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卓文君,她的爱情故事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卓文君出生于巨商卓王孙之家,家中良田千顷,金银财宝无数。文君自幼聪慧,才情出众,然而命运却在她的婚姻道路上设下了重重坎坷。28岁那年,她嫁人了,可未曾想短短一年,丈夫便离世,年纪轻轻的她只能返回娘家守寡。即便如此,她的美丽与才情依旧吸引了众多爱慕者。
一日,卓王孙宴请四方宾客,酒酣耳热之际,座上的司马相如弹奏了一曲《凤求凰》。琴声悠扬婉转,高朋满座皆为其技艺鼓掌称赞,却无人能懂其中深意。唯有躲在竹帘后的卓文君,这位精通音律的女子,听懂了曲中情意。她悄悄打量司马相如,瞬间被他的风度和才情所吸引,心中涌起敬慕之情。
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托卓文君的婢女转达了一封饱含爱慕之意的书信。卓文君读罢,激动不已,原来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恋。从此,二人频频幽会。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时日一长,卓王孙察觉了司马相如的真实意图。原来,司马相如本是梁孝王的门客,梁孝王亡故后,他回到成都,贫困潦倒,生计无着。他与临邛县令交好,在县令的帮助下,被塑造成文人名士的形象,因而获得了卓王孙的宴请,之后才有了与卓文君的相遇。
卓王孙知晓这一切后,极力反对二人的亲事。但卓文君深知等待司马相如功成名就之日遥遥无期,她不愿受封建礼教束缚,趁夜离开家门,与司马相如私奔至成都。
司马相如的家中一贫如洗,可两人安于清贫。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恼怒万分,既不忍心责罚,又不肯接济。在成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卓文君带着司马相如回到临邛,典当了车马,开了一家酒馆。两人亲自当垆卖酒,抛头露面做生意。卓王孙深以为耻,又羞又恼,闭门不出。
好在文君已然委身于司马相如,且他也不失为人才,在众人劝说下,卓王孙无奈分给卓文君奴仆百人、钱财百万,两人的生活逐渐富足顺遂,这便是“文君夜奔”的佳话。
卓文君的勇敢行为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挑战,而卓王孙最终的妥协也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脆弱与虚伪。
后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声名大噪,又因《上林赋》拜为中郎将,一朝飞黄腾达。在京城,他看尽风尘美女,年逾五十的他竟起了纳妾之意。曾经与卓文君的患难与共、情深意笃被抛诸脑后。
独守空房的卓文君悲愤交加,挥笔写下《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两句诗词尽显哀怨与坚韧。司马相如却寄来一封只有十三个数字的书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少了“亿”,暗示对卓文君已无情意。
卓文君心凉如水,泪流满面,回以一首《怨郎诗》,从一至万,又从万至一。司马相如读罢,惊叹于卓文君的才华,羞愧不已,从此再未提纳妾之事。
卓文君用智慧和才情扞卫了自己的爱情,他们最终坚守住了最初的爱恋,这段爱情故事百转千回,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也为后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33_133088/230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