙女?我可不卖。”

    看牛婶这话说的,他赵某人虽喜欢逛窑子,但年方十六的小六他都嫌小,这么小的女孩他可下不去手,让小六掏了五两碎银递给牛婶。“你这俩孙女几十两银子都买不着,你且放宽心。”

    威武侯府有了这四口人的加入倒也算是有了些生气,六个人生活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

    与威武侯府不同,今日的宁府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味,宁府门口看大门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个个站的笔直,也不敢插科打诨,吹牛打屁。府中的家丁与丫鬟们平时多有眉目传情,今日倒也不敢了。

    在日落时分,只见一匹快马赶来,马上小厮喊道:“快快告知老夫人与三位夫人,老爷进城了!”

    约一炷香后,只见几只大马随着秋风到了宁府门口。

    再一炷香后,福德院中,老太太坐在高堂泪流满面,一两鬓斑白的中年男子跪在地上给她捶腿,他抬起头来露出的是一张久经风沙,被晒得黝黑的脸庞。

    他虽是蹲着,但其脊梁亦有老夫人胸口高,一双结实的大手轻飘飘的锤在老夫人腿上。

    宁向远已六年未回家,对这家中确是无比想念,只是他总觉着家中这气氛有点不对,他最心爱的三娘子不见人影,老母亲也一直在哭,只道是想他。

    大娘子冷着一张臭脸,二娘子也是不冷不淡,他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的问道:“大娘子可知三娘子那去了?”

    大夫人冷哼一声道:“回她娘家去了。”

    宁向远站起了身,足有七尺之高,身形如牛,他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

    一本书拍在他的身上,同时高堂之上的老夫人也喃喃道:“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与此同时,一少女走到知德院中,她从地上捡起一张宣纸,看着上面所写的歪歪扭扭的逍遥二字久久沉默。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19_119191/2587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