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狂妄的入侵者 > 第5章 南天门计划
    第二天早上六点,睡梦中的刘译就迷迷糊糊的听到有人开门,关门,接着又听到大门的开门关门声。

    想了好一会才想起自己是在都城,而且还是住在了胡浪的家里。

    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这么早是出去跑步吗?难怪身材保持得这么好。

    放下手机又睡了过去。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让熟睡中的刘译感到是那么的刺耳,拿起手机看了看,是一个滨海的陌生号码,便接了起来。

    “喂,谁啊?”

    过了一会都没声音,刘译刚想挂断就传来声音:

    “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把我的电话给删了。”

    这个声音刘译不陌生,正是丁丽。

    没想到他还真好意思打电话过来,让刘译感到很无语,如今找上门了,心里自然是心肚明。

    “有事?”

    刘不不想听她絮叨,只想快点结束这糟糕的通话,她不觉得脸红,自己可受不了这尴尬。

    “听大学的刘教授说你在这次考试中初录取了,而且还被录取了。”

    刘译翻了翻白眼,果然是在刘教授那听来的。

    “是又怎么样?好像和你没什么关系吧?”

    “话也不能这么说是吧,毕竟我们……”

    不等丁丽说完刘译便打断丁丽的话:

    “你不要再说这事了,都过去了。”

    这时,刚好听见开门声,刘译知道胡浪回来了。灵机一动便说道:

    “我们好像不认识吧?对不起,我女朋友回来了,挂了。”

    说完毫不犹豫的将电话挂了。

    强调说不认识,不是刘译小心眼,只是想提醒她那天无意在酒店碰见时她和那老男人的对话。

    同时也告诉她自己有女朋友了,希望她以后不要再来打搅自己。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如果她还要舔着个脸来都城找他,那就别怪自己不念及旧情让她难堪。

    “谁是你女朋友?”

    这都能听见?自己刚才说话有那么大声吗?

    “啊,你说什么?”

    在卧室里待了好一会才鼓起勇气出了卧室,在客厅遇见了胡浪尴尬的笑了笑,好在胡浪并没有纠结那个问题。

    “过来吃早餐吧,吃完了我带你去看看另外一个神秘的实验室,让你对今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方向”。

    洗漱完吃过早餐,胡浪指引刘译开车又是来一个偏僻的山区,这里的防守更加严格,规模更加的庞大。

    一栋栋一层的小平房的房顶都用仿草皮遮盖,周围的山上到处都是探测雷达。

    这里就是目前国家最神秘的丹山试验基地。

    两人验证身份后从一神秘的山洞里进入电梯,这次坐电梯的时间比昨天的时候还久,熟悉的窒息感又传来。

    刘译一阵恍惚,坚持了不知多久。

    终于听见‘叮’的一声到了,刚出电梯,胃里一阵翻涌差点没吐出来。

    见怪不怪的胡浪看到脸色难看的刘译问道:

    “没事吧?以后习惯了就好了。”

    定了定神才赶忙晃晃悠悠的跟上胡浪的脚步。

    穿过走道。

    两名士兵查看了两人的证件后便打开大门。

    当刘译进入大门的一刻,只有震撼。

    可以说是相当的壮观,谁能想到在这么深的地下,有上万平方的空间。

    一架偌大的战斗机占据了刘译的全部眼帘,看样子非常的熟悉,不知道在哪里见过。

    跟着胡浪继续往前走。

    当刘译看到墙壁上一幅幅巨大的海报。那是鸾鸟?从一幅幅海报走过,白帝,玄女,承影……

    “南天门计划难道是真的?”

    此时刘译的三观已经被颠覆,兴奋又惊讶的向胡浪问道。

    胡浪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句。

    “这些具有科幻色彩的战机是模型机还是真能飞起来?”

