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林朝阳陶玉书 > 第448章 林朝阳只有一个啊
    杜蓉比林朝阳大了两岁,但两人进燕大图书馆工作的时间相差并不多,78年林朝阳来时,她也才刚刚工作了一年。

    所以他们既是同龄人,也是关系不错的同事,几年时间下来关系一直不错。

    哪怕后来林朝阳逐渐成名了,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杜蓉依旧把他当成当年那个刚进图书馆的朴实青年。

    一直到后来林朝阳出现在图书馆的频率变得越来越少,之后又一年多没出现,今天再见,她的内心突然涌起了无限感慨。

    这一年多时间里,关于林朝阳的消息大多是从报纸和杂志上得来的,偶尔还有电视报道。

    原本亲近的印象在时间的冲刷之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陌生了。

    媒体消息的不断传播,更把林朝阳的形象在同事们的心中更进一步的推远,今天拿奖了、明天签售会火热了……

    林朝阳的形象就这样在杜蓉和同事们的心中慢慢变得模糊,也变得不可触碰。

    林朝阳跟大家的距离好像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一下子就拉开了。

    再次见面,哪怕大家聊的热火朝天,但心里仍然有些疏离,甚至是惆怅。

    听着杜蓉的话,林朝阳笑容柔和,“你也很难见啊,一年多也才见了你一面。”

    林朝阳的话把自己放在了和大家一样的位置上,充满了亲和与对老同事的想念,让大家心情愉悦。

    他又跟大家闲话了一阵,看着还有些时间,便去到了谢道源的办公室坐了坐。

    见到林朝阳,谢道源很是高兴,关心的询问了他这一年的经历,林朝阳简单的聊了聊。

    “这样也挺好。年轻嘛,多走走、多看看是好事。”

    跟谢道源聊过后,林朝阳来到图书馆的会议室,此时距离座谈会开始还有十多分钟,已经有不少人坐在座位上了。

    “朝阳,你来了!”谢勉是今天座谈会的主持者,也是在场唯一一位他认识的人。

    林朝阳和他打了个招呼,坐在了他的身旁,谢勉又给他介绍在场的这些人。

    里面都是学生,有燕大本校的,都是五四文学社的骨干力量,有隔壁几所学校的,也都是在一些刊物上发表过作品的业余作者。

    十几个人里有男有女,年纪都在二十出头,一派青春气息。

    早几年的大学生里老三届很多,导致学生们总有不少面目沧桑的“前辈”,这几年不一样了,几乎都是正儿八经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进的大学。

    这些人见了林朝阳,脸色亢奋,眼中放光。

    林朝阳这两年已经很少出现在燕大校园里,即便来也是直接朗润湖公寓,跟校园里的学生、老师们交集也变得越来越少。

    在场的这些人里,最大的都是82级的学生,陶玉书毕业那年的秋天他们才刚进校园。

    今天在场的84级、85级学生甚至有不少人都没见过林朝阳,只是听闻他这位当红作家是在燕大图书馆工作的。

    这些人里也不乏入学之后想去见见林朝阳庐山真面目的,但可惜的是那个时候林朝阳已经很少去图书馆了。

    因而这些学生在见到林朝阳后都显得很兴奋,燕大里学问高的知名教授很多,但作家并不多,尤其是名气大的作家就更少了。

    林朝阳如今名满全国,在文学界可以说红透了半边天,今天这些学生里所有人或多或少都看过他的作品,甚至还有不少人是他的忠实读者。

    跟学生们微笑致意后,林朝阳与谢勉闲聊着。

    在两人闲聊的时候,许多学生的眼神依旧放在林朝阳身上。

    今天座谈会的主题是先锋小说的创作技巧探讨,上午九点会议正式开始。

    谢勉先是讲了一番开场白,然后是中文系的另一位青年教师发言。

    最近一年,先锋小说在国内文学界异军突起,成了不少文学青年追捧的文学新潮流。

    所谓“先锋”,并不具体指向哪一个具体的文学流派,而是一种风格。

    通俗点来讲就是现代主义,它既可以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也可以是抽象派、意识流派、荒诞派等等。

