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玉镯让四闺蜜魂穿了 > 第6章 许诗晴重生
    桃源村,大夏北方的一个小山村,一幢青砖瓦房建立在村中,在贫困的小山村里,显得格外醒目。

    院内有一个年轻男子手拿锄头在开地,旁边还有一位女子一边缝衣服一边还时不时抬头含笑看向那男子。

    那女子边缝衣服边自言自语:“想她许诗晴,也是21世纪中西医天才,不拿手术刀,竟然拿绣花针了!”

    没错,这个女子是四闺蜜之一的许诗晴,车祸后就在这个和她同名同姓的身体里醒来,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后还重生了,穿越到架空的朝代,更令她震惊的是原主竟然成婚了,还有两个月的身孕!!

    想她在现代还是一个单身狗,就相当是一觉醒来,老公,孩子通通有啊!

    原主就是不知自己有孕,还和父亲一起上山采草药,劳累到体力不支,使得原主从山上滚下来,刚好头部撞到石头而亡,她也应该是那时附身到原主身上的,所以才使得原主肚里的胎儿没有流产。

    不知道车祸后,现代的父母怎样了,还有和她一车的闺蜜们是不是也和她一样,穿越来到这陌生的朝代?

    男子开垦完地走过来:“晴儿,你身体刚好,不要太劳累了”。

    虽说不是第一次听他这么叫,但许诗晴还是有点怪怪的,总觉得他在叫【某某格格】里的晴儿。

    许诗晴抬头对他笑:“我已经没事了,缝衣服又不累”。

    她低头看向衣服,虽然缝好了,但那针角歪歪扭扭的,真是没眼看!-_-||

    许诗晴扶了扶额无奈道:“抱歉,衡哥,我女工不好!”

    那男子笑道:“没事,只要能把破洞补好就行了”。

    许诗晴无语:好低的要求!

    这男子是原主也是她现在的夫君,叫阿衡,是被原主的父亲从河里救回来的,原主的父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铃医(走地郎中)。

    在一年前,原主的父亲去隔壁村出诊回来,看到河里有人,救上来发现是一名年轻男子,虽然中箭了,但还有气息就背回家救治了,然而男子苏醒后,却失去了记忆,只记得有人叫他阿衡。

    相处几个月下来后,原主父亲觉得这个小伙子不但相貌堂堂,气宇轩昂,还会功夫,性格也好,简直是难得的女婿人选。

    因为女儿长得美,所以一直很担心她嫁人后,夫家能不能保得住她,他也观察镇上、周围几个村都没有符合的条件,但现在不是就有一个现成的吗?

    就问了两个年轻人的想法后,见他们都同意就在三个月前成亲了。

    许诗晴想想都不靠谱,阿衡是一个失忆的人,也不知他没失忆前有没有成亲,阿衡都20岁了,古人一般都是成亲早,要是他已有家室,哪怕她现在有孩子了,也不会去当他的妾,她会和离。

    21世纪新时代女性是不会去做小三的!

    有一个庆幸的是原主也会医,是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的,那以后有病人需要医治,她使用现代的西医,也没有人怀疑了。

    突然,“砰”一声大门打开,一位中年帅大叔从外走进来,面色不愉。

    许诗晴不安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爹,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阿衡也担心道:“岳父发生什么事了?让您脸色这么差”!他这个岳父,很少有脸色这么差的时候。

    许父叹息:“哎!你们也知道我们大夏正在和西戎打仗吧,我今天去县里听到,如果这仗还要继续打的话,有可能又要征兵了,前年才征兵呢”。

    许诗晴大惊:“征兵”?

    是啊!她现在已经不生活在和平的现代了,但也知道古代战争的残酷,完全是冷兵器时代!

    许父应声:“虽然没有明确的消息,但也从县衙内部流出来了,就是让我们老百姓有心理准备,更何况征兵不比劳役不能用钱抵。

    以前我们家除了爹外,没有男丁,为父也会做一些止血的草药送去边疆,来抵消征兵,但现在我们家有阿衡这个男丁了,被抽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你现在又有身孕了,万一是真的话……唉!为父很愁啊!”

    阿衡安慰道:“岳父,消息都还没有明确呢,您就不要这么忧心了,要担心自己身体。”

    许诗晴也在旁附和道:“是啊,爹告示都没有出,您就不要在这里杞人忧天”。

    许父听完两人的话点了点头,他侧头往阿衡那边看去,他可没忘救阿衡时,他身穿盔甲,俨然像一位小将军,后来他失忆了,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就把盔甲藏起来,没有告诉他!

    许诗晴看没事了,就抬脚离开大堂,转去厨房做晚饭,阿衡也悄悄跟上去帮忙!

    “晴儿,你要做晚饭吗?今晚我来做吧,你坐在那里烧火指点我就行了,几个月后你的肚子也大了,不方便进厨房,你教会我,到时候我会了,就由我来做”阿衡扶她坐下边道。

    许诗晴看着面前这个温柔体贴帅气的老公,知道妻子怀孕了怕劳累,还会帮忙做饭,这点让许诗晴很满意,虽然不能一下子爱上他,但觉得还是可以和他一起生活。

    便笑道:“做饭又不是什么累活,而且我喜欢做饭,要是你想学的话,我也可以教你”。

    许诗晴这话不假,在现代除了上学,她有空时也会从网上学习做菜,做出来还是挺美味的!