    “虽然不是模型机,但也飞不起来,因为它们缺少了灵魂,那就是能源。只要可控核聚变一旦成功开发,安装上去,他们就能立马参加到战斗中去。”

    刘译忽然想到国家自登入月球背面后,不久就在航展上展示了这些南天门计划中的载机平台和各种科幻般的战机。

    于是问道:

    “19年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月球的背面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天然氚和新型金属材料,它能承载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了地球上的所有金属,但还是远远不够承受核聚变带来的冲击。”

    “难道作为核聚变反应堆的外壳在地球上没有吗?”

    “发现了的话可控核聚变早就成功了”。

    胡浪说完停住了脚步,刘译则在后面东张西望,没注意到胡浪,整个身体向胡浪撞了上去,把胡浪撞了个踉跄。

    刘译忍住鼻梁上传来的巨痛,赶紧扶住了要跌倒的胡浪。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胡浪很是无语。刷卡推开眼前的大门便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两三百平空间的房间,正中间一个直径六七米的圆柱体,不知道是什么,正在运行着。

    “于老师,最新进展如何?”

    胡浪恭敬的向于博士打招呼,表明于博士在这个领域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也就在此时,圆柱体内忽然停止了响动。

    于博士是一个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戴着口罩拿着笔最后一次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个数字。

    “唉”。一声叹息传来。

    “最后这一次运行了三十一分四十八秒,想要稳定持续的消耗所有的核原子还差得远呢。”

    刘译听了于博士的话,便知道了眼前的这个圆柱体是初步的可控核聚变装置。

    在目前没有发现耐高温高压的材料做外壳,此装置用的是强磁场对核原子的束缚,所以体积才这么庞大。

    “美国那边可控核聚变的数据公布有好几天了,对我们的实验有帮助吗?”

    “一点帮助都没有,他们的那些办法我们五六年前就用过了,要么在这方面比我们落后太多,要么就是有所保留。”

    “我看他们一定有所保留,当了婊子,又想立牌坊,这不是他们一惯的作风吗?”

    这时于博士的学生讥讽道。

    “不管他们有没有所保留,我们只管做好我们的事就行了,其它国家的事还用不着你来操心”。

    于博士显然是在责怪自己的学生以这样粗鲁的方式说话。

    “年轻人嘛,有点脾气可以理解,是郭兴同学是吧,你的老师年纪大了,在这里你可要多做点事。”

    “我身体好得很,我看现在的年轻人未必有我身体好”。

    于博士不喜欢别人说他老,也感叹现在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太差劲了。

    胡浪笑道:

    “于老师是老当益壮,试验慢慢来,不要急,有些事您老也没必要亲力亲为,多给我们年轻人一些成长的机会嘛。”

    “这是全世界都期待的科研项目,如果成功了,那可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壮举。现在的年轻人又太过浮躁,我又怎放心的交给他们来做,唉!”

    又是一声叹息传来后,于博士便不再理会胡浪,自己来到办公桌前钻研数据来。

    胡浪只好退出房间,带着刘译参观这个地下世界。

    “那墙里镶嵌条条粗管是做什么用的?”

    刘译好奇地指着南面的墙壁说道。

    胡浪转过头看了看:

    “那是炸药管,如果这些战机一旦装上发动机,就会把那墙壁炸掉,让战机可以飞出去作战。”

    还真是各方面都想到了。

    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的就能看见个人在讨论着什么,或在组装战机。

    兜兜转转,此时一名五十来岁,国字脸,身穿军装的少将将军迎面走来。

    “胡博士你好,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张将军,你好,这位是我新来的助理,刘译。今天特地带他过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武器,好让他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思路的。这位是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张伟国张将军。”

    胡浪给彼此作了介绍,并说明来意。

    刘译赶紧过去谦虚的和张伟国握了握手。

    “哦?这么年轻,想必在天文学上是个天才吧。”

    刘译又是谦虚的笑了笑。

    “张将军说笑了,我可并不是什么天才。”

