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富强布厂免费提供织布机以旧换新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震惊了全城。
家里有织布机的,几乎全来了。
富强布厂只有一个要求,生产出来的布必须卖给他们。
这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不算是要求。
卖给谁不是卖?而且杨炎的收购价格并不低。
这对于他们而言,反倒是好事,因为不愁销路了,杨炎说了,他们能产出多少布,他就收多少布,只要布匹的质量没问题,来者不拒。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富强布厂生产出来的织布机不够置换了,后面来的人只能排队。
但是他们愿意等,等多久都愿意的那种。
因为这是免费的东西,免费这两个字,对于所有人都极具吸引力。
没有人知道,富强布厂的东家杨炎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人说,是小作坊的坊主们闹得凶了,杨炎被逼无奈,顺坡下驴,干脆免费提供织布机,把事情闹大了。
有人说,杨炎是大善人,善心大发,给百姓们谋福祉。
有人说,杨炎是赚钱赚太多了,没地方花,就捐献出来博个名声。
有人说,杨炎这是做了亏心事,这是在偿还。
甚至有人说,杨炎疯了。
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仅仅是在坊间,就是在朝廷各官员间也都引起了一番热议。
之前富强布厂把布匹的价格打下来,掀起全城抢布的热潮,是因为杨炎改良了织布机,让织布机的效率提高了。
对于这点他们能够理解。
但是现在,杨颜竟然将他改良过的织布机,免费提供给所有织布的人。
这一操作着实让他们费解。
不过也有经年老臣看出了一些端倪,感觉杨炎免费提供织布机这件事绝不是像表面看起来的这么简单。
稍微深入思考一下,便是一阵胆寒。
杨炎免费提供织布机不假,但是要求所有布都卖给他,那以后岂不是整个应天府只剩下杨炎一家的布?整个布匹生意岂不是杨炎一手遮天,予取予求?
但再深入一想,那個杨炎是不是有些短视了?
就算让他控制了整个应天府的布匹生意,可是按照他现在四倍于以前的生产速度,整个市场应该会很快饱和。
到了那个时候,他摊开的这个摊子这么大,所有织布作坊的布仍旧继续全都集中到他那里,而且会越积越多,他又该如何收场?
户部尚书杨思义在和官员们闲聊间,表达了他对富强布厂这个做法并不看好的观点。
他说,富强布厂的这场免费送织布机的闹剧,最终将会惨淡收场,一地鸡毛……
……
这段时间,朝廷的礼部和国子监都很忙碌。
因为他们要准备第二场恩科大考的事宜,第二场大试,由朱标和刘基牵头,礼部负责组织,国子监负责出题。
因为第一场恩科出事,所以这一次朱元璋加派了刘基辅佐朱标。
而且第二场恩科必须要快速组织,因为现在所有参考的考生都还滞留在京师,每日的吃住开销朝廷都给报销。
因为时间紧急,负责出题的国子监的头最疼。
因为按照太子的指示,这一次的考试内容和以往的完全不一样,而且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内容。
国子监的人其实还是更熟悉传统诗词文章,说实话农桑知识他们也不太了解。
最后还是朱标站了出来,让六部全都参与出题。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部门分别出一部分题目,这么一来,题目就丰富了。
以农桑知识,田亩赋税,农田水利为主,辅以一些军事战略,刑罚律例,土木建造,官吏管理等内容。
甚至朱元璋都来了兴致,亲自出了几道关于农桑的题目。
最终形成的卷子,以农桑知识为主,辅以其他知识,可谓是涉及到了上至朝廷,下至乡野的方方面面……
最难做的卷子编制工作完成,第二场恩科也很快进行。
所有参考学子,再一次步入考场。
南方学子依旧信心满满,北方学子则是有些忐忑。
可是当他们拿到考卷之后,无一例外的,全都傻眼了,呆若木鸡。
他们反复的翻看试卷,甚至觉得是不是发错试卷了?可是一看试卷表头,却赫然盖着礼部和国子监共同监制的印章。
“嘶——”
“嘶——”
“嘶——”
安静的考场中,响起了一阵阵倒吸冷气之声。
这些题目,这样的考试方式,他们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见过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是学子们标准的备考方式,为了应付科举,他们可以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在书本当中。
可是现在卷子上的题目,却几乎都不是他们在孔孟经典上能够见到的。
你要说题目很偏,那倒也不是。