    反映的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状态。

    这股风潮的兴起还要从去年年初时说起,2月份《沪上文学》发表了马原的《冈底斯当然诱惑》。

    3月份又有《人民文学》发表了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这部小说还是陶玉书编审的。

    这两部小说前后脚发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很快便在青年读者群体当中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并且在国内的一年当中,发酵出了不小的影响力。

    年轻人嘛,崇尚自由、追求特立独行、反叛传统,先锋小说的出现可以说是正对了一部分人标新立异的胃口。

    今天来参加座谈会的基本都是业余作者,但大多是出身名校,不管是知识储备还是文学素养都是过硬的。

    许多人热情洋溢的诉说着自己对于先锋小说的理解,长篇大论,口若悬河,听的人不明觉厉。

    有几个人不知道是不是看林朝阳今天也在现场,在发言的时候还特意将他的几部小说拿出来讲了讲,给归结到了先锋小说里面去。

    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赖子的夏天》《梵高之死》和《楚门的世界》。

    “……《楚门的世界》先锋性就在于它所塑造的巨大的荒诞。

    生活的虚假、自由意志的缺失、个人隐私的被侵犯、乌托邦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以及人性在其中的发展与探索,这些因素无不是先锋文学所应该具备的最典型的特质。

    看完这部小说,我脑海中想到最多的就是董乐山先生所翻译的那部《1984》。

    我读过的小说不少,但是感到极度震撼的,这两者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身为读者,这无疑是一种天大的幸福……”

    连着好几个人讨论林朝阳的小说,而且全都是以赞扬为主,让座谈会的走向变得有些不正常起来。

    众人提到的这几部小说在林朝阳的作品序列中风格确实算是现代派的,他们夸的也都算是有理有据,只是听起来总感觉稍显生硬。

    毕竟林朝阳写的时候,“先锋”这个词还没流行开呢。

    好不容易轮到林朝阳发言了,他上来先客套的谦逊了两句,引来了大家的轻笑,“关于先锋小说,我没什么研究,只能从个人的创作体验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锋小说,或者说是文学、文化在许多人看来是很特立独行的,尤其是相对于众语喧哗的大众文化来说。

    大家都把他当成了一种对于世俗的反叛、对传统的消解,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

    布迪厄认为,拒绝市场的先锋艺术,其实在创作的过程中同样积累了大量的象征资本,尽管开始不被承认,但最后还是会被接受,从而转化为经济资本。

    虽然他的这番话讨论的是西方社会的‘先锋派’,并不能完全代表先锋文学或者先锋小说,但总体上来说对于我们的思考是有通约性和借鉴意义的。

    刚才几位提到了我的作品,认为它们都具有先锋文学的典型特征,值得被写进文学史,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褒奖……”

    林朝阳在燕大图书馆待了六七年时间,还蹭了不少老教授的课,今天在场的人里,若说文学理论功底,除了谢勉以外,几乎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他的发言谦虚低调,也不追求新颖,并不像之前那些学生的发言一样,把先锋文学和现代主义放在一个极高的位置上。

    反而是在探讨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通性,让大家听着感觉耳目一新。

    在他的言论中,先锋文学似乎与大众文学、文化并不冲突,反而是一种相互指认、互补的关系。

    大家仔细想想,觉得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先锋文学的一点粗浅理解,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林朝阳发完言还不忘谦虚两句。

    “批评指正”是不可能了,在在场众人看来,林朝阳刚才这番发言内容水平还是相当高的,而且观点也较之大家对于先锋文学的理解有所不同。

    论据也是相当充分,不是他们这些大学生可以轻易否定的。

    大家的发言结束,就是讨论环节了,只要举手,大家都可以依次发言表达观点。

    “刚才朝阳同志谈到先锋文学和大众文学具有通约性,能再给我们展开谈谈吗?”谢勉对林朝阳的观点很感兴趣,想让他多说点。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朝他投来好奇的目光。

    “咱们简单点说吧。文学是艺术,但文学读物是文化消费品、是商品,先锋文学的传播正要依赖于这种商品。

    所以先锋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做出一定姿态上的转变。

    告别形式主义的标榜,而去尝试着与更多的读者产生文本关联,与大众文化进行沟通。

    只有这样,先锋文学才会在今后的文学发展中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作家群体、作品库以及受众群。

    这种转向大众文化的嬗变,对于许多坚守先锋文化的同志来说可能很残酷,但它实际上也是艺术形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林朝阳的话让在场众人陷入了沉思。

