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满的香皂事业在夏凝月的操持下,那可是蒸蒸日上,越做越大,慢慢地也带他走进了高档会所。
这是一场盛大的年轻人的聚会,会所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来自元隆国各地的文人雅士们齐聚一堂,他们或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酒佳酿,或轻声低语,吟诵着自己精心创作的诗歌。
夏凝月宛如仙子般轻盈地踏入会所,她的每一步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她的美丽如同夜空中的明月,令人陶醉其中。
紧随其后的是身穿紫色衣袍的李小满,他身姿挺拔,英俊潇洒,与夏凝月一同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为首的一个年轻人高声喊道:“哟,原来是元隆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夏凝月来了,不知今日有何佳作?”
众人皆沉默不语,说话的年轻人乃是京都宰相王不诺的小儿子,他长得贼眉鼠眼,因有个好父亲,自小娇生惯养,贪图享乐,在国子监待了数月,气走了六位老师。
此人胸无大志,心胸狭隘,总喜欢以诋毁他人为乐,身后还跟着一群狐朋狗友,沆瀣一气。
夏凝月微微一笑,说道:“王公子,小女子才疏学浅,不敢在人前卖弄,我还是拜听其他学子佳作。”
说完,只听宰相家的小儿子王有才指着院外的荷花吟诵道:“一支两支三四支,支支都在荷花池。”
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言罢,雅座间西侧立起一人,作书生打扮,缓声道:“夏姑娘,想来你身后这位公子定是才思敏捷,可否当场赋诗一首。”
李小满惊讶地发现,此刻众人竟然都将矛头对准了他。
嘿嘿,本公子可是熟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信手拈来一首,都足以碾压众人。
他心中暗自得意,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骄傲的笑容。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去理解和欣赏这些唐诗的内涵和美妙之处。
在他的眼中,每一首唐诗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智慧。
他沉浸在这些美妙的诗句中,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的世界,感受着古人的才情和豪情。
于是大声诵吟道:
《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李小满的声音清澈洪亮,抑扬顿挫,赢得了在场众人的一片喝彩。
“好诗!好诗啊!”有人赞叹道。
王不诺的小儿子王有才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子竟有如此才华。
夏凝月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原本只是想让李小满来见识一下这种场合,没想到他竟然一鸣惊人。
此时,又有几人站出来,纷纷吟诗附和,表示对李小满的赞赏。
这场聚会因为李小满的诗而变得更加热闹,人们相互交流着对诗词的见解,气氛融洽。
而李小满也在这次聚会中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相约以后有机会再一同探讨诗词。
王有才满脸笑容,出言讥讽:“抄袭,纯粹是抄袭!李兄真是深藏不露啊!
不过,这诗之前似乎从未听过,难道是李兄自创的?”另一位青衣男子笑着问道。
李小满微笑着点了点头,“小弟不才,偶得此句,还望各位兄长莫要见笑。”
“哪里哪里,李兄这般文采,实乃难得。”另一人接口道,“不知李兄可还有其他诗作?”
王有才见状,冷哼一声,“不过是碰巧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李小满淡淡一笑,并不在意王有才的话,他转向众人,“诸位若是有兴趣,不如我再作一首,权当取乐。”
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场内氛围热烈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谈着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夏凝月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含笑。她知道,李小满的才华远不止此,今日之战,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
言罢,李小满又吟诵起另一首诗句来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王有才听后,脸色越发阴沉,他身旁的几个同伙也随声附和,贬低着李小满的诗作。
然而,李小满并未受到影响,他淡定地回应道:“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诗词的解读也是如此,我相信各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接着,他又朗朗诵读了一首新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一念完,全场先是一阵静默,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好一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李兄连作三首,首首都是传世之作,不愧是才子!”有人由衷地赞道。
此时的王有才早已无地自容,只能灰溜溜地带着他的同伴离开了。
这场聚会因李小满的精彩表现而达到高潮,众多文人墨客纷纷上前与他结交,由此诗仙雅号响遍元隆国。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7_127559/239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