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人生一过客 > 第13章 上初中,落差有多大2
    六章4节 上初中,落差有多大2

    现在的十九中虽然管理不善,但是因为是从高中降格到初中的,所以师资力量还是很雄厚的,老师个个学历高超,讲课认真,有的幽默风趣,非常吸引学生。

    众生的英语老师是个瘦高个,脸色黝黑的中年人,喜欢背着手臂在课堂上转圈。英语老师背手的姿势比较特别,不是两只手在后面握着,而是手握着另一只胳膊的胳膊肘。老师就这样背着双臂,在课桌间的走廊上转着,也不看书,带着学生朗诵。众生因为没有语言天赋,英语学得并不好,但是知道老师的水平是高的。学校还有一个老三届的英语老师,他的水平更高,他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直接对话,只不过讲课的时候习惯性全程英语,听的学生糊里糊涂的,所以教学的班级,英语成绩并不太好。

    众生的数学老师是个年轻人,比较活泼,经常跟同学们开玩笑。个子稍矮些,是个急脾气,讲课提问的速度都特别快,叭叭叭的,像开机关枪一样。不过数学老师的性子太急躁了些,有一次骑自行车出去办事,骑车到学校路和外面的主路汇合的丁字路口时,冲出去,碰到了一辆疾驰过来的大货车,刹车不及,老师被卷到了车底下,碾死了。众生的同学们都觉得数学老师真是太可惜了,正是花样生命开启的时刻。

    年轻的数学老师走了,这次换了一个快退休的老教师。老教师老了却并不倚老卖老,教了一辈子了,还是认真的写着教案,一学期要写两三本。每节课上都认真的把每道题的不同解法,照着教案规规矩矩写到黑板上。有一次众生因为忙于班级工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众生还稍有不满,写了一份带着辩解意味的检查,夹到了自己交上去的作业本儿中间。本以为老师会喊自己去办公室,责备一下或者给自己一个详细辩解的机会,但是并没有。无声无息的这件事就过去了,好像老师并不愿意在这样的小事情上面浪费时间。

    众生的物理老师年龄也比较老些了,讲课循循善诱,喜欢提问题,让学生思考,抽学生讲出其中的道理。比如学了热的传导,他会问同学们:“暖水瓶的设计应用了哪些热的传导原理,我们应该怎样使用才能更好得保暖?”学生们都纷纷开动脑筋,举手发言:“暖水瓶的软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盖严后可以阻止热气向上的对流。”“暖水瓶的夹层里抽了真空,没有了空气,阻止了热向外的传导。”“暖水瓶的瓶胆朝里一面涂了一层薄薄的银,可以把热水向外辐射的热发射回去。”“我觉得灌水不要灌得太满,让水不要接触到软木塞,中间有点空气比较保温,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老师,我补充一下水不要灌得太满,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拔掉软木塞的时候,因为空气压缩性比水大得多,所以更容易拔出来。如果灌水太满,塞子又塞得紧的话,等喝水的时候,软木塞就不容易拔出来了。”“……”让学生学会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就是学习物理的最好方式了。

    那时候的初中生物课,初一学的是植物,初二是动物,初三是生理卫生,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教生物的老师,高大魁梧。他有一个儿子在众生的班级上,身材也十分的高大魁梧。生物老师非常幽默,他对学生说:“你们喊我要喊我的姓,叫郝老师,不要叫植物老师,更不要叫动物老师,你们要是这样喊我,就像我不是人似的。”上遗传和基因的时候,就指着郝振威同学,对我们举例说:“像我这样高大魁梧。我的孩子也长得高大魁梧,这就叫做遗传,这就是基因的力量。”

    为了验证自己的专业学术,(当然也可能只是为了喝上蜂蜜,)生物老师和英语老师一起养了一箱蜜蜂,隔几天就搅动蜜桶,哗哗的摔蜜。后来养得好,发展成两箱。众生还有几个和郝振威同学玩的好的同学,也就有机会趁老师不在学校的机会,偶尔尝尝老师养的蜜蜂酿的蜜了,那个感觉,比糖水不知甜了多少倍!借了郝同学的方便,有时候某个同学不舒服了,想喝点儿开水,就可以趁着课间跟着郝同学去爸爸的办公室里,倒点开水喝,大家因此还是很喜欢郝同学的。

    众生班里还有一个女同学董芳,也是学校老师的子女,女同学喝开水就去找董同学。但是董老师却不教我们。董芳有一个哥哥比她大两届,读初三,她父亲对她哥哥学习的要求就非常严格。董哥如果完不成作业,或者玩耍的时间多了一些,就要遭到父亲的呵斥,有时候要罚站,站到办公室外面的墙跟前。但是并不是单纯的站着,站着要读书或者写作业。在这样严格的管教下,董哥考入了一个特别好的中专。那个时候的其他类小中专是非常吃香的,因为可以早早的毕业,分配到比较好的工厂或者机关事业单位里去,收入高工资还有保证,所以特别吃香。