    在场的人都是中国顶尖名校的学生,他们推崇现代主义或者是先锋文学,很大程度上是带有一些精英主义的思维的。

    反叛、消解、颠覆,他们认为自己有这样的资本,但林朝阳的话却如同一记重锤捶在了他们的心里。

    先锋文学并不比大众文学、文化高明到哪里去,反而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才能保持住自身的生命力。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刚才那番话中之时,林朝阳又说道:

    “不过,我想大家也不需要过度悲观,先锋文学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同样也是从大众文学和文化之中萌发的。”

    他的一句话如同当头棒喝,点醒了在场众人。

    是啊!

    先锋文化终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种文化现象的诞生同样也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

    顺着这个思路去想,越发验证了林朝阳刚才那番话的真知灼见,众人再看向林朝阳的眼神不免带着许多钦佩与敬仰。

    时间一晃,一个上午的座谈会结束了。

    谢勉握着林朝阳的手,热切的说道:“你这个经验丰富的创作者果然能讲出不一样的东西来,这一上午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林朝阳跟谢勉客套的时候,学生们聚集到了两人周围,有校报的记者说道:“咱们拍张合照吧。”

    “好。”林朝阳欣然答应。

    合照过后,谢勉又说:“今天的座谈会内容过几天要登在校报上。”

    林朝阳点了点头,认可了校报引用他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老谢,那我先走了。”

    谢勉将林朝阳送到了图书馆门口,目送他离开,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学生们看着林朝阳的背影,心中仍有些激荡。

    “谢老师,林……朝阳同志的理论基础怎么这么扎实?感觉比系里很多老师讲的东西都要透彻。”学生里有个地包天的圆脸男生忍不住问了一句。

    谢勉看了一眼男生,“你们这届学生啊,没赶上好时候!”

    他的语气略带了几分惋惜,在场的几个学生都明白他话中所指。

    在场的很多都是83级以后的学生,从他们入校时就不止一次的听身边的老师们说过,他们这一届学生的运气不好。

    自从恢复高考之后,燕大各院系的老教授都是亲自带本科生的课程的。

    这种教学习惯一直持续到80年,开始有老教授因为身体原因减少课程和带教。

    等到82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头两批本科生毕业后,各院系的老教授们就基本只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了。

    83级以后的燕大本科生们再想聆听那些大师级人物的课程几乎变成了一种奢侈。

    谢勉接着说道:“朝阳当年岁数跟你们差不多大,可他那时候去中文系听课,听的都是朱光遣、吴祖缃、王力、王瑶、费孝通、阴法鲁这些大师的课。”

    众学生听这这些如同天上星宿一样的名字,不禁心驰神往。

    “而且人家在图书馆工作时也是博览群书,自己又有天分。如此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够短短几年时间积累这样的学识。”

    地包天又说道:“谢老师,听您说的,感觉他跟金克莯教授很像。”

    谢勉笑了起来,“系里确实有人这么说过。不过他的特长不在研究学问,而在创作。中国的文化界研究学问的人有很多,但林朝阳只有一个!”

    谢勉言语之间对林朝阳的评价之高,让学生们咋舌,但细想之后又觉得说的没毛病。

    像金克莯这种水平的教授在中国文化界当然是凤毛麟角,但林朝阳的文学成就却更是独一无二。

    更何况他还这么年轻,看上去甚至比今天在场有些学生都要年轻。

    这样的人物,注定是要被当代文学史被大书特书的。

    学生们想到这里,不由得满心羡慕。

    今天能来参加座谈会的,哪个不是文青啊,谁不想如林朝阳这般年纪轻轻就纵横文坛。

    可正如谢老师所说的——

    林朝阳只有一个啊!

    自图书馆离开,林朝阳徜徉在燕大校园中,阳光明媚,心情甚好,有种回到当年刚进燕大的感觉。

    路过燕南园时,他心血来潮去到了朱光遣家。

    他见着朱光遣正被家里人从楼上书房扶下来,精神出奇的好,嘴里还嚷嚷着要把《新科学》的注释写完。

    林朝阳不禁纳闷,前一阵老头儿还卧病在床,精神萎靡,怎么好的这么快?

