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607章 时间不多了
    顺天府,徐宅,一座密室。

    听罢徐光启的阐述后,在场之中,不少人都露出了难看神情。

    也有人感慨道:“都说新顺皇帝优柔寡断,咱怎么看都像是勿谓言之不预也,他从来不会不教而诛。

    今日与这贺阁老的话,也是新顺皇帝的想法之一。

    中国今后只能作为天下唯一中枢,其他四至交给这些未来封君的同时,也是准备将这些地方作为中国势力的延伸。

    中国皇权下乡村,其他地方最多就是州县,若是他日再配合推恩和土官制度,只怕不用三百年,这些地方就是未来中国触手的一部分。

    真是,一群泥腿子,怎么能这么好命,摊上这样一个仁慈的君主呢?”

    听着他的感慨,一些人都赞许着。

    王三现在的表现,对生民极度友好,但对士绅极度厌弃,看起来很理想化,但他却又是务实冷静的人。

    他不耻于谈利益的分配问题,这一次正大光明讲给徐光启听他的部分计划,也是在警告徐光启身后的人,别肖想打搅他的计划推进,因为你们不上车跟我干,有的是人跟我干。

    甚至地球这么大,容得下大明一亿多人口全部繁衍成家族。

    “现在能玩得动工业化的人,只有他了。”徐光启看气氛有点沉闷,第一个开口打断了众人的唏嘘。

    一时间,他们都皱眉。

    工业化。

    这个词,他们不陌生,或者说,孙承宗兵败徐州,压根不是败在兵马问题上,而是败在了工业化所带来的装备碾压。

    徐州战场,一座座水泥碉堡立起来,就能控制周围十几里的村庄,你想要打他还得付出几百人命才可能侥幸拿下一座。

    好好的野战,生生被王三的麾下玩成了堡垒战。

    人命是真的跟不要钱一样填进去,骇人听闻。

    而天下,似乎只有王三才懂得什么叫做工业化,未来如何把控工业化这把利剑不会伤害到利益集团。

    所以,谁都可以死,唯独王三在完成他的历史使命之前,绝对不能有事。

    因此,王三四周,无人存有刺杀之心,不仅是他够强,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未来的财富密码。

    金钱加大棒,谁敢找他麻烦?

    就连徐光启他们,也只是恳求王三能让他们在泰西,尽可能攫取足够的利益。

    “那么,玄扈,你的想法呢?是接受新顺皇帝的条件?还是继续等待?”

    听到问题,徐光启呵呵一笑:“不重要了。华亭徐氏大部分人口已经迁出来了,他们随着人口,迁往了漠南各省。所以,海贸这一块,我不会插手,但可以帮你们传声。”

    一听这话,不少人脸色骤变,看向他恨不得弄死徐光启。

    徐光启并不在意他们杀人般的目光。

    他回来的路上已经想明白了,政治筹码上他的分量不够,那就换一个打法。

    他可以做海商团体的代理人,但不会做傀儡,他准备将徐氏分入各个地方,利用徐氏这些年掌握的“技术”,将这些子弟散出去,由他利用朝中的信息优势,为徐氏学阀的未来做铺垫。

    等下一代长大,大抵就是王三大兴分封的时候,届时他就能将已经成长起来的部分子弟,送去诸侯们麾下做宾客。

    不就是宗周那一套封建体系吗?诸侯想要发展自己的地盘,需要家臣与宾客,自己的氏族子弟也能借此机会扩张生存空间。

    这才是一代家主要考虑的。

    这些氏族子弟扩张出去之后,未来或许能成为实权家族也说不定。

    所以,没必要现在就顶在前头,平白惹来皇帝的不耐。

    “倒是好算计,拿着我们当你的筹码。”有人讽刺了一句。

    徐光启淡然说:“苏州、松江二府,已经被高迎祥和王仕海控制。我是不可能让族人在松江府受难,江南明显就在陛下的布局之下,你我既然已经脱离不了局中,就不要幻想自己是棋手了。认命吧。不然真叫新顺五年来了,皇帝对江南的清算,只会是株连甚广,而不会手下留情。