    这顿晚饭是在许诗晴指导阿衡下完成的,虽然卖相不好,但是味道应该还是可以的。

    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后,许父看到饭菜还疑惑:“今晚这菜是怎么回事啊”?

    听完许诗晴的解释后,许父更是哈哈大笑,直言:“找到好女婿了”。

    一顿晚饭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许诗晴两人吃完饭后就洗漱回房睡觉,一开始她还很不习惯和男子同榻而眠,没办法,谁让他们俩是夫妻呢?也亏阿衡没有什么动作,只是抱着她睡而已。

    第二日大早,许诗晴就在公鸡一声声的打鸣中醒了过来,转身望向床的另一侧已没人,许诗晴也艰难的爬起来,走出房屋。

    就看见她的好夫君正在做早饭,看到她出来了:“晴儿,早饭马上就好了,你先去洗漱”。

    许诗晴洗完漱后,坐在饭桌前的椅子上,望着厨房里忙碌的男人,心道:“果然是不错的好男人”。

    一会儿,许父也去帮阿衡把做好的早饭端进来,吃早饭时还被两个男人关心叫多吃一点,搞得许诗晴哭笑不得。

    吃完早饭后,阿衡对另外两人道:“岳父,晴儿我今天要和村里的男人们上山打猎,有可能要两天才回来,我不在家岳父你看顾晴儿一些,不能让她干重活”。

    “好,知道了,我会看着她的”许父回道。

    许诗晴也知道阿衡会时不时的和村里男人们上山打猎,虽说他功夫好,但还是会担忧:

    “要出去两天啊,那打猎时一定要小心,不可莽撞,安全第一,干粮都带够了吗”?

    阿衡见到许诗晴这样关心自己,握住她的手:“嗯,明白,干粮已带够了两天的份”。

    许诗晴还想说什么,但这时门外就响起一阵叫喊声:“阿衡好了没?要出发了,别让村里人等久了”,是邻居家的许大虎。

    阿衡忙应:“大虎哥好了,马上就来”就背上一把自制的弓箭和干粮就出门了。

    送阿衡出门后,许诗晴想她来这里这么多天了,因为身体原因都没有出去逛过,看到房间里堆积的脏衣服,等一下就去洗衣服,再顺便逛逛这个村。

    清晨的古代农村,没有现代的环境污染,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石桥,小河,不远处还有绿油油的稻田,小路上来往的村民们扛着锄头往田里劳作,真是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

    桃源村不是很大,走了一会儿就已经到河边了,看见已经有好几个妇人在那洗衣服,有用棒槌打的,有用洗衣板搓的,那些妇人见到她来后,就关切问道:

    “晴丫头身体好些了没,怎么来洗衣服了”?

    “是啊,几天前看到你被你爹背下山,头还流了那么多血,吓死人了”

    “听说你还有身孕了,你肚子的孩子没事吧”

    ……

    许诗晴也收到妇人们的关心,笑道:“身体已经没事了,肚里的孩子也没事,谢谢大娘们的关心”。

    许诗晴又跟妇人们聊了一会,才开始洗衣服,古代没有洗衣粉就用皂角洗,不知洗不洗得干净,好怀念现在的洗衣机呀!

    不到一会儿,妇人们也陆续洗完离开了,在远处也有一位少女走过来洗衣服,看到许诗晴在那里洗衣服,便道:“哟,受这么重的伤,竟还没有死,命可真大呀”!

    许诗晴一听,这是多么恶毒的绿茶发言!

    抬头往后面望去,是村里许大根家的小女儿许梅花,长相也算清秀,跟原主这种大美女是没得比的,所以一直嫉妒原主貌美。

    还一直和她做比较,原主虽然从小没有母亲,但父亲一直把原主当宝贝般宠爱长大,没干过什么重活。

    而许梅花家里有重男轻女的父母,还有干不完的活,看到原主不干活,还有漂亮衣服穿,就更加嫉妒了,

    时不时都会到原主跟前来讽刺几句,原主心地好,不怎么理她,但现在的许诗晴可不一样,这可不是绿茶送上门让她虐吗?

    许诗晴反击道:“你早上没吃饭,是吃屎了吗?怎么嘴巴这么臭。”

    许梅花还没反应过来,觉得今天的许诗晴也会反击她。

    “你,你……”许梅花手指指着她说不出话来。

    “你什么你呀!话都说不全,滚到一边去洗,别在这里影响我早上美好的心情”许诗晴不爽道。

    “许诗晴,你别得意”许梅花愤恨道,就到一旁去洗衣服了。

    许诗晴自嘲道:“这种战五渣的也想凑到我跟前来找骂,真是自不量力”。

    又过了半个时辰,许诗晴终于洗完了,提盆走回去,路上因为大人都去田里干活了,很少有大人,到处是小孩们在路上嬉戏打闹,桃源村是依山傍水而建的,房屋错落有致的排列着。

    许诗晴是城市孩子,从没去过农村,但知道这里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不同,远离尘嚣,静谧的气氛令人陶醉!

    回到家晒好衣服,就帮许父在院里晒药材。闲暇时,就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休息,没办法这里是古代,没有手机可玩,古代农村娱乐也很少。

    许诗晴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心道:“也不知便宜老公现在走到哪里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19_119656/275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