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远东1912 > 第14章 密支那
    换句话说,对于守备团而言,他们现在仅剩下一个可行之策——屯田垦荒,并致力于打造基本盘。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力资源,守备团均可自给自足;只要拥有足够多的人和土地,就能确保粮食供应无忧无虑。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自然会形成村庄与城镇;而当商业逐渐兴起时,则意味着经济将得到进一步繁荣。更为有利的是,如果屯田之地超出了当地政府的管辖范畴,那么便能够享有税收权益。

    如此一来,这恰好与李定南先前为自身所制定的一连串计划相契合。一旦领悟到此关键要点后,李定南的思路变得豁然开朗起来:他开始积极寻找可以屯田垦荒及开展基本建设的理想方案。

    首要想避免受到地域限制和约束,那么选址就一定得跳出当地政府的管辖区域,最好能够将目标定在国外。毕竟,如果把基地建在国内,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万一上头突然下令接管,我们根本无法违抗这道命令;而且就算能顺利接手,之后是否可以安心经营、谋求发展也还是未知数呢。除此之外,新地点附近不能存在过于强大的军事力量,不然的话,别说成功占领此地了,即使真的打下来了,恐怕也很难安心搞生产建设。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及仔细研究对比之后,李定南终于在地图上选定了密支那这个地方作为最佳选择。

    毕竟此时此刻,大英帝国对于整个缅甸北部地区而言,仅仅只是拥有一个名义上的主权罢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强大而有效的统治体系。到时候面对当地那些充满野性、难以驯服的山民们,如果采取柔和且宽容的手段,将他们分散开来并妥善安置,那么便能够轻而易举地消除他们对外来者的排斥心理。这样一来,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又不会引起过多的冲突和矛盾,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密支那作为缅北地区的重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屹立于伊洛瓦底江西岸,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这片广袤土地之上。这里不仅是缅甸纵贯铁路的终点站,更是水陆交通的关键枢纽。

    往南可抵达八莫,向西则通向孟拱,朝北能到达孙布拉蚌和葡萄。而从东边通往甘拜迪的公路继续向东延伸约一百里,就可以来到腾越府。伊洛瓦底江自密支那城东侧蜿蜒而过,随后朝南流淌,最终注入八莫。

    密支那四周山峦环绕,山峰高耸入云,海拔高度普遍在 500 至 1000 米之间。城区西北部有一片地势稍显起伏的小平原,其东西跨度与南北长度均约为 11 公里。这片平原则被茂密的丛林所覆盖,仿佛一片绿色海洋,生机勃勃。

    不仅如此,密支那还是举世闻名的翡翠产地之一,这里产出的翡翠质地温润、色泽鲜艳,深受玉石爱好者们的追捧和喜爱。更为重要的是,密支那距离著名的帕敢铁矿仅仅只有四百公里之遥!要知道,帕敢铁矿可是全球知名的铁矿产区,其蕴含的铁矿资源极为丰富,据估计其储量竟然高达令人震惊的 223 亿吨!毫无疑问,这样巨大的矿藏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如果能够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

    目前的密支那村寨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山民分散居住在山里,倒是地广人稀。

    经过李定南亲自带领着手下众人前往实地进行仔细地勘察后,最终下定决心要将守备团中的一营共计 370 名士兵组织起来,成立一支专门负责屯田垦荒的先锋队——屯垦先锋营。然而,在正式开始执行屯田任务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必须首先铲除长期盘踞于腾越府到密支那一带、为非作歹多年的那帮土匪恶势力。

    幸运的是,经过整整两周时间夜以继日地不懈奋战与努力拼搏之后,终于成功地消灭了所有藏匿并盘踞在这片区域周围深山老林之中的土匪们,从而彻底肃清了这些社会毒瘤对当地百姓所构成的威胁和隐患。

    经过两日的长途跋涉,李定南率领屯垦先锋营和一千多抓到的土匪终于抵达了密支那。这里除了几个村寨,以及附近的农田和纵横交错的河流,便是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那些合抱之木比比皆是,只可惜粗些的红木寥寥无几,估摸是已被昔日的地主老财和富商们糟蹋得所剩无几。

    抵达目的地后,先锋营的将士们并未继续训练,而是纷纷变身为伐木工人。他们不仅要清除巨型树木附近的杂草和其他树木,还要在一片片原始森林中开辟防火隔离带,以防烧荒时火势失控。自十一月底以后,他们足足当了一个多月的伐木工人。可谓是年都没有来得及过。就除夕到正月初五小作休息。此外,他们还招募了众多木工师傅修建房屋和打造木船,场面好不热闹。

    土匪们在刀枪的威逼下,乖乖地协助木工师傅搭建房屋,有的像蚂蚁搬家似的搬运着石头,还有的负责修路和开垦农田,忙得不亦乐乎。“点火咯!”只听一声令下,正所谓“放火烧山,牢底坐穿”,然而先锋营的将士们却似乎没有这样的觉悟。原始森林在熊熊大火的吞噬下,变得一片焦黑,这场大火犹如一条凶猛的火龙,在密支那肆虐了一个多月。

    火停了,战士们却不能停,腊月还赶得上种植一季水稻。到了五月就可以收割水稻,三月清明就可以种第二年的头茬玉米,到了五月到六月前后,又可以种第二茬的谷子,一年三季倒也安排得满满的。

    这次还特意举办了一个种田大赛,那班插秧又快又好奖励集体一等功一次,每人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这样不仅能增加团队合作的意识,还能提高战士们的积极性。

    作为的团长李定南亲自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参与了本次播种比赛,田地里,乌泱泱的撒满了先锋的将士。草木灰夹杂着麦种豆种被种在了这片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战士的汗水浇湿了一片又一片,但是都不知道疲倦。

    最后三连一排六班的战士们赢得了比赛,二连三班的战士们开玩笑说道是李定南不卖力才输掉比赛。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2_122213/70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