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蕊的两个发球姜冉一拧一挑,两种接法打得对方有些找不着北,又连续得了两分,拿到了第二局的局点。
姜冉再次发球时乔蕊直接出手搏杀——姜冉发的半出台,乔蕊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侧身抢拉。
必须承认,这个球有点运气的成分,但是拉成功了。
球过来的时候有些擦网,弧线和姜冉估计的不太一样。
不过她反应很快,直接兜了个强侧旋回去。
球上了台之后直接打拐往侧边蹿,乔蕊回球的时候打到了板边,球直接飞了。
11-2,姜冉看似轻而易举地把比分扳平了。
【……那么姜冉就以11-2的比分拿下了第二局,这么看上去乔蕊第二局的状态好像不太好啊,腾老师对这一局有什么要说的吗?】
【姜冉这一局左右调乔蕊的战术非常有效,一旦姜冉开始左右调动,乔蕊就会陷入被动。还是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啊!但是我们也能看出来,乔蕊第二局的状态似乎不太好,毕竟作为世界顶尖水平的选手,一般对手是很难轻易把她们的落点调动开的。】
【那腾老师如果您是教练的话,这局的局间会怎么指导乔蕊呢?】
【我觉得首先还是把手感找回来吧,只要乔蕊的手感找回来,球的质量上去了,姜冉肯定不能再做到左边给一个右边给一个了。乔蕊的球我还是有信心的。】
【嗯,那我们还是希望乔蕊选手可以尽快把状态调整回来吧,现在局间休息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来看一下两位选手第三局的表现吧。】
第三局开局,乔蕊发球。
果然如腾晏所说,乔蕊开始注重自己的回球质量,想要牵制姜冉对她的站位调动。
姜冉把球打到她的正手,乔蕊应该快速移动过去借力把球打回,这次却改变了策略。
她选择等一等,充足引拍之后制造弧线把球打回去。
宁愿放弃自己的速度优势,也要把球的质量提高。
但等一拍也就意味着,这个球很难给斜线。
姜冉下意识往自己正手移动——果不其然,球离开乔蕊拍子后是径直往前走的。
球路和姜冉的预判一致,她直接引拍也用正手把球拉了回去——这次拉重复落点。
乔蕊拉完那一球就立刻还原,没料到姜冉这一拍还是之前的落点,她来不及反应,丢掉了一分。
【虽然有点可惜,不过第三局的第一分就这么精彩,相比乔蕊的手感应该也回升了不少吧?】
主持人话没说完,紧接着就看到乔蕊发球抢攻得了一分,急忙又跟了一句“漂亮!”
【这才是乔蕊的真实水平嘛。】
场上乔蕊打得又凶又急,已经有了些搏杀的味道——
球不确定出没出台?拉!
这个球好像拉直线更合适?不,拉斜线,角度越大越好。
球的弧线好像有些低?低了也要冒着下网的风险加力。
战术行之有效,乔蕊凭借着这种搏杀打法一连赢了好几分,一下子就取得了4分的领先。
目前7-3。
姜冉叫了个暂停。
【你看,这才是乔蕊嘛。这个质量一出来对面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现在连暂停都交了。】
【嗯对,现在局势对乔蕊非常有利,虽然比分是1-1平,但是乔蕊在这一局已经取得了4分的领先优势,现在姜冉还把暂停给用了,这个大好局势一定要把握住啊!】
李芸的语气显然有些激动,此时导播又把镜头切给了正坐在座椅上小口小口喝水的姜冉。
毕了,她还拿出了另一瓶冰水放在了自己脖子后部降温。
【我们看到姜冉是没有场外指导的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每个省队都有资源给到所有选手的,你要成绩好才配有这些资源对吧。】
导播又把镜头转向另一边,隅省的教练正在对乔蕊说些什么,收音不太好,听得不是很清楚。
【你看乔蕊这边,教练还能在暂停的时候给到一些技术指导,对吧?回来之后说不定又有新的战术了,更难打了。姜冉叫了个暂停只能自己坐着,我看啊,这个暂停还不如不叫呢。】
姜冉心平气和地坐着,她叫暂停的目的是为了缓一缓。
不是给自己缓一缓,而是给对方缓一缓。
乔蕊现在手感明显不错,搏杀的球都能上桌,叫个暂停缓一缓,好打断一下她的手感。
顺便思考一下搏杀的应对方式。
姜冉放下水壶拿起球拍,重新走回球台。
搏杀之所以被称作为搏杀,就是因为这套打法的高风险与高收益就如同股票的高风险与高收益一样,有赌的成分在。
换句话说,这种打法的成功率并不高,很吃打球人的状态。
比方说一个回球,你想要打到对方的正手大角度,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但如果你想让这个球变得更难接一点,就得把落点打到侧边去,这样打的成功率可能就只剩下百分之五十了。
上台了就是对于对方威胁很大的一球,没上台则自己直接丢分。
暂停回来后,能明显感觉到乔蕊的手感冷下来了。
伴随着乔蕊一个反手变线出界,姜冉把比分追到了9-9平,而且还手握两个发球权。
第一个发球,姜冉请乔蕊吃了一个经典的小三角陷阱。
第二球,姜冉偷了个长球接发球抢攻得分。
暂停回来后,乔蕊再度陷入了如同上一局一样的窘境,第三局的后半段,她一共只拿到了两分,被姜冉反超拿下了第二局。
与此同时,姜冉在大比分也实现了反超,目前是2-1。
两位刚刚还对乔蕊信心满满的解说此刻被干沉默了。
第四局的乔蕊,显然有些急躁。
全锦赛是五局三胜制,她已经1-2落后,再输掉一局,就会输掉全锦赛的金牌。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4_124837/301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