因为试卷上的题目,很多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遇见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去注意,没有去了解罢了。
开考前,朝廷其实也给了命题的范围,说是以农桑知识为主,他们还以为是策论农桑呢,没想到真的就是最地道的农桑知识,比如插秧的注意事项,桑蚕各个阶段的形态什么的。
所以学子当场傻眼,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原本信心满满的南方学子,此刻信心完全被卷子上的题目摧毁,挠头骚耳,提笔难下,表情痛苦。
北方学子倒还好一些。
因为他们常年身处战乱,生活艰苦,所以迫不得已参与到生活生产当中,对于一些日常生活生产,乃至战争和赈灾的问题都有所了解,能够知晓一部分题目。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流逝。
当临近考试终结的提醒钟声响起,所有人都开始慌了。
因为有好多题目都没有做。
这些题目都是有着标准答案,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是像写文章那样可以任由你胡诌的。
看着几乎空白的试卷,有考生当场就尿了。
一股尿骚味袭来,连监考的考官都忍不住皱眉,又有些忍不住想笑。
可是考生们可没有这个闲情。
拿着笔的手都在忍不住颤抖,急急忙忙的填写答案,有的直接放弃,整个人瘫软在椅子上,生无可恋。
“铛铛铛!”
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考官的声音也同时响起:
“考试时间到,停止答题!”
考生们有如释重负,有仰天长叹,有生无可恋……相同的都是满身大汗,衣裳尽湿,如同从水里面捞出来的一样。
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考试方式?
考生们一个个心中都忍不住想要骂娘。
出了考场,考生们不出意外的对这一场考试议论纷纷,或惊叹,或懊恼,或失落,但没人敢提出异议。
因为就算题目新奇古怪,但对于每一个考生而言,是公平的……
……
听闻考生们在考场上的表现,朱元璋忍不住乐得哈哈大笑。
第二场恩科大考的阅卷工作也很快。
因为是选择题为主,而且都有标准答案,毫无争议。
第五天,成绩就出来了。
第二场恩科考试的成绩,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惨不忍睹。
二三十分的,十几分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交白卷零分的出现。
“哼,瞧瞧这些学子,真是读书读傻了,连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日后如何为朝廷效命?”
朱元璋不禁有些嗤之以鼻。
“禀父皇,两场大考的成绩相加以后,终于不再是南方学子霸榜的情况,北方学子一下子上来了十四个人,三十六位进士,十四个北方学子,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
朱标汇报道。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就放榜吧!”
“遵旨!”
朱标和刘基拱手领命。
解决完科举的事情,朱元璋心中的石头可算是落下了,有了些闲情逸致,不由得说起最近整个京师都在热议的事情。
“杨炎免费给织布的作坊都提供了他改良过的织布机,这事你们听说了吗?”
“听说了。”
“那你们怎么看?”
朱标回道:“我感觉先生这么做是想要抢占市场。”
朱元璋摸着下巴,有几分疑惑的道:“他这一次是不是有些过于冒进了?”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也许会嗤之以鼻,觉得杨炎又在乱来,但是经过赈灾和科举一事,朱元璋不敢再轻视杨炎。
但他思来想去,感觉杨炎的手段看似高明,但实则存在很大的隐患。
刘基点头:“臣也以为过于冒进了。”
朱标却是道:“儿臣想去看一看。”
“去吧,这段时间恩科的事也着实辛苦了,就当去放松放松。”
朱元璋并没有一起去的意思。
因为他对杨炎做生意什么的不感兴趣。
而且每一次去杨炎那里,杨炎总会抽丝剥茧,从根源上去分析问题,然后循循善诱,最后得到一通让他们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论。
一说就是一整天,就跟以前上课一样。
这就是以前做先生落下的臭毛病。
朱元璋现在是皇上了,就像钱唐说的,千头万绪都汇集到他这里,他头本来就大了,再去杨炎那里只会头更大。
朱元璋不想去,但是刘基想去呀。
刚出了武英殿,刘基就对朱标道:“殿下,可否带臣一起前去?”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30_130326/5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