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 > 第49章 中国制糖史(续)
    【之后到了唐高宗时期,王玄策奉命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竹甑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这种印度沙粒糖的梵语名称是“sarkarā”,时人音译为“煞割令”。】

    (我靠,王玄策还干过这活呢?)

    (我只记得他灭了一个国家,没想到还能引进制糖专家。)

    (嗯他灭的是天竺,所以这十个印度专家是怎么请来的???)

    (我去,细思极恐啊!)

    (不过这个名字真不好听,煞割令。)

    (音译都是这样,沙琪玛不也一样。)

    【到了北宋时期,四川一代的匠人通过“窨制法”:甑蒸、釜熬、煎蒸、灌瓮相接和取霜等工艺,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的结晶糖霜。】

    【也就是现代冰糖的原型,苏轼曾作诗:“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盛赞糖霜“胜于崔浩水晶盐”,并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到了南宋时期糖霜除了可以满足本土需求外,还远销到了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

    “哈哈哈,天幕提到我了。”

    “子由,你看到了吗,天幕在说我呢。”

    看到天幕提到自己苏轼一脸兴奋,拉着苏辙分享喜悦。

    苏辙则是有些无奈的回道。

    “兄长,你这马上又要被贬了,还有心思看天幕呢?”

    “无妨无妨,都习惯了,反正过段时间就回来了。”

    “就是不知道后世的糖是什么样子,真想尝一尝啊。”

    苏轼倒是毫不在意,只是一脸希冀的看着天幕,嘴角还留下了一滴清澈的泪水。

    见状,苏辙也只能无语的翻了翻白眼。

    呵呵,你能回来是为什么心里没点数吗?

    唉,还得再努力升升官,现在的职位没法把兄长捞回来啊。

    【而之后到了元朝,一些阿拉伯商人来到华夏,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即在蔗糖水里加入树灰或者石灰,能更大限度地清除掉杂质,让糖更纯。】

    【凭借此法,华夏便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数量多到惊人。】

    【最后到了明清时代,制糖工艺愈加醇熟,更是出现了“黄泥水淋脱色法”】

    【具体步骤分为三步。】

    【1、先将甘蔗榨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然后等待凝固成黑砂糖。】

    【2、挖一筐黄泥,用水将其稀释到无明显颗粒的程度。】

    【3、将黑砂糖倒进铺满稻草的瓦溜中,用黄泥水反复浇灌,最后就得到了洁白如雪,品质纯正的“西洋糖”】

    【当然了这里“西洋”并非指糖来自海外,而是指糖的口味已达到出口标准,是最优质的糖,凭借这种制糖工艺,当时清朝每年都以赚取大量的外汇。】

    【同时这种方法也是穿越者最常用的技能之一,各大穿越者都使用这方法捞到了第一桶金。】

    “快快快,赶紧记录一下。”

    “没想到糖居然会用黄泥水来浇灌,真是奇特。”

    “就没有人注意到穿越者吗?”

    “啊,可是我们也没见过这种糖啊,真的有穿越者吗?”

    “估计是假的,后世人有时很不靠谱的。”

    “我看也是。”

    虽然嘴上在吐槽,可是手上的动作却没停过,各朝都在记录着制糖的方法。

    就像天幕说的,那清朝可是用这种糖赚取了大量钱财,这种好东西可绝不能放过啊。

    【而到了现代制糖工艺更是突飞猛进,糖的种类也分为了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红糖、单晶冰糖、多晶冰糖等等等等。】

    随着天幕播放,各种糖类以及糖制品也出现在天幕中,着实吸引了古人们的眼球。

    “这些都是糖吗?”

    “天呐,那东西比雪都要白,你居然说那是糖?”

    “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点心,实在太漂亮了。”

    “娘,我想吃糖!”

    “刚才竹笋没吃够,又想吃了是吧?”

    【而且大规模工业化的制糖也使糖的产量非常之高,曾经昂贵的糖也成了十分廉价的味道。】

    【这曾经让底层平民高不可攀的味道,如今华夏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品尝。】

    (虽然我知道得来不易,但是现在实在不想吃糖。)

    (我看着你放的这些糖都觉得齁得慌。)

    (不说了,我牙已经开始疼了。)

    (做饭的时候放一点提鲜可以,但直接吃那么多糖我接受不了。)

    (没办法吃太多了,实在不敢吃了。)

    而古人们看到这些弹幕内容也是觉得牙不舒服,因为已经被酸倒了。

    他们那么追求的美味,后世人居然不屑一顾,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过上这种幸福的日子呢?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59_159516/519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