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当着满朝文武,说要建国子校的时候。
其实是骂人骂顺口,就秃噜出来,并且往大了夸张的说。
他觉着总要给别人留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实则他只是想加几科跟打仗有关的课而已。
可朝臣被他一顿咆哮。
没人敢撩虎须。
这事他么的居然就成了!!!
君无戏言!他也没法自己退步啊。
赶鸭子上架,这就张罗上了。
首批派过去的当然都是军中老将,副将,在派人过去这个阶段,朱棣才发现人不够用。
京师的武勋四大家。
徐家,徐辉祖被安排到了海边追捕海寇,只有徐增寿勉强能去京城给老爷子们打打下手。
李家,就李景隆一个,目前滞留在日本没回来。家里的儿子没人敢接这活。
耿家,耿炳文六十几岁的人了,再上战场打仗不可能,有三个儿子能用。可耿家的长子耿璿尚的是懿文太子的长女江都公主。他也很识趣的没带儿子,亲自上。
郭家,郭英也是六十好几,那身体,还不如耿炳文,家里还没个能用的子孙。
就这么一算,几乎等于手头没闲将啊!!!
不但没将,连能辅助领兵的人做好后勤的,也没有多少后起之秀。
这国子校还真是歪打正着开对了。
像徐氏之前说的那样,这个国子校得教很多东西,不单单是打仗,还有打仗的后勤,打仗的装备研究。
如何打仗,如何带领一支军队,这原本应该是口口相传的,像他就是师从徐氏的爹,直接在战场上历练。
郭家、耿家,徐家、李家,都一样,父传子,子再传孙。
现在就是彻底放开外流的感觉。
朱棣总有点心大心小,好像有哪里不对劲的样子。
“原来那叫敝帚自珍。为什么文人总是在朝上能压制武勋?全天下多少人读书,多少人可以科举?可全天下有多少个人能领军打仗?读书人有人教,随便花点钱就能上个私塾开蒙。武将呢?捧着钱都找不到人教。这会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徐氏能体会朱棣说不出来的那点小心思。
教会了徒弟没师傅的担心,跟到时候这军权有可能旁落。
但徐氏觉得。
这天下,如果老朱家最后掌不住,就是朱家人的问题。
后来者居上,必然是前面的人无能。
他们现在面临一个武将断代的危险,那就是要把能用的人尽量招揽进来,用起来。
国子校为什么主要的学生都是小孩子?而不是像国子监的生员都是成人。
那是因为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
忠君爱国的想法一旦在小的时候给画上去,长大了,大差不差。
就像孔孟之道,读书人打小就学,你但凡说一句孔孟家的不是,这天下的读书人口水都能把人淹没。
“好吧,你说得有理。不过也不能都是外人。”
朱棣被说服了。
他就一个人,又没有三头六臂,总归是要用人打天下的。
自己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搞后勤是一把手,二儿子跟小儿子,当个前锋,没毛病。但没有一个有将领之才。
还是得用一些朝堂上的人,再用一些只能依附着老朱家的阉人,大家互相制约着来。
“皇上做主吧。等这边完事了,我们不如直接回京城?”
徐氏懂朝政,不过并不爱管朝政。
在京师住着,隔三差五的都得见见命妇,实在有点烦人。
大家往那儿一坐,没有一个人嘴里有一句实在的话,全是场面的东西,这些时间拿来逗猫,逗孙子不好么。
“不耐烦了?”
朱棣很了解徐氏。
“没意思,一句能直接说的话绕来绕去的,求官就求官,求财就求财,直说,能给就给。不能给就不能给,偏偏不直说,让欣儿应付去,她要是招架不住,我再上。”
徐氏没好气。
“谁敢直接说啊!”
朱棣大笑。
他这个不讲理出了名的皇帝,任谁都怕皇后也是一个德行。
更何况是一个独宠的皇后。
“我教了,每个人都教过,就没有一个受教的,算了。”
徐氏撇嘴。
她有时候想着不能把压力都给了儿子朱高炽,让朱高炽整天得安抚朝臣。
可这些人就是不敢在她面前直言,她听半天听不到正文,不耐烦了只能端茶送客。
据两个女儿回来说,命妇都不想进宫,觉得皇后娘娘太难打交道,动不动就不给好脸色,跟皇上很是半斤八两。
真是!好大一口锅!
她明明很平易近人。
“哈哈哈哈,得了吧!也就我能受得住!”
朱棣爆笑。
“不管,反正一年里,最多三个月待京师,多了难受。”
徐氏下结论。
“行,那我让郑和赶赶进度,快点修京城咱们住的地方。来,看看。正好工部出了图纸。”
说到这里,朱棣就把郑和寄过来的皇城舆图拿出来跟徐氏一起看。
营造司这会也算是效率很高了,地圈好了,前期的筹备也差不多完成,可以正式开始修建。
这皇城的整个布局很合他的心意。
虽然内皇城实际占地没有京师的皇城大,但因为京城地广人稀,这圈下来的地就非常的方正,看着比京师的皇城大气。
整个皇城光看图纸都觉得磅礴大气,威严厚重。
更难得的是这图纸上,还有各式各样的标注,把各处的名称来源,将来的用途说得明明白白。
皇城取正南正北,正门皆南,后门皆北。
最外面,皇城的北大门——承天门,取自——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承天门里面是端门。
为皇城的礼仪之门,到时候朝会,仪仗,典礼,出行都在这儿出发。
端门之后,是午门。
这是内皇城的南大门,也是内皇城的正门,名字取自——居中向阳,位当子午。
午门里面还有一道门,太和门。
太和门是御门听政的地方。
大臣们在这里,等待皇帝的宣召,才能面圣拜见,奏请,议事。
【小科普: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明之承天门名实为‘承天之门’。”史书还记载,唐、宋、元各朝匾额多为四字、六字,不足时以“之”字填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53_153168/559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