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秦时颂乔松 > 第10章 父子议兵家学院
    虽然乔松拥有超越当前两千年的见识,并且还有一座可以不断升级的图书馆作为强大后盾,但今天父王的教导让他深刻认识到一个事实:自己仍然太过稚嫩,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

    当他将最后一摞奏疏批阅完毕后,乔松婉拒了内侍想要帮忙抱走奏疏的好意,亲自将那十几本奏疏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然后端端正正地拿到了嬴政的桌案前,并乖乖的跪坐在了那里。

    今日朝臣送上来的奏疏,数目在三百四十九份。和后世那种溜须拍马,连皇帝咳嗽两声,都得上奏表达一下关切的奏疏不同,大秦的奏疏可都是要言之有物的。

    因此,这三百四十九份,都是干货,需要认真考虑。

    乔松坐在桌前,仔细阅读着每一份奏疏,眉头微皱,似乎遇到了一些难题。他时而拿起笔,在奏疏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时而低头沉思,思考着如何解决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渐渐西沉,外面的天空逐渐变得黑暗。

    嬴政也没闲着,而是将乔松批阅过的奏疏重新再看了一遍。他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不时点头表示认可。从字里行间,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乔松的成长和进步。

    当他放下最后一本奏疏时,嬴政抬头看着乔松,开口问道:“你还有何事?”

    乔松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起头望向大殿内的内侍们,让他们下去。内侍们见到嬴政并未开口阻拦,方才默默地退了出去。

    待到大殿中只剩下了他们父子二人,乔松方才开口道:“父王,儿臣最近正在筹划一件事情,与军中的老将有关。”

    此事事关军方改革,事关重大,在他们父子二人未作出决定之前,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军中老将?你是指……王翦?”没了其他人,嬴政和这个儿子说话也直接了许多。

    “正是。”乔松坦然承认了,解释道:“不过王翦老将军,只是其中最难解决的那一个,儿臣的主要目标是军中那些作战经验丰富,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将军。”

    “详细说说。”嬴政果然来了兴趣。

    乔松解释道:“父王,战争打了几百年。父王应当清楚,过去一个名将的出现,往往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兴衰。远的有姜太公,吴起,庞涓,孙膑,乐毅等等,近的例如白起,赵奢,廉颇,李牧,还有我大秦的王翦等等。可这些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一在于其天资,二便在于其经验。天资一说,太过飘渺,非人力所能及也。而经验,却是有办法弥补的。”

    嬴政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儿臣欲以这些老将,为兵家学院之教师,以传承其经验,加快将领的培养。如此一来,绝世名将不一定常有,但能够满足作战的将领却可以做到源源不断。

    而且,也解决了类似于白起,王翦之类的将领最后的归处。”

    对于将领培养,嬴政皱了皱眉,没有反驳,对于功高震主的奖励归处,嬴政却有些不以为然:“将这些人纳入你所谓的兵家学院,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以师徒名义,培养党羽。”

    “因此,这兵家学院的祭酒,只能是父王。”

    嬴政微微一怔,这倒是个办法:“将立有功劳的将领,从高位罢黜,让其当一个教书先生,他们会甘愿接受吗?”

    乔松当然不会这样空手套白狼,将人家随意安置,这样是需要代价的。

    而大秦能够给这些将军的,将是从富,贵,名等各个方面来补偿的。首先是富,这一点最好解决,无非便是钱财。朝廷将会从税收中抽调一定的份额,供养其所需财物;其次是贵,将会给予封爵,拥有令世人尊敬的地位,能够荫其子孙,而这背后代表的是合法的特权;最后是名,将会有机会进入武庙,青史留名。

    即使其退入兵家学院,退居二线,依旧有着足够尊贵的地位,这是国府承认的。

    “而封爵一事上,便可交由其自己选择,是选择接受实封,前往边疆开疆扩土;还是选择虚封,只享财货地位,不要其他。”乔松又补充了一点,将这些老将军和分封又联系了起来。

    嬴政陷入了沉思。

    此法,倒是不失为一个解决功臣与王权之间冲突的好办法。朝廷给了你富,给了你贵,给了你名,若是还不知足,那就休怪朝廷的刀了。

    而能达到白起,王翦这种程度的将领,实际上是非常少的。这也就意味着,朝廷最终给出的,仍旧在掌握之中。

    正所谓举一反三,这不仅仅是对于这些功勋卓着的将领的一种处理方案,其中一些东西也可以作为处理其他为国立下赫赫功劳的人的方法。

    嬴政看的更深,看似是解决朝廷和功臣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本质是对于朝廷用人制度的一种补充。

    毕竟,大秦自商鞅以来的军功爵制,自从出了武安君白起这个从底层一路杀上去的怪胎之后,就被破坏了。因为,大家会发现,当你的功劳越立越多,最后迎来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君王的一把刀。

    因此,权衡了一番,嬴政开口道:“此事事关重大,你先将具体方案写出来,寡人要细细思考一番。”

    “儿臣领命。”

    “至于军中众将的反应,你可以继续暗中关注。还是那句话,切不可操之过急。”

    “儿臣记住了。”

    这只是对于老将的安排,对于军队的改革,大秦还需要更加详细的方案。

    前文便说过,如今的大秦,使用的是征兵制,即战前临时将国内适龄男子征调集训,从而成军。这种方式既非府兵制,也非募兵制,有利有弊。

    但随着大秦所占领的疆域越来越大,大秦所需要保持的常备兵力也将越来越多。毕竟,不可能每一次都去临时征调国内适龄青壮。

    因此,如何在保证各地兵力充足的同时,限制地方将领,不让其坐大,就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这比功勋卓着的老将们,更加的难以解决,所涉及到的范围将极其广泛……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3_13437/436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