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武道气血:狼性 > 第90章 未雨绸缪,寻找道场
    殷夏和三清道人一起论道了百年,之后按照惯例,相互切磋了一番,接着一起品茗谈玄。

    三清不愧是开天大神盘古的元神所化,后又得道祖鸿钧亲传,集神、玄两条修行之路之大成。不但天道法则领悟深刻,大道法则同样感悟惊人,神通秘法十分不凡,对于一些天地秘辛和混沌秘闻都有所了解,让他受益匪浅。

    谈及三位大仙的先天职责权柄,也是毫不避讳的讲述出来。

    太清的先天职责权柄代表的是有,是开始,是为太极。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也不仅仅单纯的就只是阴阳法则。更准确的说,阴阳法则是两仪的一部分含义,所有相互对立统一的,都在两仪的范畴,是为太极。这也是他转修玄门仙道后,为何走的是无为之道,盖因无为而无所不为也,深谙太极之道,万物生死轮回,阴阳轮转,道法自然!

    玉清的先天职责权柄代表的是秩序发展,是教化众生,是文明繁衍。故此,转修玄门仙道后,走的是观天之道,执天之权,顺天应人之路。讲究生灵出生、根脚、气运、福源和悟性就是有差距的,将生灵分为三六九等。

    上清的先天职责权柄是终焉,代表着无。当世界运行到一定程度之后,生灵因果纠缠不清,天地秩序一片混乱或天地本源耗尽,大道法则混乱退却时,行灭世之举,举起终焉之剑,送天地众生入轮回。转修玄门仙道之后,他看似走的是逆天改命,截取一线生机的道路,实则根本依旧是终焉之路。毕竟,只有生灵有了欲望,想着逆天改命,命运、秩序才会紊乱,天地赋予每个生灵的使命和职责才会发生变化,生灵因果才会纠缠不清,最终成为一团乱麻,需要终焉之剑灭世,重开天地。

    也正因为如此,玉清和太清的关系先天上会比上清的要好,二者大道是相辅相承的,是天生的盟友;二者与上清的关系天然处于对立面,是有与无,秩序与混乱,发展与终焉的对立。

    在昆仑山论道品茗了三千年后,殷夏向三清告辞离去,启程前往东海。

    三万年之后,殷夏一路慢慢悠悠游历,总算行至东海之滨。期间与其他先天神灵也一起论道切磋过,虽有所感悟,但得到的好处却远不及与三清论道,只能说聊胜于无,多增长一些见识和眼界;也得到了不少机缘、先天灵宝和天材地宝,但是对于他现在这个层次来说,已经用处不大了,只能待回去之后交给太始等人,充当人族资源,用以奖励人族天骄后辈。

    其实,殷夏心中也清楚,到了他这个阶段,除非是先天至宝或顶级先天灵根,对他会有所帮助,其他的哪怕是极品先天灵宝,对他的帮助也是有限。

    蓦然回首,梦入太古这百万年,他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然成为了洪荒的顶级大佬。在修为方面,他已经站在了洪荒的最顶层,直追道祖鸿钧和圣母女娲娘娘;在境界方面亦是如此,一片坦途,现在距离证道混元,欠缺的仅仅是能量和时间的积累,以及一个恰当合适的时机。

    这般想着,原本打算再去一趟东海游历,拜访龙族的心思也淡了许多。虽然他知道龙族作为上个大劫三大主角种族之一,而且还是三族中的老大哥,收获自然不会太少。

    但他推测,拜访龙族,估计和之前拜访凤凰族类似,大概率是见不到祖龙这位传奇人物的,收获自然不可能太大。

    遍数整个洪荒世界,现今还能与他论道的道友,也就那么三、五十名;若是他再做突破,证道混元,数量怕是又要减少一大半。

    还是那句话,到了他这个境界,证道才是第一要务!

    既然要证道,道场自然必不可少。一个好的道场,不仅是修士安身立命的场所,更能够帮助修士大大提高证道的成功率。

    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是未雨绸缪,寻找一个适合证道,能够承载自身武道至理的道场。

    道场,作为一个修士安心立命的修行之所,承载着一个修士修行的全部道与理,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找一个地方就可以作为道场。正如修士有先天气运福源和根脚资质的差别,道场亦是如此。

    修士选择某地作为道场,不仅要和自身大道相辅相成的地方,其先天气运本源和命格还要能够承载自身修为气运和所修的道与理。

    君不见后世蓝星神话传说记载,三清证道成圣前,兄弟三人在昆仑山相持修道亿万年皆平安无事,证道后却闹得兄弟阋墙,各自分家的下场。究其根本原因,除了三兄弟大道相左之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昆仑山先天命格和本源气运有限,承担两名证道成圣者已是极限,无法承受三名天道圣人。这才有了太清和上清出走昆仑山,另寻道场。

    再观二者寻找的道场,一个是开天之初的原生生物金鳌肉身所化,一个是人族气运之地,俱是十分不凡。并不是随随便便地找一个地方,而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符合自身大道,先天命格和本源气运能够完全承载自身所修的道与理之后,才最终确定选为道场。

    目标明确之后,殷夏在心中回忆这些年游历洪荒大地时看到的那些名山大川和洞天福地来,是否有自己满意的、适合作为道场的地方,结果颓然地发现没有。之后他又回忆起后世蓝星神话记载中的那些洞天福地和名山大川,发现也没有适合作为自己道场的地方。

    无论是这些年游历时看到的,亦或是后世蓝星神话记载中的那些名山大川和洞天福地,其最多只能承载准圣境修为的修士,极限也就是半步混元境修士,再往上,就力有不逮了。

    若是要强行选择成为道场,也有三种方法有可能做到,但最终却是损地不利己,可谓得不偿失。

    第一种方法是修士将自身的气运渡给道场,强行拔高道场的先天命格和本源气运。但这么做的后果是修士自身气运流失,道途受损,可谓得不偿失。

    第二种方法是修士通过加速消耗洞天福地或名山大川的本源气运,强行临时拔高其先天命格和本源气运,将之作为道场,承载自身道与理。

    但这种方式对于选为道场的洞天福地或名山大川伤害太大,犹如燃烧未来潜力换取短暂的突破上限,最终会导致道场完全丧失本源和气运,成为一座荒山废墟。

    并且修士还会受到道场临死前的反噬诅咒,与天地结下大因果,极大削减修士自身在洪荒大世界的福源、气运,可谓得不偿失。

    第三种方法是修士将之作为临时道场,承担修士部分的道与理。但这样做,道场就无法与修士完全融为一体,无法成为安身立命之所,只能作为修士临时歇脚修行之地,对证道毫无帮助。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2_122371/74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