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扮男装的她桃花有点多 > 第67章 银子竟不翼而飞了
    「胡易」

    赶着时间杨烟制备了各色香丸香饼香柱,甚至用房内小炉子简单做了一款腊梅花露,皆用精美盒子或瓶子装起,再以河泥密封。

    没两天又收到驿站送来的一个小红木箱,里面是各种味道或功效奇特的药丸。

    算着日子,一入腊月胡九即从七里县寄出,刚到京城时杨烟便去京城驿站登记了住址。

    可谓雪中送炭之谊,她又将一些药丸做成药香,通通放置进一打开就有多层暗格抽屉、两侧挂背带的鸡翅木箱子。

    得空时她又去客栈前厅琢磨了下三甲榜,状元一栏“胡易”一骑绝尘,名下已有数千投注。

    但打听一圈,人人都能讲几句那少年天才的事迹,却极少有人见过真人。

    据说其为遥远西南一名寒衣学子,员外父亲去世后做妾的母亲即被赶出宅院,带着儿子寄于亲戚篱下,亦是一心渴望儿子出仕改善生活。

    而胡易也极其聪慧争气,自幼才学瞻敏,五岁便能吟诗作赋,十一岁即在乡试中摘取头名解元,在家乡被称誉为“神童”。

    而他十二岁不到就孤身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入京赶考。

    那裹着稻草夹棉破袄鼻涕被冻成两道冰柱来考试的小不点成为三年前一道独特风景。

    可惜昭安十三年正逢朔北战起,青年举子极多被征军,会试入京人数只有一半。

    吴雍和晏渚也正斗得“风生水起”,无人在意科举之事,朝堂一片混乱,上届殿试后进士录取只不足百人。

    而穿破袄住破庙、瘦成萝卜干还冻伤了手脸的小胡易在殿试中即被极看重门第的考官以“衣着不端”为由赶出了考场。

    胡易少年志气,在栖身的破庙中题了一首诗:

    “我有金鳞志,难同泥淖群。逐风游北海,遇雨便腾云。”

    又穿着破袄拿了一支分叉散头的旧毛笔去了京城文人雅集的酒馆——烟雨台。

    烟雨台坐落在京城南郊栖凤湖北岸,隔湖与南岸一四层高古朴雅致、金柱褐瓦翘角飞檐用以了望阅兵的浮生楼相望。

    浮生楼背靠南山山麓,不远的山脚下正是护卫京城的禁军驻兵大营。

    十二岁的胡易虽衣着褴褛,神情却桀骜不驯,来到烟雨台诗墙处又是信笔一挥:

    “烟雨台中望烟雨,浮生楼里梦浮生。何处浮生梦烟雨,此间烟雨望浮生。”

    一笔行草苍劲老道,酒馆东家大喜,当即花百两银子买了这书法和旧笔,助胡易留京温书、三年后再考。

    “但小小胡易却只取了二十两纹银做路费,放不下母亲硬要回乡,他对酒馆东家道:‘余银且留三年,他日金榜提名来取’,就穿着破袄买了头驴骑着出了城。

    从此后,胡易扬名虞都,烟雨台名声更是大涨,那东家老板将胡易的题句前两联做了大门楹联,还用八十两银子摞成小银山摆在酒馆前厅,取名“静候君来山”。

    许多文人都来瞻仰,连他题诗的破庙都成了进京寒门举子温书的热门之地。

    据说当年将他赶出考场的考官都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宰相怕事情闹大,无奈只能找了个理由将其罢官……”

    客栈跑前堂的小厮半斤对杨烟讲了半晌,讲得是头头是道、津津有味,甚至忘了自己还要去端菜倒水。

    而他们身边也很快围了一群人来听书,为胡易的命运感叹。

    “无奈圣上当时已被宦官佞臣蒙蔽圣听,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少年。”

    “所幸胡易今年也才十五,既已蜚声京城,卷土重来未可知啊!”

    人们边感慨边又争抢着给胡易下起注来。

    叫“半斤” 的小厮正沾沾自喜,忽然就被管事拧了耳朵。

    “我说你死哪去了,叫了半天看不见人,敢情搁这说书呢!你这么能怎么不去讲书堂表演?!”

