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温庭筠,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之裔孙,生于太原,父亲去世后,温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随母亲生活。父亲生前好友段文昌由云南征拜刑部尚书,对温家施以援手,带温庭筠至杜陵与其子段成式结伴共读,与段成式随出镇淮南的段文昌到江淮吴中一带。段文昌在西川去世,温庭筠告别段成式离开西川北上长安。
温庭筠似曾与庄恪太子李永交往,故应于是年前迁居长安,有诗《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秋试京兆,不第,返回故乡太原。裴度去世,温庭筠作《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据此诗中“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温庭筠可能曾与裴度有交往,集中另有《题裴晋公林亭》,作于裴度去世后。
此时,尚有亲在且未婚,是年温庭筠游江淮为亲表所辱,由温岐改名温庭筠,改名可能是因为江淮被辱。有诗《病中书怀呈友人》、《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温庭筠在长安应进士试,不第,在长安与令狐绹子令狐滈、裴度子裴諴等狎游。杜牧见温庭筠诗,赏之,温庭筠致书杜牧,望引荐。
此前,因唐宣宗爱《菩萨蛮》词,令狐绹曾假温庭筠作密进之,戒令勿泄,而温庭筠遽言于人,因此被令狐绹疏远,加之温庭筠屡讥其短,令狐绹不予引荐,故温庭筠累试不第,温庭筠与段成式诗牍往还,结为儿女亲家。温庭筠贬为随县尉,依徐商于襄阳,徐商署为巡官,所带京衔为检校员外郎,但不知检校何部。
温庭筠应在襄阳、江陵之间,段成式又有《寄温飞卿葫芦管笔往复书》,温庭筠有《答段柯古赠葫芦管笔状》。温庭筠在襄阳,与段成式、余知古、韦蟾、徐商辈唱和,嫁女于段成式子安节。徐商调任京职,温庭筠解职归江东,客江陵,贫病交侵,旅况颇窘。有诗《和段少常柯古》、《答段柯古见嘲》、《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和周繇广阳公宴嘲段成式》。有文《答段柯古赠葫芦管笔状》、《上令狐相公启》、《谢纥于相公启》。
因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去年内征,温庭筠离襄阳幕,抵江陵,入荆南节度使萧邺幕为从事。在荆南幕曾上书令狐绹,冀其汲引。温庭筠过广陵为虞侯所辱,脸上受伤,门牙脱落,诉之令狐绹,令狐绹叛虞侯无罪,事情传到京里,温庭筠至长安致书政要,为己辩冤。
温庭筠在长安国子监任职,主持秋试,因榜进士诗三十余篇以振公道,触怒宰相杨收,贬方城尉,不久去世。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55_155666/338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