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是正德帝 > 第155章 用吉
    朱厚照又问道:“这河南布政使孙修,你了解吗?”

    王琼闻言答道:“孙修字用吉,北直隶广平府邯郸县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十一年,陕西按察司副使,十六年升河南布政使。”

    朱厚照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他这个人怎么样呢?”

    王琼想了想,回答道:“据臣所知,孙修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在地方上颇有政绩。但也有人说他过于刻板,不懂得变通。”

    朱厚照笑了笑,说道:“过于刻板,不懂变通。这话从何说起?”

    王琼此时也不再如刚刚那般紧张了,于是道:“正德六年此人被升任陕西按察司佥事,处置刑狱皆按照会典照办,丝毫不顾当地实情,但是本身也没什么,就一路升了上来。”

    朱厚照闻言,心中暗道:“难道此人不是被人指使的?而是自发上书言事?”

    只见王琼接着道:“张嘴祖制,闭嘴祖制。地方上又不怎么着他,都由着他。”

    朱厚照点点头,仍在思索着,却又听见王琼接着道:“弘治十八年孝庙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张元祯、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杨廷和为会试考试官。当时杨阁老阅此人卷言:‘刻板’仍中了贡士。”

    朱厚照不可思议的看着王琼,此时朱厚照内心是极为凌乱的,他现在对王琼的话也不大相信了。

    王琼、杨廷和、王守仁,这三人的名字在他脑海中显现着,朱厚照隐约觉着这背后似乎有党争的影子。

    但是这个影子又是琢磨不透的。他也不敢确定是否属于党争。

    于是又问道:“那你怎么看这个人。”

    王琼仍是恭敬,略为欠身道:“启奏陛下,臣觉着此人刻板点也比那些过于灵活的大臣要好一点,不然地方上事情繁琐,早晚出乱子,故而动不如静。”

    朱厚照笑着道:“好一个动不如静,这话杨应宁也对朕说过。”

    王琼道:“启奏陛下,不过虽说动不如静,但是也要分什么时机,如果你不动,别人都在动,那就是众人为静,自己为动。”

    朱厚照闻言心中不禁赞叹,谁说古代人就没有哲学概念,或者辩证的看待问题,面前不就有这么一个人。

    王琼是比较复杂的。履历丰富,政绩斐然,只是因为结交钱宁、江彬等人不被朝中士大夫所容。

    历史上,王琼与杨廷和的矛盾到正德后期已经不可调和。正德后期,皇帝常在豹房而非大内,王琼所受赏赐不是按程序经过内阁同意的,大多是因结交宠侍权宦而得。

    当时甚至有传闻称地方及京师的奏疏都交给了王琼改拟,并没有送到内阁。杨廷和身为首辅对此深深感叹道:自己虽然是内阁首辅大学士,但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正德十六年四月,正德皇帝驾崩,当时,杨廷和召诸司礼监至内阁商讨大计,时任吏部尚书王琼欲一同参与计议,邀兵部尚书王宪前往,但在左顺门遭到了阻挡。以至于愤懑的吏部尚书王琼当面质问杨廷和:“九卿在廷,我为长,今日谁当立者,而不使闻?”杨廷和竟不理睬。

    迎立新帝,王琼想前往奉迎,又遭到阻止。四月二十日,朱厚熜抵达良乡,王琼欲前往奉迎,再次遭到杨廷和反对。第二天,王琼不顾杨廷和反对,前往良乡求见,但仍未果。

    对此,杨廷和颇为得意,并在文章中借用他人之口表达了对王琼失意的讪笑。文章称,蒋冕等人讥笑碰壁的王琼像应试的秀才,自己文章写得不好,恨不得考场干脆失火算了。

    朱厚熜登基后,紧接着科道交章弹劾王琼,蒋冕、毛纪也上疏弹劾王琼“覆议逆濠事”,王琼最终“收捕下狱”。

    王琼据理力争仍被谪戍绥德,嘉靖七年,二月,西北边事紧急,因“大礼仪”杨廷和已去职,嘉靖皇帝听从桂萼、张璁建议,诏令王琼“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代王宪督陕西三边军务”,并御书“方岳重寄”匾赐王琼府第悬挂。王琼以七十余岁的高龄接旨,驰骋边疆,迫使吐蕃降服,又平息甘南、峨山、西北等地。

    嘉靖十年王琼奉旨回京任吏部尚书。次年七月,王琼病死于京师住所,长子王朝立扶灵枢回籍,安葬于蒙山之下,礼部尚书霍韬撰神道碑。

    朱厚照刚开始时,原本致力于消除内阁与六部的矛盾,但是事与愿违,经过自己中旨任用礼部、户部后,六部与内阁的矛盾反而愈演愈烈。

    后来自己看开了,不再干涉事情的发展。

    归根结底,是自己与内阁的矛盾加深。司礼监的段位太低,这才拉来六部、勋贵进入御前会议,与内阁抗衡。

    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做的对或者不对,也不知道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片刻后朱厚照道:“卿此论,颇为新颖。”

    王琼却笑道:“启奏陛下,陛下承太平之世,受托孝庙而统御万兆之民,十七年矣,自陛下大安,力求民生,此乃三王以降圣君所为也。然与圣驾南巡之前举措相异,朝野褒贬不一。”

    说着竟撩起官袍跪了下去道:“万岁,臣闻自古帝王治天下,举措繁琐,然终是“归根曰静”大道至简至易,繁琐之中无非二是,一知人、一安民。故而陛下常言知人、用人其惟一人,量民力,与三王之道不谋而合。然人知易而难为,圣君言行,小人不解,时毁誉乱之,但百世之后,史书至上必称颂之。陛下,圣明烛照,明见万里,天下之道在君心,伏惟陛下奉天法祖,施政公正,以示君心正矣。”

    朱厚照见他说的言语恳切,心中的怀疑或者芥蒂消散了许多,叹了一口气,说道:“起来吧。”

    王琼刚刚的言论在表明自己是支持皇帝的,拥护皇帝的,认可皇帝的。特别是那句‘陛下常言知人、用人其惟一人,量民力,与三王之道不谋而合。’而且他言语中也在鼓励皇帝‘人知易而难为,圣君言行,小人不解,时毁誉乱之,但百世之后,史书至上必称颂之。’不要害怕别人说闲话,背后骂你。颇有“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意思。

    这就是在地方上历练过,体会过民情的官僚和一直身处中央,未做过临民官的官僚的区别。

    王琼闻言连忙谢恩起身。

    朱厚照道:“朕求治之心诸臣皆知,卿言朕知到了,愿我们君臣共勉吧。”

    王琼再躬身道:“陛下下旨检察天下诸司衙门,朝廷地方诸臣为之一振,何也?皆知陛下雷霆之威也。百姓疲困,盖由府县之官,爱民官少,而害民官多,布政司、按察司身为监司者,好虚文,赖人情,竟视秉公任怨为劳身之事,不肯督率其属,此次检察,科差之力,一日重于一日。九州军民,一年贫于一年。万岁之恩泽不得下,民众之苦不得上。陛下诏宽恤,官吏废格不行;降旨免税粮,仍肆意征扰。至于其他,更是千疮百孔,实不能视。”

    朱厚照面容肃穆,看着眼前的这个吏部尚书道:“不做实政,好谈虚文,乃官吏一大弊病。”

    王琼道:“陛下圣明,正是此意。”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9_129157/303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