    众生的语文老师换过两三个,每个老师的语文功底都非常深厚,他们的讲课各有特色,但都非常吸引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注重写作的训练,对众生的作文比较满意,就经常让众生在作文课上念自己的文章。众生受到鼓励,对写作也非常上心,有一次写回忆姥姥的作文,写上初中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思念姥姥,结果回到村口,迎来的却是路边一堆烧残的纸灰,路过的乡邻告诉他姥姥刚刚安葬。因为众生带着对姥姥深深的思念,写了很多姥姥生前的细节,不知不觉就写了17页。众生的语文老师看了后,随后在晚自习的时候,把众生喊到办公室里,好好的勉励了众生一番,希望众生以后能多在写作上用功,或许以后能闯出一番天地。众生受到鼓励,对课外书的阅读就更加热情起来。

    十九中的学生是全乡各个村集中到一起的,每个人都在家里有几本藏书,他们带到学校里互相交换着看,特别有一位郭喜军同学,大哥是部队里的军官,二哥买了一辆卡车开,三哥是一个大学生,因为家里条件比较好的缘故,购置了很多小说类的书籍。众生看这位郭同学的小说最多,冬天放假了先跟着郭喜军回家里选几本小说,第二天带回家看。

    众生对小说的痴迷远远超过了对上课书本的兴趣。他经常在上课期间,把上课的书覆盖到小说上面,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阅读小说。这样的情况下,众生的成绩很快就一落千丈,历史、地理这类记忆性的科目,成绩都有大幅的下滑,英语因为需要机械的朗读和背诵,下滑的更是厉害。只有语文课时课成绩是好的。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考试众生看了好多题都不会做,只会寥寥几道题,如果单纯的做上去,是很低的分数,众生觉得这样太丢人了,干脆就一道题也不写,交了白卷。英语成绩出来后,老师大为震惊,你众生偏科吧,也不该偏的这么厉害呀,就蒙着猜一些选择题也不该得零分儿吧?为什么要交白卷呢?老师叫了众生去谈话,问他原因。众生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原先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这一届的,现在却掉到了中下等去,怎么好意思呢?众生就低着头一言不发。

    到初二要结束的时候,这100来个的学生竟然要分成快慢班,很不幸的众生被分到了慢班去。慢班也并不都是成绩特别差的学生,本来这一届100来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原先学校的尖子生,经过全乡考试选拔,集中到了这里,成绩差又会差到哪里去呢?只是因为前面两年学校教学管理不善,老师对学生的管教也没有那么严格,对教学并不十分上心,上课纯粹是本着自己的良心,所以会出现像众生这样迷恋读小说而偏科了的,或者一些同学贪恋玩耍而耽误了学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领导不是想怎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是想一分了之,把学习落后的同学甩到下面去不管了。这样的思想就导致了慢班里管理更加的松懈,基本每节课都是乱哄哄的,教慢班的老师也并不上心,只是上课的时候来完成任务,学生在下面有看小说的,有交头接耳说闲话的,总之学习的氛围基本没有啦。

    初三众生被分到慢班里后,班级气氛乱哄哄的,但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受到影响,比快班的交流更多一些,更友好一些。在一次晚自习下课后,有两个女同学留在了后面说悄悄话,众生因为贪恋看小说,也还待在班里没有走。这两个女同学后来就转移到了众生的面前,轻轻说了几句话:“你看物理老师平时道貌岸然的样子,有时候却单独叫我们一个女同学去办公室,说些不三不四的话,有时候还想动手动脚的,我们该怎么办啊……”

    这两个女同学说的隐晦,众生也没有细问,只是非常的震惊,心里一片冰冷,浑身都要颤抖起来。他以前非常尊敬物理老师,一直认为这个老师讲课讲得特别好,特别具有启发性,结果另一面却是这样一个人。这种一点都不符合老师身份的言行,对女同学造成多么大的惊慌和困扰啊!老师的光辉形象瞬间在自己的心间崩塌了,本来对学校的管理和环境已经丧失了信心,现在对老师的信心也丧失了。回家里去吧,离开这个地方。

    考进学校时候的第一名,结果两年之后分到了慢班里,众生本来也没有脸面再待下去了。现在众生心里更是凉冰冰的,对这个学校失望透顶,所以跟家里讲了,然后初三第二个学期,就转到自己村所在的学区初中去上学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19_119617/273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