    张国伟自然认为刘是在谦虚。

    “张将军,如果不忙的话还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新概念武器。”

    “没问题,不过我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些战机我想你们多少有些了解,就带你们去参观一下枪械吧。”

    说完便带着二人走进一间五六十平米的房间。玻璃柜里摆放着各式各样像玩具一样,花里胡哨的枪械。

    看得刘译童心大起。

    “这是脉冲枪,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打出飞镖,这时枪内的电池会通过飞镖后面的绝缘铜钱,释放出高达上万伏的高压电脉冲,能瞬间制服对手,主要用来抓捕行动。”

    接下来张伟国一一介绍了电磁枪,激光炮,腐蚀弹,无人机。

    听得刘译是一愣一愣的。

    张伟国介绍完,看了看时间,时间控制地非常准,客气了几句便匆忙离开了。

    “这武器现在可以用吧。”

    刘译向胡浪问道。

    “可以用,但因太消耗能源,充一次电只能打几发,根本就满足不了常规需求。”

    说白了还是要用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

    走出枪械库,刘译站在一个人形、大部分用像鱼鳞一样的机甲面前看得入了神。

    看海报,才知道这是一件能穿在人身上的机甲战衣,名叫‘龙翁’,能低空高速飞行,具有非常强的机动性。也能下海两万米深,配备一把激光枪。

    当看到胸前那个十五厘米的圆形洞口,知道这战衣也在等待他的能源开发成功的那一天。

    如果能源问题得到了解决,人手一件,穿上这身战甲或许还真能有与外星人战斗的实力。

    “如果可能源得到解决,所有的这个战机、武器都能批量生产吗?”

    译译问出了自己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当然能,在全国各地,各大大型的机械企业可在一天内转换生产线,凭借我国的生产力,这里的每一种战机在一天中就可生产上万的数量。”

    可以说是南天门计划就是研究可控核聚变,没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一切都很难实现。

    当然,国家也不可能把宝单一的全压在这一个地方,在其它领域也在加大力度的开发,从多个方向入手,解决能源问题希望也会成倍的增加,只是可控核聚变是最为理想的。

    回到自己工作的实验室,刘译思绪万千。在电脑前,打开文档,想写一篇结合现今科技,来对付外星人的种种成功可能性的的论文。

    第一,假设外星人也是碳基生物,也需要水和氧气,和人类是一个维度,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

    第二,假设外星人不是碳基生物,是硅基生物或其它元素组成的生命体,这种情况是最棘手的,可能比人类高出几个维度。

    可是他们不需要水和氧气,甚至水和氧气对他们产生伤害。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穿上厚重耐腐蚀的防护服,这时我们只需办法利激光武器划开他们的防护服即可。

    正当刘译想到入神时,听到胡浪惊呼出声。

    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刘译第一时间冲到胡浪根前问道: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胡浪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用手指着一个地方对刘译说道:

    “你看这里,会不会也是外星飞船?”

    胡浪赶紧坐下操作电脑认真分析数据来。

    刘译看向胡浪刚手指的方向。

    在奥尔特云与柯伊拍带交汇处是最先发现的两个闪烁的黑点,在两个黑点后方三十厘米处的位置有六个一样闪烁的黑点。

    从现在放大的倍数来看,三十厘米就是两光年的距离。

    “看样子是一样的,如果他们第一批达到了地球,那他们的援兵不就是源源不断了?”

    “这样未必不是件好事,等他们第一批,也就是最先的两艘飞船达到地球,数量至少有限,看他们的第二批,相距两光年。也就是说两年后他们的才来第一批援兵。”

    胡浪边说边看电脑。

    刘译听了不断的点了点头。

    “我担心在这个后面还有……”

    胡浪渐渐的失去了声音,她不敢再想下去了。

    拿出手机,拨打了在美国的同学,用英文交谈了一阵后说道:

    “美国那边也是刚刚才发现这一新情况。”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2_122329/73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