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林朝阳陶玉书 > 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
    给《沪上文艺》投稿是十月上旬的事了,到如今整整两个多月过去,即便是算上来回的邮寄时间,这个效率也十分堪忧。

    林朝阳之前还觉得《燕京文艺》效率慢,现在看来,《燕京文艺》的编辑们已经非常勤快了。

    不过好在,《沪上文艺》的编辑效率不行,眼光还是没问题的,他投去的那篇稿子如愿采用,编辑部甚至在信里说明了稿费单也会在几天之后邮出。

    第二篇小说即将刊发,让林朝阳的心情再次愉悦起来。

    时间眼看着走到了12月下旬,最近燕京城内似乎涌动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

    12月24日一大早,林朝阳刚上班,就看到胡文琼正专心致志的坐在工位上看报纸,神情严肃。

    放在往常,这个时间她应该在擦桌子才对。

    林朝阳正擦桌子,一张报纸拍在桌上面,他抬头一看,胡文琼正一脸激动的看着他。

    “胡姐,怎么了这是?”

    “好事!天大的好事!”

    胡文琼笑逐颜开,将手中的报纸展示给林朝阳。

    “你瞧,《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老人家的重要讲话,雨过天晴了!”

    林朝阳接过报纸,上面刊登了刚刚结束的三中全会公报以及老人家的重要讲话,他笑言道:“这两天大家一直在讨论这件事,这回是终于落听了。”

    胡文琼重重的点了点头,她努着嘴唇,眼眶泛红,“落听了!落听了!”

    胡文琼的失态在这一天是常态,不光是她,林朝阳可以感受到,在公元1978年12月24日的这天早上,整个燕大都在翻涌着一股强烈的情绪。

    晚饭的时候,连老丈人都难得的给自己倒上了一杯酒。

    中国这位步履蹒跚的巨人在泥潭里挣扎了十年之后,终于甩开身上的泥泞,开始迈向春暖花开的方向。

    要是放在四个月之前,林朝阳看到今天的《人民日报》,估计能高兴的蹦起来。

    现在不一样了,当初的壮志雄心早已就着软饭吃了。

    马上要元旦了,先想好怎么哄媳妇才是要紧事。

    现在虽然不流行过圣诞节这种洋节,但元旦还是要过的。

    《牧马人》和创作谈让他收获了两笔一共一百零三块稿费,现在小金库又充裕了起来,他打算给陶玉书买个礼物。

    小金库除了满足他日常的开销,最大的作用便是调和家庭氛围。

    但有一个问题,林朝阳工资都交公了,每个月陶玉书只给他留十块钱零花,这还要算上他每天在学校的午饭钱。

    从九月到现在,他领了三回工资,再算上原本陶玉书收走他小金库时留的十六块钱,再去掉他在学校的午饭钱,这个礼物的价值绝对不能超过二十五块钱,否则他解释不清这钱的来路。

    想了想,林朝阳在这天中午找到了胡文琼。

    “胡姐,之前听您说,您家姐夫是在新华书店工作吧?”

    “嗯。咋了,要买书?”

    胡文琼没等林朝阳开口便主动询问,林朝阳说道:“《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能搞到吗?最好搞一套来。”

    “这书啊,可不好弄。”

    胡文琼语气沉吟,没敢打包票。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从很早之前就在策划出版,78年重新启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沪上译文出版社联合出版,收录的作品清一色都是世界知名的经典名著,甫一面世就受到了无数读者的追捧。

    因为封面一概都是米黄色网格,所以被读者们亲切的称为“网格本”。

    “你要是要个一两本,倒是不费劲。多了……”

    林朝阳询问道:“不是新书也没关系,你让姐夫帮我打听打听,谁看完了书想卖的,我一本书给他加两毛。”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现在在市面上特别紧俏,一书难求,就算胡文琼丈夫在新华书店工作,可也不敢打保票就一定能搞来一套。

    但林朝阳要是愿意多加钱这事就好办了,哪个书店还没有点损耗了?多出来的钱请同事吃个饭,这不就结了吗?

