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殿。

    玉太后正对着一帮御医大发雷霆:

    “都干什么吃的?用了三剂药竟然还没去肿?”

    御医们跪在地上战战兢兢,院正硬着头皮回道:

    “太后娘娘,主子年岁太小,臣等不敢用猛药啊!”

    “那你们倒是换个温和又有效的方子啊!还跪在这里作甚?三天,哀家最多给你们三天时间!”

    “臣,领命!”

    御医们叩首,匆匆离去。

    不多时。

    太监总管躬身低头进了大殿:

    “禀娘娘,奴才刚得了确信,有三百多个小太监和几十个小宫女双颊肿胀、高热,多半多半也染上了瘟病。”

    听到这里,玉太后花容失色,大喊着:

    “扔出去,统统给哀家扔出去!让御医们把宫里所有伺候的人都检查一遍,但凡有点疫病迹象的,都不要留”

    “一个都不留?”

    种药材的皇庄管事听到指令后,愕然。

    他看着那一车车被送来昏迷不醒的小太监和小宫女,心不断的下沉。

    尝试着为这些苦命的孩子们争取:“只是染了疫病,多给灌上几剂清热解毒的汤药,说不定还能治好呢!”

    额头上缠着砂布的太监总管,不耐烦道:

    “他们都该死,就是他们从宫外把疫病带回去传给了小主子。太后娘娘如今的心思都在小主子身上,等她缓过来”

    太后娘娘那暴虐的脾气,就连皇庄的管事都没少耳闻。

    太监总管又道:“给他们一个痛快,总比被折磨致死强。”

    是啊!

    这些半大孩子都是夜里中了迷烟,被抬出来的。

    睡着了,大约就感觉不到痛的吧?

    他们的小命,无足重轻。

    皇宫里那位小主子,哪怕还不足一岁,却有整个邶国最好的医疗资源。

    药材那都是全国上贡最好的。

    太医院院正领衔医疗组,他和几个儿科御医在小皇帝确诊后就再没了休息时间。

    一个时辰,得问一次诊。

    汤药都不假手于宫人。

    如此精心呵护,三天过后,小皇帝的病情一点都没有控制住。

    口腔内隐隐有了化脓的迹象。

    最差的一种情况发生了。

    院正跪在地上请示太后:“如果不加大汤药的剂量,唯恐,唯恐”

    玉太后双眼红肿,她捂着胸口,呼哧呼哧大喘气,从牙齿缝里挤出几个字:“唯恐怎样?”

    “怕是熬不过三天了!”

    “加大剂量就能治好?”

    “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好半晌,太后娘娘艰难的吐出了两个字:“准了”

    几个儿科御医在计量上辩论了许久,终于定下了最后的方子。

    太医院院正亲自抓药,亲自煎

    一碗温乎乎的汤药被灌进了小皇帝的嘴里。

    半个时辰后。

    陷入昏厥状况的他,终于发出了低低的呜咽声。

    接着就被疼醒了!

    听到孩子的声音,玉太后在殿外焦急的问:“如何?”

    院正擦着额头的汗,出来回话:

    “娘娘,见效了!”

    “好!很好!你们要是把皇帝给治好了,哀家重重有赏!”

    院正可不敢贪功,他小心的斟酌着措辞:

    “像这要剂量的汤药一般适用六岁以上的大孩子,但小主子要是吃完这一个疗程,怕是今后的脾胃会十分虚弱,十岁之前,都得小心养着。”

    脾胃虚弱?

    那也比没了小命的好!

    玉太后挥手:

    “宫里御膳房养着那么多个厨子,难道还做不出适合主子吃的膳食来?”

    院正:您要这么说的话,那咱就心里有底了呀。

    小主子的命是命。

    御医的命也是命。

    接下来的两天两夜。

    在给小皇帝连着服用了猛药后,其口腔内最令人忧心的化脓现象终于得到了缓解。

    红肿硬邦邦的双颊也有了软化的迹象。

    对症了!

    真的对症了!

    御医们还在忙活,他们要把诊断和用药剂量和方子的变化记录下来。

    在小皇帝没有彻底痊愈之前,是出不了宫的。

    他们出不去。

    宫外的百姓们快抓瞎了。

    就这么短短的十日内,有数百起未成丁的孩子病了。

    患者家属们带着孩子跑遍了商都还在开业的医馆,大夫们竟都给不出一个有快速见效的好药方!

    治了。

    没好!

    病情还有加重的现象。

    患者家属和亲戚们出门帮着打听:

    “请问那个儿科圣手黄御医哪儿去了?他家传了五代的医馆怎么说关门就关门啦?”

    “不对啊!十来天前都还开着的!我家小孩高热、全身疼痛、吃不下饭,就上他们家开了一剂小柴胡汤,很有效果的。”

    “这回孩子们得的可不是风寒,人家回春堂的大夫说,这是蛤蟆瘟,春冬两季最容易传染的。”

    “呜呜呜竟然是蛤蟆瘟?那我家两娃还能被治好吗?”

    能治不能治的,普通医馆大夫都是照着清热解毒的方子来开的。

    商都离西北太远了,消息传递不及时。

    但第二波移民在靠近临洮府的时候,也出现了孩童染上蛤蟆瘟的情况。

    就在家属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对面的金州关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说是找到了一种能治疗蛤蟆瘟的特效药。

    该药就长在关西九卫的火焰山上!

    这些移民和头一波逃难的移民不一样,人家都是带着家产上路的。

    有人就带上重金去知府府上求药了。

    知府大人双手一摊:

    “第一批药全都送去了边城,下一批估计还要十来天才能送到金州关!”

    “大人,那个什么神仙掌是真的有疗效吗?”

    “真的有效!在你们前头就有难民跑去了关西,他们就有人得了蛤蟆瘟,还是一位将军幼时在商都求医,得知了这个药方。”

    “好!真好!我家孩子有救了!但是大人,孩子的病等不了十天呀。”

    “那你们现在就让人骑上快马,抱着孩子往关西去吧。路上,遇到送药的关军你们就买上一些,应该不会卖高价的。”

    “谢谢大人指点”

    当即就有不少患者家属听了劝。

    马车的速度跑不快,只能让家里粗壮的奴仆带上病重的孩子,一路往关西的方向狂奔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44_144665/479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