    因为,江南不能有士绅,至少现在不能有。

    除非,你们觉得自己有胜算,但可能吗?靠谁给你们胜算?江南那么多皇帝……呵呵。”

    一听这话,他们都闭嘴了。

    南明乱武,绝对的狠辣。

    江南士绅们已经开始做出选择,依附这些皇帝进而相互攻伐。

    如果不做出选择,想要当墙头草,第一个来抢劫的就是这些南明皇帝。

    他们要扩张,要养兵,就得要有钱。

    但他们很多都是穷得叮当响的逃藩,想要扩张,只能慷他人之慨,不来臣服就是敌人。

    没有任何的理由,直接抄家灭族了事。

    总之,大顺在北方继续他们的工业化以及修整民生,同时将外溢的人口挪到边疆,对东北、漠北、西北、西南部族下手,扩张土地安置这几年打仗逃来的百姓。

    而且,随着江南百姓北逃,他们过了长江,第一时间就通过运河转运开封府,接着发河南农场,成为新的河南百姓。

    之前王三制定的河南人口迁徙计划,和后续的战乱逃亡,让本地人口只剩下两百多万,现在从江南移民了一批人来过来,正好承接住这些人,有些地方还不用兴建基础设施,在原本的基础上就能直接使用。

    可以说大顺对人口资源的配置,做得相当完满。

    之后只需要铁路开始铺就,火车普及,北方各省的资源能进入华北和中原,真正的重工业基地就能铺开,因此王三展现给他们所有人看的就是他有完整的发展计划。

    每一步到哪里了,大家伙都有预估,也能知道后续发展,思绪都被带着走了,自然而然就不会过分深入思考这其中的问题。

    只会考虑他们所在的位置上,能怎么在接下来的历史阶段,获取他们的利益,扩张他们的家族。

    因此,徐光启做出决定,走学阀路线。

    反正他也是技术官僚,这一条路是最合适,也是最快的,更是王三最扶持的。

    很多如他一样的“西学派”也都入了彀中。

    没办法,技术官僚路线,是接下来几百年的唯一出路。

    因为王三的“大同论”已经提前堵死了另一条政治学派的路线,王三是开国之君,更是大同祖师,后世之人只能基于他的理念进行修改,而不能过分破坏。

    如此,就别想着成圣称贤了。

    就跟孔庙一样,王三以衍圣公孔胤植:从南明为祸,做檄文而乱大同,不彰民道,无德无贤,是以背弃中国,目无法纪,甘做儒教逆党……作为理由,宣布废黜衍圣公及奉祀,全部由国家接管。

    并开放孔庙为旅游景区,由天下人花钱观瞻。

    曲阜境内所有孔氏子弟,全部外迁,改籍为民。

    并下令废黜尊者讳等破落陋习,包括了国讳在内,都不得奉尊,一切以通行标准为基,乱写字不仅要重罚,还可能丢了官职。

    总之,王三列举了一堆清算“儒教徒守则”,全方位打击了“儒门”传承,若是放在明中期,绝对会被批驳成无耻之人,但明末理学崩溃,心学大兴,本身儒教的传承就削弱了很弱。

    现在王三再来踹上一脚,尊崇他的“大同论”,也就没有多少人反对了。

    也不敢反对,因为反对的都是儒教徒,统统流放去边疆充军。

    因此王三已经基本扫平了北方发展技术官僚的阻塞,接下来南北发展的速度,将会迎来调转。

    这也是徐光启做出决定的根由,而其中一些人看徐光启油盐不进,也就不想多说什么了。

    匆匆结束交流,赶紧返回会馆,或者离开顺天,南下回去商讨。

    距离新顺五年,只剩下两个月,留给他们做出决断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_12039/455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