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195章 常苟常新
    “拜托,我哪里敢有出息,不是我说,你们老朱家的人,呵呵——惹不起,躲得起。”

    李景隆怵朱棣,但他不怵朱高炽。

    “好家伙,当我的面说我家里坏话!”

    朱高炽黑线。

    他就是没他爹那吓人的架势,这,太郁闷了。

    “你家就你一个能说话的,不当你面当谁面?”

    李景隆反问。

    “。。。。又骂人。。。”

    朱高炽扁嘴。

    长得太平易近人真的不太适合当上位者。

    好像大家都觉得可以冒犯一下似的。

    “我爹不是那样的人,再说,我娘好着呢!”

    张欣跟李景隆也算是有点熟悉了,直接给李景隆上定心丸。

    幺娘前几天才给徐氏把过脉,这几年调养得宜,徐氏又是个心胸豁达的,往少了说也有二十年可活。

    “真哒?”

    李景隆有点将信将疑。

    “真,过两天我撺掇一下我娘,咱们再一起吃个饭?”

    张欣本来就想找徐氏出来逛逛街,到时候偶遇一下还是可以的嘛。

    徐氏现在状态好得不得了。

    用朱棣的话形容,英姿飒爽美娘子。

    “也行!”

    李景隆略一思索,就应了下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啊你——”

    朱高炽开启了嘲讽模式。

    “哼,你爹要不是个惧内的,我倒立吃嗯嗯!”

    李景隆在京城那阵反正是看明白了。

    朱棣那会不在,徐氏穿衣整套盔甲上城墙那架势,比先皇后还要更有底气的感觉。

    先皇后在的时候,先帝一点乱政的倾向都没有。

    现在的这位皇上,保不齐也是一个套路。

    所以,皇后娘娘健不健康很重要!

    而且,皇后健康,这后宫无论进人还是不进人都翻不起波浪,才不至于重蹈先帝的覆辙。

    “你敢不敢当我爹的面这么说?”

    朱高炽挑衅。

    “做人啊,常苟常新。你这个当老大的,少蹦跶,小心你爹削你!”

    李景隆一副老大哥的口吻。

    “滚——”

    朱高炽伸腿就给了李景隆一脚。

    “对了,在京城给我留块离皇城近一点的地哈,我可不想到时候上个朝披星戴月的。”

    李景隆躲过了攻击又提起自己这趟来主要的目的。

    “你家要提前搬过去?”

    朱高炽有点惊喜。

    迁都这事还在朝堂上拉扯呢,即便朱棣强硬推行,可下面的人要拖延也很简单。

    一会石头不好运,一会顶梁找不齐。

    连皇城的位置都还没确定下来,只是筹备阶段,就诸多问题,还有好几个老臣上书自请留守。

    “搬,必须得搬。皇上下的一手好棋,咱不得跟上啊。”

    李景隆很肯定。

    当个好臣子,必须得知进退。做事可以吊儿郎当,可做人的方向,必须不能跑偏了。

    “朝臣们怎么说?”

    朱高炽听这话,好像他爹私心迁都这事,还得了朝臣好评?

    “朝臣哪个想搭理我啊?就是偶尔听小的们漏了几句,说皇上这招高明,如今北贫南富,定都京城,无形中就把南边这钱粮全都调到北边去了。早早晚晚的北边经济就能起来。这北边起来了,南边就很难继续一边独大。他们还说,要是一直在南京,这南北两边的人,猴年马月以后还是谁都看不起谁,南北之争保不齐越演越烈,缩土成宋不过是迟早的事。”

    李景隆在京师多年,虽然混的是武官这边的纨绔圈子,可文官那边的纨绔子弟也不少,加上一些隐藏的世家大族的二代。

    说起败家比武官子弟还能败。

    但客观一些说,文官家的纨绔,聊起国事来,在家里耳濡目染,很是一针见血。

    李景隆有时候组局喝酒玩乐,就请这些人一起玩,玩多了,玩开了,想听什么都能听到。

    “都是明白人,就是不做明白事。”

    朱高炽冷哼。

    “这也正常。”

    张欣挺理解的。

    迁都十几年后,即便回迁劳民伤财,可瞻基提出来的时候,还是有人附议。

    南人,不是不明白迁都的意义,只是他们更愿意独美。

    “行吧,不管他们那些个人怎么想了,我爹定了的事,死了他们都得搬过去!等定了皇城的地方给你留几亩地。”

    朱高炽也不想再计较这些了。

    总而言之,各人有各人的立场,不过是看谁是胳膊谁是大腿罢了。

    他爹,很大腿。

    结束了这个比较严肃的话题。

    虽然李景隆还没确定下海,张欣还是把合作的方案拿出来让李景隆心里有个底。

    张欣这次打算出海,打头的是两条两千料的宝船,其余的就是一千料,五百料的中小型海船。

    整个船队大概控制在五十条左右。

    两条宝船,会分成两支前后呼应的船队,所以需要两个人带队。

    张欣的大哥张昶带一支是已经确定下来了的。

    李景隆愿意的话,就是他带另外一支。

    船队的规模大,东家就不是只有张欣。

    本着有钱大家一起挣的宗旨。

    张欣在朱棣登基以后就让赵氏跟京城的商户抛出了橄榄枝。

    得到的反馈非常热烈。

    资金跟前期的投入方面,几乎就是整个京城大部分商铺的联合投资。

    具体说的话,投资人还是当初张欣张罗赏章宝钞那会,立刻就跟上了的那些商户。

    赚钱的时候,他们不矫情。

    花钱的时候,他们也不磨叽。

    张欣一同意他们入股,他们的人手跟货物就全部准备妥当了。

    堪称最佳合作伙伴。

    上辈子郑和下西洋那会,随行就是两万五千人,吃的喝的用的,都要备得足足的,一次出行的成本,不算带出去的货,就是七十五万两。

    而这次前期投入的具体数目,从宝船到人工再到货物,核算下来差不多将近四十万两白银。

    【小科普——郑和下西洋大家都知道,但事实上,永乐元年就开始派宦官出海了。九月十五日,遣宦官马彬等出使爪哇国,并诏谕苏门答腊、西洋琐里等国;同月二十四日,遣宦官李兴等出使暹[xiān]罗;十月十三日,宦官尹庆奉使诏谕满剌加、柯枝等国。永乐一朝,宦官很忙哒——】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53_153168/559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