    林朝阳这事办的通达,胡文琼没有感觉为难,痛快的答应道:“行,这事包在大姐我身上了。”

    圣诞节过后的中午,林朝阳在食堂吃饭遇到了陈健功和王晓平。

    双方打了个招呼,林朝阳就听见陈健功和王晓平在讨论着前两天在燕京高校界闹的沸沸扬扬的《今天》创刊号事件,这件事一直是这几天燕园里的热门新闻。

    王晓平是个狂热诗歌爱好者,提到《今天》一脸的推崇和仰慕。

    “你那篇《牧马人》现在可真是火啊!”陈健功低声对林朝阳感叹着。

    “估计是借了《伤痕》的热度。”

    “小说本身也足够好,你就别谦虚了,至少我们中文系看了的人都说好。”

    两人闲聊的时候,王晓平参与了进来,语气大大咧咧,林朝阳无奈道:“晓平,你小点声。”

    王晓平这才想起林朝阳之前的交代,露出个抱歉的笑容。

    当着自己的面都这么肆无忌惮的聊,林朝阳心中有点担忧,“许灵均”这个马甲估计自己藏不了多久。

    吃完饭,陈健功掏出两张电影票递给林朝阳,五四文学社成立后经常搞活动,看内参电影就是社员们的福利之一。

    说是小西天儿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内部放映,林朝阳毫不客气的将电影票收下。

    他给《未名湖》当顾问纯纯打白工,看点内参电影就当是报酬了。

    晚上回家,林朝阳将电影票掏出来,陶玉书也很感兴趣。

    她在燕师大,偶尔系里也会组织观看内参电影,学生们总是趋之若鹜,格外珍视这样的机会。

    “你从哪儿搞来的?”陶玉书问电影票来历。

    “平时帮五四文学社的几个学生占座,混的挺熟,他们送的。”

    林朝阳的瞎话章口就莱,与乃妻如出一辙。

    “可以嘛,人脉还挺广。”陶玉书调侃了一句。

    听说两人要去小西天儿看内参片,小姨子陶玉墨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看着陶玉书总是欲言又止。

    夫妻俩何尝看不出这丫头的小心思,但两人思想统一,小鬼畏威而不怀德,不能总让她占便宜。

    翌日下午,两人前往小西天儿观影。

    因为是五四文学社组织的活动,所以今天下午这场电影有不少观众都是文学社的成员,其中还有陈健功、王晓平、查剑英、刘振云等几个熟人。

    大家以前光知道林朝阳是历史系陶教授的乘龙快婿,但还从来没见过陶教授的女儿,之前倒是听章耀中提过,说林朝阳的妻子很漂亮。

    今天一看,众人眼前均是一亮。

    百闻不如一见!

    陶玉书的长相明艳大气,很符合中国人对于美女形象的认知,身材高挑,站在在人群里极为出众。

    “那个就是陶教授的女儿?”

    “真漂亮啊,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

    王晓平和周围几个女同学讨论着,她长相秀美,在燕大的女生当中算是不错的,可跟陶玉书一比就有点自惭形秽了。

    旁边几个男生也在窃窃私语,大家的主题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朝阳这小子,有点东西啊!

    今天放映的电影是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电影《巴黎圣母院》。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巴黎圣母院》和维克多·雨果之名在场的学生们如雷贯耳,以至于今天的观影活动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几分神圣的朝圣味道。

    电影是1956年拍摄制作的,但放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可以称得上是佳作。

    放映结束后,众人意犹未尽,连陶玉书都说想再重温一遍《巴黎圣母院》的小说。

    又过了两天,元旦放假最后一天的早晨,胡文琼刚上班就将一个袋子放到桌上。

    “朝阳,瞅瞅吧!”

    林朝阳顿时喜上眉梢,打开袋子,入眼便是一摞“网格本”。

    《傀儡》《诗选》《蔷薇园》《当代英雄》《猎人笔记》《安娜·卡列尼娜》《十字军骑士》……

    林朝阳数了一数,竟然有16本书,其中几本还是五六十年代出版的,看着差不多有个八五品、九品新,这让他很是惊喜,经历了嗡嗡嗡那样一个年代,竟然还能保持的这么好,太难得了。

    林朝阳对胡文琼表示了一番感谢,又将事先答应好的钱给了她。

    这些书一共花了林朝阳26块5,稍微有点超标,但问题不大。

    傍晚下班时林朝阳拎着一袋子的书走在燕园里,最近学校里多了一些杜丘同款的风衣,真由美的帽子也开始时兴,《追捕》所引发的文化现象正在具象化,并且不断的扩大。

    林朝阳对这些并不关心,他只想到了陶玉书等会儿看到这些书时的又惊又喜的表情,脸上不由得露出幸福的笑容。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48_148700/325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