    在半斤的求饶声中,管事拽着他走远。

    杨烟望着那“三甲榜”,除胡易遥遥领先外,江南士族举子代表张万宁也是状元热门人选,其中必少不了枢密使的运作。

    林微之、萧玉何、杜风是北方士族公子,恰恰是考官们的嫡系弟子。

    但大家皆猜测考官为避嫌,状元应不会给自己的门生,所以只往“榜眼”和“探花”上押注。

    而苏可久的名字孤零零地放在最下边,离热闹很远,仍只有杨烟的那“二两”银子。

    至于冷玉笙,根本是籍籍无名的一个——这个人大概也不需要。

    ————

    年十二一早,灰衣鹤氅道士装扮的杨烟就背着箱子从朱雀街一路向北,靠近玄武街上那离宫城不远却宏伟豪华堪比皇宫的朱门深院。

    枢密使府毗邻大祁兵器武库,连带府邸都由禁军把守。

    兵器武库门前无车马行人敢靠近,枢密使府却是门庭若市。

    新年时自江南入京的地方官员多数还在京流连,日日纵酒笙歌,而张氏一门就占大半,其他也多是与张氏有宗亲连带关系的士族。

    和北方士族出仕做官、诗书传家、门风清高不同,江南自古安定富庶,前吴越附属国并无科举,归祁后江南才重修文庙、兴建书院学校,士子拾起科举出仕的传统。

    而江南人一贯耳聪目敏,才子辈出,不仅学风浓,且艺术造诣极高,人人皆精琴棋诗画香道。

    到了本朝又商业发达,士族除从政耕读外总有一支或多支涉庄园田产、米粮盐酒、茶缎医药、瓷器玉石等生意经营。

    即使是七里县,南市街和七里长街上商铺酒楼大半也为张氏旁系所有。

    以商贾助力出仕,以出仕荫庇行商,世家大族因而家学鼎盛、才俊辈出、青烟不断,连绵不绝。

    所以那些江南士族身上除温良恭俭、才气盎然外,还写着俩字——“有钱”。

    枢密使府高大的院墙刷着朱红漆,墙头垒着紫黑色琉璃瓦,而庭院中富丽堂皇的楼阁和经冬未落叶的高大松树也能顺着墙头略见一斑。

    而墙外二十余辆华丽的马车正在排长队,无数官员或富绅或携家眷下车步行进府,身后跟着抬着数个木箱的小厮。

    从初一开始已过了十余天,可来枢密使府拜谒拜年的人流却一直未断。

    杨烟贴着路面另一侧,边走边猜测这府中该是怎样的华贵景象,转瞬也就到了大门前。

    眼见那门环即是象牙所雕,巨大且闪光的门额似乎不是鎏金,而是贴的金箔……

    杨烟摸了摸手下的鸡翅木箱,突然就失了些底气。

    但她还是恭敬地请身着黑色铠甲、头戴红缨铁胄的禁军门卫通报下张万宁,说道士沉烟来拜会。

    禁军门卫一张冷脸俯视了下她,却根本无动于衷。

    愣了一小晌就转身去过问另一官员去了,回来仍拿杨烟当空气。

    果然,这连门又都是进不去的。

    杨烟叹了口气,记起张万宁曾交代她到枢密使府找他,其实根本只是开个玩笑。

    也就是她,从小地方初来乍到,又没和官吏有过什么交集,完全不懂规矩罢了。

    思及至此,杨烟便捏出二两银子,悄悄往那禁军手里送。

    禁军低头瞟了一眼就悄悄塞进腰里,终于开了金口:“可有拜帖?可有信物?”

    杨烟咬了咬牙,拜帖是什么?即使小时候见过官员拜谒,却没注意过拜帖的问题,但也知道绝不能问。

    还有——果然“信物”是个好东西,她想起冷玉笙给了她的一块玉佩,顿觉心内一热,原来这竟真含着一颗真心。

    可怜她此时才理解到。

    张万宁当然什么信物都没给过,甚至拿走了她一盒香丸,按江州一饼半金来换算,那估计也值二十两金子。

    杨烟心下有些后悔,但后悔当然是无用的。

    既要成事,必得迎难而上。

    她一脸谄媚地笑望着那大高个禁军,又从袖里掏出三个一两的银锭递了过去:“军爷,拜帖我忘了带,能否通融通融帮忙给张万宁公子传个话,说沉烟道长携秘香而来。”

    这禁军迅速将银子掖进腰带,又白了杨烟一眼,说:“我只传个话啊,见与不见看公子。”

    “那是,那是!”杨烟点着头搓着手讪笑。

    禁军刚转身欲走,杨烟却听身后有人在叫她。

    ——“沉烟道长!”

    那禁军立马回身恭敬抱拳行礼:“公子!”

    杨烟回头,就从身后的紫色大马车车窗里看到张万宁那张如沐春风的笑脸。

    早不出来,非等她送完钱才出来!

    此刻这张脸看起来还真有点腻味。

    杨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也只能拱手作揖:“张公子!我带了些新制熏香和香露相送于你!”

    “巧了不是,我正要设宴邀好友相聚,围炉饮酒、射箭竞技,那就再加一项‘品香观心’如何?道长何不同来凑个热闹?”

    张万宁热情相邀,说着就要赶车的侍卫下车来扶她。

    “恭敬不如从命,恭敬不如从命。”

    杨烟又作了揖,却转过头眼睛一直盯着那高个禁军的冷脸,巴巴地暗示他。

    可禁军的眼神和她相碰后就立马就别过了头去。

    杨烟顿时胸闷,却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那长身褐衣赶车侍卫扯着急走。

    她脚下一个不稳就倒向了旁边的禁军,然而禁军的刀鞘出得飞快,迅速格挡给她弹到了一边,又被车夫扶住才堪堪站稳。

    “不好意思,军爷,脚下一滑,谢谢车夫大哥!”

    杨烟抱着箱子稳住自己,才慢慢跟着车夫上了马车。

    直到马车走远,那禁军才觉出腰中仿佛一空。

    再摸那五两银子竟然不翼而飞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50_150915/52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