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丈母娘的《十方吟》孔武看不上眼。
只觉这门功法虽然适合她,但是却只是术的一种。
但是老丈人不戒和尚所领悟的功法《蒂华禅印》,他却是眼馋的紧啊。
这门功法不出所料,也是一种佛门术法。
听名字像是一种硬桥硬马的拳印、掌印之类的外家功夫。
可实际上却和外加功夫没有一点牵扯。
这门功法,乃是一门双修之法。
有点类似于佛门的《欢喜禅》,但修炼方式却有所不同。
这门功法用的不是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
也没有增加自身练炁的效果。
修炼之《蒂华禅印》,修的乃是‘性’。
修炼此功法者,需先以神魂按照功法的运转方式在泥丸宫中结一方禅印。
随后用神魂之力蕴养。
在禅印被酝酿之后,会一分为二双蒂并开。
然后待在男女双修之时,只要对方愿意接受毫无一丝反抗之心。
便可将一方之印送入对方神魂之中。
如此就可以结蒂共华。
再往后每次双修之时,两人泥丸宫中的那方禅印会不断滋养神魂。
而且那样双修的话,就不仅仅是肉体双修。
神魂也在并蒂之间,达到了双修的效果。
总体来说就是极乐之境,时间更长感觉更好。
而这门功法就是依靠两人登顶极乐之时的那一抹触及灵魂的欢愉。
来酝酿神魂。
如此之后,修成此法者双修即可锤炼自己的‘性’。
当然,综上所述仅仅是对这门功法的官方解释。
在孔武看来,这门功法最主要的作用是彻底摆脱了‘多欲伤神’的困扰。
可以说是修炼之人的不二选择。
甚至在孔武看来,仅仅只是这一个好处,这门功法的实际作用就已经远超。大耳贼张怀义所领悟的《炁体源流》。
要知道修炼之人气血充足,从来都不担心欲大伤身。
只要是不将自己搞成冢中枯骨一般疯狂。
一般来讲对于修为之人,在身体上可以说是毫无压力。
不过情色之事不光是身体上,更多的还在于精神上的消耗。
气血可以补充,可以炼炁。
但是精神一旦受损,轻得萎靡不振,重则‘性’的境界衰退,造成实力下降,潜力消失。
这也是为什么弟子进入山门,当师父的很多都会要求门下弟子戒这色欲之事。
甚至包括很多玄门之中,像是全真一脉,直接就禁止此事。
还有佛门之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这个。
但是不戒和尚所领悟的这《蒂华禅印》就完美解决了这一点。
让大家在快乐的同时不再惧怕潜力修为的问题。
只要学会这门功法,哪怕长时间沉沦在快乐之中,归来仍是一位潜力少年。
还可以毫无负担的喊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当情欲之事不再伤神,那么对身体的消耗简直是不值一提。
可以这么说,若是不戒和尚向全异人界公开售卖这门功法。
那么不出三天,他将是整个异人界上最富有的人。
甚至还可以盗用后世小马哥的广告词。
成为‘用薪创造快乐!’的最佳代表。
不过这门功法不戒和尚虽然已经悟得。
并且在孔武离开秦岭这段时间,已经在泥丸宫内结出一方禅印。
算是修炼入门了。
而且也曾说过要将此功法传于孔武。
不过在孔武回来之后,不戒和尚却没有再提及此事。
当然并非是这个老丈人不舍此门功法。
他当然是想传于孔武。
但是现在一看孔武这接近三米的体型,不戒和尚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这一世的女婿虽然脸上的凶气消了些,可体型比在华山之上的更为可怕。
而自己的女儿现在却是这个状态。
所以不戒和尚想明白之后。
心中的想法是心中的想法是再过个二十年。
然后再将这门功法传下。
不过孔武道并不在意。
反正这个老登哪怕不传给自己。
也会将这门功法传于仪琳。
到时就和传给自己一样。
这好东西早晚都得落到自己手里,他并不着急。
至于仪琳所悟者,名曰《衍琉光》。
这门功法不分佛道,却都有相似之处。
而且其中孔武还发现有自己那《封神之术》的半分意思。
孔武自己的《封神之术》,乃是观想己身。
施展之后,通过自身念想,瞬间增加自己所施之法的威力。
也就是说施展之后,自身真实实力其实没有变化。
可是不管用出什么手段,表现在外的威力却都比原本要大出许多。
而仪琳这门功法也是近似。
修成这《衍琉光》之后,除了自己的一身修为之外,脑后还会生出一圈琉光。
而在战斗的时候,出手的每招每式都受琉光影响,威力能瞬间大上一倍。
而且这门功法不止一重,而是九重。
每修成一重,脑后琉光再次衍出一圈。
也就是说当《衍琉光》这门功法修得圆满之时。
那么施展起来的威力不仅仅是高出一倍,而是整整九倍。
这门功法的设定 让孔武想起了他之前在笑傲的时候。
心血来潮拉着乌云上泰山玉皇顶去挖五色祭坛的时候。
若是真有五色祭坛出现,那按照那个设定。
仪琳的这门功法修炼一重大概就相当于那个世界八禁领域中的一禁了。
而修炼到大成之后,妥妥的超过八禁。
这门功法真有如此奇效,若是放在那个世界里也是同样的效果。
那绝对是各大家族或门派圣子圣女最希望得到的功法。
毕竟神禁也仅仅是十倍战力,就号称帝之领域。
而这门功法,可以说帮助大家更容易踏入神禁的功法。
被自己的奇思妙想打断,孔武在挥散自己脑中的想法时。
又冒出一个念头,这个世界的泰山封禅台他还没去挖过,要不要寻个机会去挖一下,看看底下有没有五色祭坛。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又照仪琳现在的说法,孔武大概从心里想象了一下。
一个脑后冒着功德金光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他脑海之中。
挥手之间就能崩山碎石。
然后脑后琉光一开,抬手就能崩两块石头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30_130213/234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