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百衍成仙 > 第110章 定北十七年(二)
    大吴修士如无功法限制,最常用的筑基方式,还是地道筑基。

    原因无他,只在于地道之气的获取最为容易。

    在天星宗的白星内城中,有着联结地脉深火的筑基场所,只需付一笔灵石,便可借用。

    地脉之中的地道之气甚多,足够大吴修士筑基所需,天星宗也并未在此事上多做苛刻,只要是大吴修士,皆可借用他们的筑基场所。

    至于天道筑基,若非是功法要求,便极少有人用到。

    天道之气难寻,要么有结丹修士上九重天冒险收集,要么自己筑基渡天雷劫,吸纳一丝天道之气。

    二者都非易事,不过有所传闻,筑基时选择天道筑基,引雷劫,筑基之后,会有益于灵台品质,也不知真假。

    《乾坤罡气诀》并无特殊要求,如无意外,周未来日或会选择地道筑基。

    毕竟这是绝大多数修士选择的办法,且有经验可供借鉴。

    周未意图在接下来的七年之内,尽可能收集筑基灵物。

    筑基之后,修士的丹田内灵气气旋会全部液化,形成真元,而真元储存之地,便称为灵台。

    灵台分为四种,下品,中品,上品,无缺。

    现有的筑基修士,最多的就是下品灵台,只有少数天骄因筑基时底蕴充足,准备灵物够多,才可能拥有中品以上的灵台。

    灵台四种,每一种的差距都相当大,不仅仅是实力,还影响潜力。

    因而修行界广泛流传一句话,不结成上品灵台,无望结丹。

    至于无缺灵台,除了无垢道体可以必然结成无缺灵台,其余道体能结出无缺灵台的少之又少。

    周未收集筑基灵物,便是为了提升灵台品质。

    若有可能,他要尽量结成上品灵台。

    筑基灵物也不是胡乱收集,要根据功法来选择,例如修行木系功法,便要尽可能收集木系的灵木等物。

    周未此前在枯木老人的储物袋中获得了几件可用于木系筑基的灵物,不过这几件灵物的质量不高,用于筑基,能否结成中品灵台都是未知数。

    周未所修《乾坤罡气诀》并不处于五行之内,因而对于周未而言,收集筑基灵物反而相对简单,他只需要收集其中一系灵物便可。

    筑基灵物的作用都是洗练灵台品质,五系灵物倒没有太过明显的优劣之分。

    依照周未的想法,他如无意外还是收集火系灵物为先,一是《乾坤罡气诀》中提过最好使用火系灵物,二是他修炼《灵火粹神术》正好需要灵火,一举多得。

    若周未能寻到一种在灵火榜前百的灵火,不仅可用于修炼《灵火粹神术》,并且还有四成以上几率结出上品灵台。

    “徐州之地,灵火消息极少。”

    “还是要尽量往中州打探消息。”

    “火玲珑如今已是一阶中品,可承担此任,我便在蝴蝶湖安心修行。”

    周未思索着,初步定下了未来数年的修行打算。

    若无意外,定北十七年,也即是七年之后,他的修为应当可至炼气八层,距离炼气九层也不会差多少。

    ……

    ……

    时间从不为他人停留。

    南诏城外的一块田地中。

    忙碌一天的农人张二立坐在田地中休息,忽而抬头一看,天空中竟飞过一只巨大的火红色仙鹤,遮天蔽日,足有三丈多长。

    令他惊奇不已,立刻跪倒在田地里,连声自言,“是凤凰!是祥瑞!是凤凰!是祥瑞!”

    然后他磕了几下头,他又似是想起什么,拔腿就跑,往家中而去。

    遇见祥瑞,便必须叫上婆娘孩子一同跪拜,以此祈福。

    不说孩子日后能有出息高中状元,也能祈祷他的三亩土地风调雨顺。

    不过张二立刚回到村子里,就发现一丝不同之处来。

    几个身穿制式铁甲的士兵刚刚满脸兴奋地从村子里走出来,手中还拿着一叠黄纸。

    张二立很是奇怪,士兵怎么会到他们这偏僻的村子?

    张二立来不及多想,便看到村中已聚集满了人。

    大家都围在村长面前,听着村长说话。

    张二立已将“凤凰”之事抛在脑后,不断向前挤着,要听听村长在说些什么。

    “张五!”

    “你娘的!别挤!”

    “张二狗!你这厮又偷摸老娘!”

    ……

    张家村的男丁青壮汇集在一起,场面一时有些嘈杂。

    村长张善仁见人都差不多齐了,咳嗽两声,说道,“好了,大家静一静!”

    张善仁早年读过书,还有秀才功名,担任村长一职都三十几年了,在村中威望极大,一开口,再调皮的孩童都不敢出声。

    “刚才南诏城的甲士来发了圣旨……就是皇上昭告天下,要募集乡勇。”

    “大家都不识字,我给大家念念!”

    张善仁清了清嗓子,拿着黄纸高声道:

    “朕膺昊天之眷命。”

    “这句话就是皇上下诏了。”

    张善仁一边念一边解释,村上没有几个人蒙过学,只听得懂大白话。

    “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得。”

    张善仁又道:“这句是皇上自谦,咱们都知道现在的皇上好。”

    “是啊!”

    “现在的皇上减税减赋,大家都吃得饱穿得暖!”

    “好了,大家静静!”

    张善仁严肃地继续念道:“时恐冀、云、北三州黎民遭乱,又惧烈、文、武诸帝摈嫌。”

    “这是皇上说他担心上三州的百姓,还害怕自己被先帝怪罪。”

    “我觉得他干得比以前的皇帝好……”

    “把张二狗拖下去。”张善仁满头黑线,“不许打断老夫。”

    “三州离断,朕心不安。”

    “适逢二宁之乱,饿殍遍野,百姓死伤离散。”

    “故此整顿兵马,征讨二贼,稳固大吴江山。”

    “朕登临大宝,尔来二十又一年。”

    “今六州安定,甲胄已足,齐募天下志士,共讨金图蛮夷,克复三州,北还旧都。”

    “定北十七年大吴皇帝诏曰……”

    “乡亲们!”

    “皇上要咱们去当兵了!”

    “要去打金图国了!”

    张善仁呵呵笑道,他抚了抚自己长须。

    “打仗?”

    “必须打!”

    “皇上说打谁就打谁!”

    没有学识的农人不懂“北还旧都”这四个字的意义,唯有张善仁,仍记得初平四年之辱,那时他还年轻。

    “北还旧都……北还……旧都!”

    张善仁的眼中全是神采,“王师,终于要去北伐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2_122832/90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