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旧日音乐家 > 第四卷总结及请假
    前晚最后一章的标题备注好像让人产生误解了,我的锅,书应该会写过300w字,现在的主线才走了大概60,不至于不至于。

    第四卷写到后半段的时候,我自己的整体感觉是没底的。这种“没底”一方面是针对读者,当一本书陷入“更新越来越慢、看的人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后,其实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支持者”反而变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这个结论是离大谱的——“只要我弃得够快,作者就坑不到我”,而那部分在困境还选择留下支持你的人反而成了你最对不住的人

    另一方面的“没底”是针对自己,战线拉长之后,不光是读者追读难受的问题,我自己对写作成效的“追踪评估”也一下子失明了,无法判断出最近的几万字到底写得怎么样,有哪些问题需要调整,就像一个长期做不上体检的人,即便身体上感觉不酸不疼、能吃能睡,但对于“会不会有什么大病没发现”心中还是没有一点把握

    但从写完正文结尾、至今天写总结章节之前,我自己把“天国”卷整体快读了一遍,感觉好像还可以?

    至少我自己是松了口气,可能是因为我写得慢的原因不是出在“思路没下文了”,而是真真正正的没时间写,再加上大纲也有一定稳定作用,所以看下来情绪和剧情还是连贯的,需要在这一卷填的坑也全部填上了,感觉整体完成度依然达到了最初心中的预期。

    所以,读者后面一口气去读下来的话应该还行,只是追更体验什么的,呃,换个话题吧

    《g大调第四交响曲》在马勒的创作生涯中处于一个很特殊的位置。

    前面三首交响曲是他的精神流浪史、灵魂放逐史的第一阶段,分别探讨了人的“英雄观”、“死亡观”和“自然观”,这足够ol,足够有史诗感,但是也很累,令人身心俱疲。

    所以在马勒最初的设想里,“第四”的位置应是起到类似一个“避风港”或“心灵的憩息站”的功能,在结束第一阶段的旅程后,他实在是很想能暂时喘息片刻。

    回到范宁的故事,早在第二卷“烛光晚餐”情节中,罗伊听他弹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后就说过:“范宁先生如果在余生能写出类似这样的交响曲,即使那时得不到近况,我也会确认你一定过得十分幸福,没有怅然和悲剧。”

    范宁后来在失常区里构思“第四”的时候,有被这句话所影响的动机成分,他想通过缩短作品篇幅、减少配器编制、简化曲式结构、塑造纯真的主题性格等一系列手段,写出一首带有古典主义遗风的交响乐,比如透过孩子天真无邪的想像,描绘出天国的美好生活。

    但范宁终究不是莫扎特,也不具备网文主角常见天赋模板之一的“赤子之心”,他写出的欢快音乐中仍然时不时夹杂着各种死亡的意象、恐惧的情绪和诡异的象征符号。

    也不知道罗伊之后真的听到这首曲子后会作何感想。

    “每個离开尘世的人都在欢歌”,这句卷首语初听起来,氛围似乎有点超脱或神圣,但仔细感受起来是违和的、割裂的、经不起细细推敲的。

    把调查失常区的剧情放到这一卷来搭配音乐展现,并引入一些精神病一样的密教组织和反派人物,也就再合适不过了。

    对了,第一次真正自己动笔写书之后,我逐渐发现剧情的设计并不是靠作者“硬想”出来的,而是取决于你一开始的构思和目的是否明确。比如这里,既然是想要描述一段“秩序逐步崩坏”的过程,必然要以严谨的秩序作为开始,所以剧情必然要放在宗教气氛浓郁的西大陆,范宁必然要去扮演一名古板的神父——这些答案都是可以稳定递推出来的。

    神父就要有神父的样子,尤其是这位古板的“拉瓦锡”,除了外貌气质外,他的一言一行都要有据可循,台词跟着我这个“现代网文作者”的意识走,肯定会显得不够用心,如果简简单单因为“露了两手、装了两逼”就跻身教会高层,也无法说服读者。

    所以大家看到的拉瓦锡无时无刻不在装逼。别人装逼需要搞大新闻,他不一样,在别人眼里他吃饭喝水说话都是装逼。

    虽说这卷开篇要写宗教氛围,但也不能太过说教严肃,那样就太传统文学了,恰好范宁只是个“假货”,在座各位实不相瞒以上都是我装的氛围有了,读者乐子也不少,不至于那么枯燥。

    拉瓦锡的台词几乎全部出自《圣经》及相关教典、手册的改编或仿写,要想在这种严格的程式下还能吻合剧情,的确很费时间打磨。

    别说写了,你自己光是通读一遍教典的时间,别的作者都能多更几章出来了

    真的要这么写吗?我犹豫了很久,但后来毅然决然地选择,写!而且贯穿整个西大陆!

    现在回过头想,如果拉瓦锡的台词就正常按照网文那么写,会怎样?

    我觉得仍然是对得起读者订阅的币的,甚至更新还能快点。

    但是我不知道这个角色的塑造效果会打多少折扣,站在事后的角度,应该会有少部分人感到惋惜(只有事后的角度才存在比较的可能),当然也会有很多不喜欢这种说话方式的读者,觉得还是正常写好,速度多少快一点,阅读也更轻松点。

    总之当初说了第三卷和第四卷的写作都有较强的实验性质,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了,前者是梦境剧情、以乐章命名章节,后者是神父的台词、以及失常区的设定。

    连续作死了近一百万字,嗯。

    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被称为马勒的“魔号三部曲”,因为音乐的标题性都极强(第四部比前面要弱,但在同时期仍是极强),且频繁出现《少年的魔号》的素材和意象。

    这部民俗诗集到处充斥着对欲望、爱情、离别、黑夜、死亡、天国的描述,曾让马勒这个悲观主义者深深沉迷其中。他的亲传弟子布鲁诺·瓦尔特评价“当马勒读到《少年的魔号》的时候,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根。”

    但似乎是为了与前一阶段的人生作个彻底诀别,在写完“第四”之后他就摆脱了《少年的魔号》的创作影响,进入了标题性偏弱的纯器乐的艺术生涯中期。

    失常区的经历是个分水岭。

    其实从第四卷的剧情开始,以往“乐章逐一分节+经历得到启示+拾取创作灵感+完成演出破局”的结构就被我有意开始弱化了,而随着标题性的减弱,到了五、六、七的纯器乐交响曲阶段,叙事方式将会和以前有更大不同。

    第五卷的卷名为“新月”,范宁将回归北大陆的那座蒸汽工业城市,重新掌舵旧日交响乐团,拿回他一直想要拿回的那些东西。

    当然,每一个凝视过失常区的人,宿运都将受到嫁接和影响,潜伏在神秘侧阴影中的事物也将逐渐露出更恐怖的端倪

    但总体而言,第五卷的氛围基调会更加偏向网文常规的“爽”感,回归本来就是一件人生得意之事,作为原型的马勒《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也是“从抑到扬”的大胜结局,在这里会有一些大家期待已久的、喜闻乐见的剧情出现

    预告片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个感言章节标题中的“总结及请假”纯粹是顺手复制的之前的卷末总结,现在每次更新中间间隔的天数本来就得是“请假”了(我错了,下次还敢)(准备逃)

    不过请各位可以永远放心后续行文的质量,前四卷的完成度可作参考,我只要一有空就会码字的,希望接下来的空余时间能更多点。

    我们“新月”卷见。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4_14689/168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