    “伯母,朱伯伯最近恢复的不错啊!”林朝阳跟朱光遣妻子奚今吾说道。

    奚今吾眼底却藏着忧色,“前些天还病殃殃的,这两天不知怎么就活蹦乱跳起来了。”

    回光返照!

    林朝阳的脑海中一下子想到了这个词,可他看着朱光遣那精神焕发的样子,又有些不敢相信。

    “那大夫怎么说?”

    “你大姐刚请校医院大夫了。”

    他跟奚今吾说话的功夫,朱光遣又闲不住的伏案练字,他有脑血栓,大夫嘱咐他的手要经常活动,最好每天坚持写字,对脑和手的恢复都有好处。

    今天朱光遣练的是《古诗文钢笔习字帖》,一本82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生字帖。

    他的面庞清癯,身躯佝偻着,双手布满青筋,写完了还不忘跟林朝阳炫耀。

    “我这字不赖吧?”

    岁数大了,再加上手也抖,他的字着实谈不上好,林朝阳将字帖拿过来翻了翻。

    “一般,比我还差了点。”

    “比你差点?你可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朱光遣挖苦了他一句,表情不屑。

    “你字写的这么好,那给我留个墨宝吧,说不定等过几十年还能换包烟。”

    “给你写都糟践了我的字。”

    嘴上这么说,可朱光遣还是给林朝阳写了一行字,他从字帖上抄录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

    字迹颤抖,落款是“写赠小友朝阳朱光遣”。

    林朝阳拿起字端详了一番,还是嫌弃,“你看你这字抖成什么样了,回头好好练练。”

    “不要就还回来!”

    “还是不可能还的,给人的东西哪有往回要的道理。”林朝阳大言不惭的将那张字帖揣进了怀里。

    他又对朱光遣说:“今儿看你精神不错,陪你下盘棋吧。”

    “不下。”老头儿毫不犹豫的拒绝。

    “你看你,做人别把输赢看的那么重。”

    林朝阳陪着朱光遣逗闷子的时候,家人已经把大夫请过来了,说是给他检查检查血压,老头儿就乖乖的坐在书桌前。

    林朝阳跟他说了一句,“你不下,我可走了啊!”

    朱光遣向他摆了摆手。

    从朱家出来,林朝阳站在那里注视良久才离开。

    回到家里,小冬冬来抱着林朝阳的腿要跟他玩扔篮球,父子俩玩了一会儿,林朝阳心里的那股怅然与哀伤才被冲淡。

    他又给晏晏喂奶的功夫,陶玉书满脸疲惫的从外面回来了。

    “哎呦,可累死我了!”她一进门就喊了一声。

    “服装城的事你就让杜峰去做嘛,何苦给自己找麻烦。”

    “我不也是想学习学习嘛!”

    对于卷王来说,工作并不只是工作,更是一个学习知识、掌握经验的过程,服装城开业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她又怎么会错过呢?

    距离服装城开业还有不到一个星期,之前林朝阳让陈怀恺和谢靳邀请的明星们都已经确定了下来。

    燕影厂来了张金玲、李秀明和方舒,沪影厂也来了张瑜、龚雪和赵静。

    南北两大电影制片厂的五朵金花分别来了三朵,这个阵容可谓空前强大。

    不仅如此,谢靳还帮林朝阳请来了朱时茂和唐国强,朱时茂又带了搭档陈佩斯来。

    这九个人放在一起,在如今这个时候的号召力简直强的可怕,林朝阳都怕服装城那天出点什么乱子。

    他叮嘱陶玉书道:“你们想着一定提前跟公安部门备个案,让他们多来些人手维持秩序。”

    “我知道,这事我也跟杜峰说了,你就放心吧。”

    夫妻俩正说着话,陶玉书突然大喊了一声,“林斯言!”

    林朝阳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只见小冬冬一手拉着晏晏的胳膊,一手搂着她的脖子,看起来是想拉着她起身。

    小丫头现在才四个月,还不会坐呢,小冬冬的力气又小,硬拽她起来,就跟拔萝卜一样。

    此时小冬冬被陶玉书的喊声吓了一个激灵,来自母上大人的威压降临,仿佛来自远古的恐怖气息让他无法动弹。

    有点生活经验的同志们都知道,一旦老母亲叫了你的大名,那必然是雷霆之怒,此时跑路是你唯一的选择。

    陶玉书快步走上前,根本没给小冬冬跑路的机会,抄起他的屁股就是一顿雨点般的屁板子,打的小冬冬嗷嗷叫。

    “妈妈,错了!妈妈错了!”

