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 第77章 上半场
    实干家和那些玩虚的人,不可能玩到一块去的。

    虽然和赵常明认识,但没有任何的交情,讽刺起来也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显得水到渠成。

    江夫子是以逸待劳,早有准备。

    赵常明担心别人抢先了,所以来的比较匆忙。

    虽然也是做足了准备,但是难免有的地方考虑不周。

    “天下文一万,相似者繁多,何有抄袭之说,只能说互为借鉴。

    只有相互借鉴,不断完善,才能够发扬光大,适合当今世界的需要,后人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才能够走的更远。

    桃之累累,厚积薄发,城有千丈,垒石而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故后人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够走的更远。”

    “儒家巨子曾云:人之初,性本善。亦有巨子曰:人之初,性本恶!此是否互为抄袭?

    汝只是小小的名宿,何以怀疑圣人言。

    今不才做有治国策一篇,兵家乃平天下之策,商家亦是养性之策,请问何似之有?”

    因为准备充分,所以江夫子说起来也是有理有据。

    说的赵常明眉头紧皱,不断的和整理者交流,不知道在验证什么东西。

    “就这!”

    “我上我也行!”

    见赵常明被怼的哑口无言,张卓然也是十分的鄙视。

    还以为这位名家有什么手段,就如此匆忙的赶了过来举行辩学,结果是一个样子货,让人有点大失所望。

    怎么说也是名宿段位的,比自己还高一个段位,结果就这水平。

    也不知道这种水平,是如何成为名宿的,他以前的对手到底有多菜啊,能被赵常明说赢了。

    然而江夫子还没说完,只听他继续说道:“正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汝非我,怎知我没有治国之良策!

    天,地,皇,王,卿,士,民。

    奠定了大周的秩序,让大周繁荣至今。

    这同样是圣人之大功劳,请问圣人没有做过人皇,为何会有治国策。

    若是非要当大王,才能够提出治国之策。那么如今百家的治国策,全部都是一派胡言,全部都是假的。

    不知道赵夫子是打算反对百家所有的治国策吗?”

    小小夫子!

    拿捏!

    江夫子心里松了一口气,你贬低我,我给你扣帽子。

    先是说赵常明质疑圣人,接着又说赵常明质疑百家的治国策,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他能够承担的。

    不要说是他了,就是整个名家都不够承担的。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那是因为圣人说话就是真理,有种言出法随的能力。

    虽然那不是真正的圣人说的,在大家看来,最多算是亚圣或者巨子,但也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这相当于赵常明只是小小的骂了一句,结果就上升到了背叛人族的程度,江夫子是懂的把事情闹大的。

    此时赵常明气坏了,那位记录者也是手发抖。

    “哼!江相国你不要胡说八道,谁质疑圣人了,圣人有再造人族之功,我们今天辩学的是你的着作:仁者可为君乎!并不是圣人的着作。

    圣人言,我自放在心中,每时每刻都在心里敬畏。

    你不要总把圣人言挂在嘴边,这才是对人族圣人的大不敬。

    百家之言,我自然敬重有加。每有着作出现,老夫都是废寝忘食的拜读,不敢说赶上他们的高度,但也想进步,学习一二。

    难不成百家之言,就不允许别人提出反对的观点吗?

    你既然写着作,难道就不允许别人评论和谩骂吗?不允许存在相反的观点吗?

    这是何等的霸道。

    真理越辩越明,何惧之有!”

    厉夏还以为这种学术交流,是交流学术本身。

    就是按照文章的内容思想,互相反驳与论证。

    然而这里放了一块石头,你们两个在那里讨论泰山,帽子一个比一个会扣。凡是沾点边的,对自己有利的话术,都能够说出来。

    “见过大王,下臣来炎国舟车劳顿,今日身体有点不适,今日的辩学到此为止,我们明日继续。”

    赵常明虽然反驳了江夫子,勉强没有犯大错,但是他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漏洞百出。

    他也不傻,看出了自身的不足,也明白了江夫子是准备充分。

    继续下去的话,对自己很不利。所以他打算暂时休息,明天再继续,他要回去再思考一下策略。

    而对于使臣的要求,厉夏又不能说不同意。

    人家舟车劳顿来到这里,身体有点不适很正常,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就算是赢了,人家也会说身体不舒服,胜之不武。

    甚至干脆装晕,趴在桌子上不动,那也是炎国的过错,所以厉夏是不同意也必须要同意。

    见江夫子笑呵呵的模样,并没有说话,厉夏只能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这些使臣也不多留,急匆匆的离开了。

    太常也立刻告退,需要给这些使臣安排住处,人家是使者,礼仪还是要注意的,毕竟贺礼也是给的。

    而在使臣和太常离开之后,其他贵族也没有什么事情,廷议自然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纷纷离开了大殿。

    整个大殿也就厉夏和江夫子等人几个了。

    “他们已经走了,我们也告退吧。”

    廖何站起身,对着厉夏行礼,然后又对江夫子行弟子礼。不是说他改投史家了,而是一种对前辈的礼仪。

    名气上来说,他只是名士,江夫子是名宿,他行礼天经地义。而且年龄上来说,也是如此。

    儒家很讲究这些,这就是规矩,礼多人不怪。

    谷秋和张卓然他们就不讲究这些,他们又不是史家的人,为何要行弟子礼,出于礼节拱拱手就不错了。

    可能就因为廖何这种知礼,所以江夫子才选择他当记录者吧。

    张卓然兄弟两人心里有点吃醋了,感觉廖何这是矫揉造作,惺惺作态。

    就你知道礼节,就你会做人是不是,装的还挺像的。

    虽然心里有点吃味,但是面上装作没有看到就准备离开了。毕竟江夫子没有选择他们,他们也是有点脾气的,不可能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19_119499/269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