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爱刷视频的我被历朝历代围观了 > 第十七章《诸葛丞相逸闻》
    《逸闻---迁祀》

    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我就不过多赘述了,咱们今天来说说那些诸葛亮死后的逸闻。

    武侯祠作为唯一君臣合祀庙,到底是如何发展到现在这个情况的。

    汉昭烈庙本是纪念蜀汉皇帝刘备的祠堂,为何现在会被称为武侯祠。

    在诸葛亮去世后,蜀中各地纷纷申请为其立庙祭祀,但在当时立庙是皇室特权,所以蜀汉并未在诸葛亮死后第一时间立庙。

    但在此后数十年时间里,有源源不断的百姓自发的祭祀诸葛亮。

    直到蜀汉气数将尽的时候,刘禅终于在沔阳为诸葛丞相立了庙。

    直到明代初年,蜀献王朱椿以“君臣宜一体”的理由,把诸葛亮请进了昭烈庙置于殿东。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椿看着前往诸葛亮庙祭祀的人络绎不绝,而祭祀刘备庙的人却寥寥无几。

    朱椿看着刘备庙的情况,思来想去之下就将诸葛亮庙迁入昭烈庙中,以此来增加昭烈庙的香火。

    值得一提的是钟会在伐蜀时,还曾亲自前往祭拜过诸葛亮的庙宇,并且命令士兵不得喧闹。

    而哪怕是直到现在,巴蜀之地还能看到头裹白巾的老人。

    若是追问原由,那他多半会跟你说这是在为诸葛亮戴孝。

    《逸闻---佤族》

    一九三四年一月,约翰牛部队公然武装侵犯云南沧源地区。

    以班洪为首的佤族十七个部落,联手发出了告祖国同胞书。

    [阿祖阿公之约代代相传,守土有责]

    [倘我失之后世]

    [上难以见阿祖阿公(诸葛亮)之冥灵]

    [下则何颜以见后世,吾等誓断头颅]

    [不失守土之则,誓洒热血,不作英之殖奴]

    [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

    [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

    班洪与其他联合发声的十七个部落都来源于少数民族中的佤族。

    在当年诸葛亮平定南中,采取的以德报怨,以宽待人。

    在七擒孟获之后诸葛亮不仅留下了他的性命,还将中原先进的农耕和养殖技术传入了当地。

    而佤族先民为了感谢诸葛亮的恩德,留下了“为华夏看守南大门的约定”。

    整整一千七百年,佤族人始终遵循着这个约定。

    直到约翰牛的军队入侵,佤族人也证明了他们不是只会喊口号之辈。

    十七个部族在面对约翰牛的洋枪,洋炮之下,竟无一人退缩。

    但奈何差距实在太大,十七部族伤亡惨重,索性在各个民族的支持下还是将侵略者赶出了这片土地。

    《逸闻---保重》

    画面之中是老三国即将诸葛亮去世,那一声声的丞相保重,闻者无不落泪。

    在小破站中,七百六十万弹幕的丞相保重,这就是蜀汉的浪漫。

    “亮再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言毕诸葛亮的眼角流下泪水,气息也随之消散。

    秋风五丈原这一集的弹幕是所有影视剧之最,在这之后三国演义的收视率便断崖式暴跌。

    随后播放的便是老三国为诸葛亮出殡的名场面,放眼望去漫天飞舞的纸钱,头戴白巾者数不胜数。

    而走在最前面的刘禅此时也泣不成声。

    因为他知道那个什么都能包容他,教育他,鞭策他,为他兜底的相父从此不在了。

    许多人都说这是时隔一千七百多年,为诸葛丞相所举办的葬礼,在老三国之中此次拍摄更是耗费了一吨重的纸钱。

    弹幕:

    一个人带火了一个姓氏,哪怕现在遇见一个姓诸葛的,我都以为他脑子特别好使。

    当时上初中,历史老师说蜀汉灭亡就在于诸葛亮不停北伐消耗光了蜀汉的资源导致灭亡,全班同学都在反驳老师为丞相说话。

    不北伐就是慢性死亡,拼国力蜀汉拿什么跟曹魏比。

    当时我们班同学就是这样反驳的。

    出师表:饭在锅里,钱在抽屉里,我带你赵叔,兴弟,苞弟他们出门办点事,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光顾着玩,要按时写作业,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你费叔,蒋叔他们,你是个好孩子,我们都很爱你。

    所有人都嫌出师表长,刘禅就嫌他太短了,他翻了一遍又一遍。

    还是新三国拍的好,那打斗场面真是精彩,一看就是好电视剧,老三国嘛,也就那样,导演图省事,直接扛着摄像机去了一趟东汉末年。

    我老婆要是姓诸葛,我儿子一定要跟他妈姓,我老子那边,我去搞定。

    我不单单只是想让丞相赢,主要是不想让司马家赢。

    再来一次绝对不允许,五胡乱华,都怪他们司马家。

    不仅这个,他让中国的信任彻底丢失了,洛水之誓更是让洛水蒙羞。

    而历史上的诸位看着此等场面,也无不动容。

    毕竟谁不想像诸葛亮一样,搏得身前身后名。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32_132150/37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