    这小子淘气的时候惯会装傻充愣,这会惨遭武力围剿,立马缴械投降,没有丝毫犹豫。

    “妈妈错了?是妈妈错了?”

    听到他的求饶声,陶玉书并没有停手,反而一边下黑手,一边气哼哼的质问。

    “错了,我错了,爸爸!爸爸呀!”

    平时玩玩具的时候跟他说话就跟听不着一样,林朝阳有时候都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发育迟缓,又或者是自闭症。

    现在看,就是心眼儿太多了!

    还知道叫爸爸。

    可惜啊,这会儿叫爸爸也不好使!

    林朝阳抱起宝贝闺女,一脸心疼,“你妹妹才多大,能这么拉她胳膊吗?胳膊都容易让你给拉脱臼了!”

    魔法攻击的爸,物理攻击的妈,小冬冬都快碎了。

    我就想拉着妹妹起来玩会,我能有什么坏心思?

    挨了半天揍,终于是陶玉墨看不过去从姐姐手上夺回了孩子,安慰道:“好了好了,别哭了!”

    小冬冬趴在陶玉书的怀里哭的撕心裂肺,委屈极了。

    “有你们俩这么当爸妈的吗?这孩子怎么跟你们捡的一样?”陶玉墨埋怨着说道。

    “要是把晏晏拽脱臼了怎么办?”陶玉书脸色严肃的问道。

    陶玉墨不说话了,心疼的抚摸着小冬冬的后背。

    “你啊,以后在这家里可安分点吧。”

    有了她的安慰,小冬冬这会儿已经不哭了,趴在他的肩头哼哼唧唧的撒娇求安慰。

    等林朝阳夫妻俩去做饭的时候,陶玉墨又对他说道:“以后不许再调皮了。我告诉你,你爸妈现在是杀鸡儆猴,以后你就是晏晏的榜样,知道不?”

    小冬冬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他听不懂陶玉墨的话,他只知道,还是小姨对他好。

    等到晚上,孩子们都睡了,陶玉书洗漱完刚上床,林朝阳突然对她说:“朱伯伯可能不太好。”

    陶玉书闻言顿时担忧起来,“医生说的?”

    林朝阳讲了今天的情况,陶玉书忧心忡忡,打算明天就回燕大去看看。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院门口响起叩门声,陶玉墨去开门,来的是陶玉成,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朱光遣在凌晨时分去世了!

    顾不上悲伤,林朝阳一家驱车来到燕南园,那栋二层小楼之间点缀着白色,在草木萌发的生机中格外耀眼。

    朱陶两家交好,一大早陶家一家人都到了,还有不少燕大的领导和老教授也来了。

    朱家墙上已经挂好了遗像,遗像中的老者清癯劲瘦,深沉潇洒。

    像前插着紫丁香和黄色、白色的野花,清素淡雅,仙姿香韵,恰如其人。

    据家里人说,昨天大夫来了之后并没检查出有什么问题,结果晚上厕所时就不行了,感觉头很晕,接着呕吐。

    先送了校医院,又转到友谊医院,到了友谊医院后诊断是脑溢血,但为时已晚,抢救无效。

    老人家的遗体现在停在了医院的太平间里,今早全国z协方面得到了消息,要在八宝山公墓为老人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在朱家待了半个上午,林朝阳才带着家人出来。

    他驻足在院门口,院里那一对赑屃驮石碑几十年如一日的立在那里,小楼前的枯草中闪着丝丝嫩绿。

    在这个春天里,一切生命都走向了它各自的归宿。

    回到家中,林朝阳将从朱家出来时带回的一套《美学》珍重的放在书架上,那是奚今吾送给他留作纪念的。

    林朝阳又把昨天朱光遣写他写的那张字帖夹在书中,脑海中不禁回想起站在燕南园外看到的那些正孕育着生机的枯草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赠朝阳小友朱光遣”

    唉~

    无限伤感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可惜没能再赢你一盘棋!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48_148700/459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