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强势总裁的软萌甜心 > 第127章 孟晓雯吃醋
    戴超和孟晓雯也来了,与苏婉不期而遇。初次见面,苏婉很礼貌地与她打了招呼。

    女孩子清秀高挑,品相不俗,戴超的眼光一贯不差。苏婉想。

    她觉得轻松了不少,没有亏欠感了。

    戴超在画展上遇见苏婉,心中的喜悦如泉水般汩汩而出,难以压抑。

    他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似乎时间并未在他们之间留下任何痕迹。

    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戴超几乎始终围绕在苏婉身旁,他们之间的对话宛如多年老友般自然流淌。

    “今天怎么一个人来的?你那个狗皮膏药老公呢?”

    “那么文雅有风度的人你居然这样说,小心他找你算账。”

    “只怕他顾不上,就知道挣钱,那么多钱还不知足。这么好的老婆都不知道多陪陪,哪天要是弄丢了,让他去哪儿哭去。”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怎么会丢呢?”

    “我没有能力拐跑你,我就不信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这个人。”

    “干嘛呀?处处针对我老公!”

    “就是看不惯他那作派,把你抓在手了,又不知道珍惜。”

    “你知道什么呀?我乐意!”

    他被苏婉怼惯了,不管她说什么,他不会不开心。

    他发现自己对苏婉的态度超出了普通朋友的范畴,照顾她、关心她,仿佛她是他的亲妹妹一般。

    他们交流起来毫无障碍,无需戒备,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真挚与温暖。

    戴超不禁思考,为何与苏婉相处会如此自然,为何他能在她面前展现出如此纯粹的自我。

    他们的谈话涉及了许多话题,从艺术到生活,从过去的回忆到现在的生活点滴。

    戴超发现,尽管他和苏婉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他们的心灵却能轻易地产生共鸣,仿佛有一种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紧紧相连。

    这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聊得过分,竟忘记了身边还有一个孟晓雯。

    她早已不耐烦了。

    在孟晓雯眼中,戴超对苏婉的关照显得过分亲密,她试图介入他们的对话,却总是感到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无法打破他们之间的和谐氛围。

    戴超对苏婉展现出的关怀和细致,让孟晓雯感到自己正在失去在他心中的位置。

    然而,戴超并没有意识到孟晓雯内心的波动,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苏婉所吸引。

    在苏婉身上,他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温馨与舒适,这让他在那一刻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包括他的现任女友孟晓雯。

    孟晓雯内心开始泛起了不安和嫉妒。

    她的追求虽然得到了戴超的接受,但她能感觉到自己并没有真正赢得他的心。

    在苏婉面前,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让她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展厅的柔和灯光下,戴超和苏婉站在一幅细腻的油画前交谈,周围还有一帮太太们,这都是李总夫人的朋友。

    苏婉脸上带着专注而纯净的微笑,手指轻轻触碰着画册的边缘,似乎在感受艺术的温度。

    戴超则显得热情而周到,不时俯身靠近,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对苏婉见解的赞赏。

    孟晓雯挤进了两人之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却掩饰不住眼底的嫉妒火焰。

    她伸手挽住戴超的臂弯,故作亲昵地说:“戴超,你看那边的雕塑多么生动,我们过去看看吧。”

    戴超有些不自在地摆脱了她的手,温言回应:“晓雯,等下吧,苏婉对这幅作品的见解很有趣。”

    孟晓雯的笑容一滞,她转而将目光投向苏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尖锐:“是吗?苏小姐的眼光一定很独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这些晦涩难懂的艺术。”

    苏婉感受到了话语中的挑衅,但她并没有被激怒,只是淡淡一笑,保持着礼貌:“每个人的理解都是独特的,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孟晓雯察觉到自己没能成功搅动苏婉的情绪,脸上的笑意更显勉强:“确实,有些人就喜欢装作懂得艺术,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吸引人注意。”

    苏婉依旧没有上钩,她优雅地点了点头:“艺术品优劣自有公论,我更注重于交流和学习。”

    孟晓雯感到自己的挑衅像是打在了棉花上,无法发力。

    戴超注意到气氛的尴尬,连忙转移话题,缓解紧张情绪。

    孟晓雯只得压抑着怒火,勉强维持着场面上的和谐。

    苏婉驻足于一幅备受争议的前卫艺术作品前。

    这幅作品以大胆的色彩和颠覆传统的构图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歧。

    在众人对这幅作品或疑惑或好奇的目光中,苏婉沉思了片刻,然后开始了她的点评。

    她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切入,详细地分析了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环境。

    苏婉指出,这位艺术家是在后现代主义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其作品中反映了对传统审美和艺术形式的挑战与反思。

    她引用了历史上的艺术运动,如达达主义和波普艺术,来说明这幅作品如何借鉴了这些运动的精神,同时又推陈出新,创造出独特的表现形式。

    接着,苏婉转向技术层面的分析。

    她细致地解释了艺术家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如何通过混合媒介、数字技术和手工绘制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

    她强调了这种技术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视觉冲击,更是艺术家探索艺术表达新边界的尝试。

    最后,苏婉深入探讨了这件作品对未来艺术趋势的可能影响。

    她认为,这幅作品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艺术实践,更是一个信号,预示着艺术界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实验性和跨界合作的出现。她指出,艺术家通过这种方式挑战观众的想象力和接受度,同时也为艺术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苏婉的专业点评吸引了周围人群的注意,她的深刻见解和对艺术的敏感洞察力让人印象深刻。

    即使那些最初对这幅作品持保守态度的观众,也在她的引导下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这幅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2_122392/74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