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 > 第208章 四道旨意
    吕昶这个头一开,大臣们也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上位,将囚犯流放至三印、安南等地,还有犯官及其妻女。”

    “陛下,我中原大地千百年来尊崇儒道,那蛮夷之地没有教化,我们要开办学堂。”

    “上位,土人、土兵、土司,咱们应该在这些地方建立土司制度。”

    都是一个个说,当然也有人一个个记下来。

    朱标听到一些可以实施的点点头,但是也有一些不能实施的,比如抢劫一空,再回中原,这与蒙古人有何区别。

    “现在咱大明缺什么?缺官!!!”

    “这些地方都是需要官员去管理的,可是咱们现在官员是个很大的缺口,谁有办法。”

    朱元璋说出了心中想说的,这地方再大,也要人去管啊,总不能自己或着儿子过去啊。

    “上位,臣斗胆献计。”

    说话竟然是许久不在朝堂上出声的韩国公李善长!!!

    “善长,咱说了,今日,畅所欲言。”

    “上位,三印之地及安南、滇南,设都护府。”

    “一、驻军。”

    “二、迁民、通婚。”

    “三、入籍。”

    “四、免赋税、朝廷拨出银两、种粮,恢复民生、经济。”

    “五、挑选才干,入朝为官。”

    “六、所在区域男子服兵役,保家国。”

    朱元璋心中虽有赞许,可是面上毫无声色,这个李善长还是当年的那个李善长啊。可惜啊,真是可惜啊

    “说说第二、三、五条。”

    “上位,这第二条是迁民、通婚,安南等地千百年来深受我神州之影响,只有真正融合,他们才会真正成为大明子民,我们可以将破落户、流民迁至这些地方,朝廷可以贷款给他们银两,让这些人作为下南洋的路费,要是举族搬迁的,朝廷资助粮饷物资。”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有江湖,这些人去定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安南等地矿产、植被、粮食,这些都很丰富,随着这些人的定居,过个一两代人,两族百姓融合到一起,那个时候还有谁会去想曾经呢?”

    “这破落户、流民,或者沿海等小家族,在中原过活很是困难,可是拿上朝廷的路费,去那边未必不能搏出一个好的前程啊。”

    “第三条,其实和第二条相似,就是新增疆域的所有百姓,全部入大明籍,享受、背负大明子民相同待遇和责任,一视同仁。”

    “第五条就是在第三条的前提下,挑选当地才干,入朝为官,这样也可以解决一部份的官员问题。”

    这个办法基本上与朱元璋想的不谋而合,这个李善长果然还是最明白自己的心思啊。

    “标儿,你也说说。”

    “父皇,各位臣工,韩国公所说有理。”

    “首先我们看看地图,这些地方是天然的港口,要想盘活经济就要从海商出发,如今大明海禁已开,这海运比起陆运那要快的多,我们需要将南洋的香料、木料、粮食运往北地,而中原的瓷器、丝绸等也要通往南洋。”

    “我们一定要建立起海上的丝绸之路,通商是不可缺少的。”

    “目前只有沐英镇守,这个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都护府,那不是一个,而是三个!!!”

    朱标想的很简单,三印之地、南洋等地、滇南,这一片区域要是一个都护府那么这个与国中国有什么区别,三个的行政区域虽说大一点,但是可以互相掣肘。

    “还有,就是亲王就藩了。”

    大家其实说的都差不多,都是一视同仁,百姓迁徙,可是这个无人敢说啊。就藩那就要分封亲王啊,现在就藩的王爷就是秦王、晋王、燕王,而且秦王被废,可是也没说谁替上去。

    老朱没想到朱标会提到藩王,虽说藩王是最见效的,只要就藩,那么带过去的就是军事、政令、教化、习俗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可是也知道以后的麻烦事。

    “父皇,六弟、七弟、年岁也差不多了,何不就藩南洋等地,藩王戍边这是国策啊。”

    其实朱标也不是很愿意叫藩王就藩的,主要是后面的隐患还是比较大的,只不过现在没办法,大明的官要不在朝堂之上,要不在牢狱之中,要是在九幽之下。

    六子朱桢是充妃胡氏所生,在洪武三年的时候朱桢被封为了楚王,现在已经是十七岁了。七子朱榑是达定妃所生,也是十七岁了。

    “嗯,的确,你那两个弟弟年岁也都不小了。”

    “至于就藩,楚王暂定三印之地,齐王暂定南洋安南等地。”

    朱元璋看着地图说道。

    “好了,这南边的事情大致上是解决了,还有北面呢。”

    朝会一直说到晌午,最后定下沐英镇守滇南等地,总揽军政大权,楚王、齐王就藩与三印、南洋,洪武十五年春就藩。

    吕昶主管户部,所以迁民等事就落在了老头身上,老头也聪明,拉上了宋濂,说是叫新闻司宣传宣传新政,下南洋。

    宋濂主抓办学、教化等等,这老头更聪明,说是要孔府到三印之地、南洋等地讲学,效仿孔圣先祖,这个法子得到了老朱家的一致好评。

    至于北面,现在也是大体的政策,一来山西、甘肃、辽东等地边军北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的卫所兵守卫原来的边关。

    这样长城就变成了二道防线,其次就是晋王棡,燕王棣的封国扩大,还有就是成立西域都护府、辽东都护府、远东都护府和奴儿干都司,还有就是两京制,不过这个只是朱标提了一嘴。

    最后就是土官治土民用土兵,庄浪卫连城土司、永登卫红城土司等土官也是治理边疆的手段,还有就是迁民了,各地流放囚犯至北地。

    至于到了北地,那就各凭本事了,有能耐吃肉,没能耐小命玩完。

    随后老朱宣旨。

    “西平候沐英,年少从军,振威天下,扬威西南,封黔国公,总揽滇南军政。”

    “枪炮局周正,恪尽职守,为国效忠,革新军备,特封枪炮侯。”

    “秦王樉,保留藩国,任大明海军总兵官。”

    “洪武十四年,腊月初三,大明门前举行牵羊礼。”

    四道圣旨,每一道圣旨都是出乎大臣意料的,沐英在洪武十年才进封西平侯的,现在洪武十四年就是黔国公了。

    还有周正,在场的大臣有些文官都不知道此人,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枪炮局的周老汉,草民一个,如今已是登堂入室,成了侯爷了。

    秦王朱樉,北征前被废,可是进京以后整天都很忙碌,随后随太子北伐,这人还在漠北呢,就成了海军总兵了。

    还有最惊喜的一个,牵羊礼。

    这三个字在汉人心中,不用过多解释,当梅栾子读完圣旨以后,有些上了岁数的老臣嚎啕大哭,然后所有文武百官山呼万岁!!!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34_134012/237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