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680章 神话(摧枯拉朽 一)
    易华伟目光缓缓扫过跪伏在地的众人,笑了笑,微微抬起手,示意众人起身:

    “都起来吧。”

    众人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目光都集中在易华伟的身上,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

    “你就是殷通?”

    易华伟目光落在殷通身上。

    殷通跪伏在地,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着,声音嘶哑,仿佛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一般:“罪人殷通,拜见丞相大人。”

    易华伟微微眯起眼睛:“你还知道自己是罪人?”

    殷通额头瞬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心中充满了懊悔与恐惧,但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小人知罪!”

    易华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目光紧紧地盯着殷通,缓缓开口道:“殷通,你犯下如此重罪,杀监察使造反,此乃对大秦律法之公然挑衅。你本是秦官,按律当诛三族,以正国法之威严。”

    说到这里,易华伟微微停顿,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众人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殷通跪伏在地,身体剧烈颤抖,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的汗珠滚滚而落。

    易华伟的眼神微微缓和了一些,继续说道:“然,本相念及妻儿父母何辜?他们不应因你之罪过而遭受灭顶之灾。本相亦不想过于残忍,毕竟,大秦以仁德治天下。如今,大军即将平定大月氏,那西域之地,虽为蛮夷之所居,却也是你与你的三族将功赎罪之所在。”

    易华伟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殷通,从今日起,你与你的族人流放西域楼兰。在那里,你们要戴罪立功,教化蛮人。让他们知晓大秦之律法、大秦之仁德、大秦之文明。若能将功赎罪,三代之后,或有回乡之日。这是本相对你们的仁慈,亦是对你们的考验。”

    目光扫视着殷通和身后众人,易华伟继续道:“你们当牢记,此次流放,并非惩罚之终结,而是赎罪之开始。在西域,你们要尽心尽力,以忠诚和努力回报大秦的宽容。若有懈怠,国法无情,定不轻饶。”

    殷通心中涌起一丝希望,此时已是泪流满面,重重地磕头,声音颤抖着说道:“谢丞相大人开恩!小人一定铭记大人的教诲,在楼兰戴罪立功,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小人与家人定当竭尽全力教化蛮人。”

    殷通父母妻儿以及三族亲人也都纷纷跪伏在地,感激涕零。易华伟的决定既是对他们的惩罚,也是给他们的一线生机。在这些人心里,还是对未来充满了担忧,毕竟,西域是一个陌生而艰苦的地方,可眼下,也是他们惟一的选择了。

    ……………

    秦二世二年,五月底。

    边境长城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古老而威严。当那沉重的大门缓缓开启时,低沉的“嘎吱”声在空气中回荡。

    万余秦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如潮水般缓缓出塞。他们的身影在广袤的大地之上显得格外威武,阳光洒在他们的铠甲上,闪烁着冷峻的光芒。

    为首的陇西郡尉李信,骑着高头大马,身姿挺拔如苍松,眼神坚定而锐利,那一身威武的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个人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锐不可当!

    跟在李信旁边不远处的,是被易华伟任命为监军的萧何。萧何面容沉稳,身着一袭深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黑色腰带,头发整齐地束在头顶,几缕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骑在马上,身姿端正,不怒自威。

    就在这时,斥候从军前掠过,大声示警道:“有羌戎在朝吾等靠近!已至十里之外!”

    “全军戒备,人上马!弩上弦!将右庶长和辎重保护在后!”

    李信大声下令,秦军立刻行动起来,紧张而有序地进入戒备状态。

    士兵们迅速翻身上马,手中的弓弩被拉得满满的,弦声嗡嗡作响,眼神中充满了警惕,时刻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然而,那些小心翼翼靠近秦军的数百羌、戎,却不是来冒犯。一群身影在远处渐渐清晰,为首的是一个身穿戎服,辫发的羌戎君长,眼神中带着敬畏与谦卑,一步步地朝着秦军走来。

    看着那个拜在李信脚边,身穿戎服,辫发的羌戎君长,萧何扫了一眼,轻声朝一旁的都尉羌笛问道:“此人莫非是臣服于秦的臣邦君长?”

    萧何知道,秦朝九卿之一的“典客”,就是专门“掌诸归义蛮夷”的。其下的“行人署”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负责联络匈奴、东胡、月氏,海外的箕子朝鲜,濊国,西南境外种类繁多的蛮夷,东南沿海地区的闽越、瓯越、南越、西越等已经建立联系却还未归附秦朝的各族,其下还有专门搞翻译工作的人员。

    典客这个机构,在秦朝的政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代表着秦朝与周边蛮夷的联系与交流,是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的重要力量。行人署的官员们,穿梭于各个蛮夷部落之间,传递着秦朝的威严与仁德。

    此外,典客之下还有一个叫“典属国”的机构,负责“掌蛮夷降者”。即已经降服于秦,在秦境内,但仍有独立势力的氐羌蛮夷,像豫章的干越,会稽的于越,巴郡南郡的巴人,都归“典属国”管。朝廷管他们叫“臣邦君长”“臣邦君公”,有点像明清的土司。

    羌笛拱手应道:“然,将军任郡尉的时间里,可未闲着。洮水以西,离水以东百余里内,七八个部落均已在将军‘劝说’下,臣服于大秦!”

    “怎么劝,用劲弩利剑劝?”萧何看着这个臣邦君长战战兢兢的模样,可不觉得李信会与他好言相商。

    羌笛笑道:“监军大人说对了,将军出塞打过一次柴,将一个屡叛不服的大部族消灭后,这些羌戎就老实多了,纷纷请求内附为臣属。”

    所谓“打柴”,是陇西秦军对出塞剿杀不安分氐羌部落的称呼。氐羌戎部种类繁炽,强大的自称“酋豪”,他们把战死视做吉祥,而病死认为不吉利。故喜欢互相掠夺侵暴,以暴力称雄,甚至会冒险内侵,毕竟在他们眼里,秦人里闾都富得流油。

    氐羌戎部如同一颗颗不稳定的炸弹,随时都可能引发战争与冲突。他们的好战本性,让他们不断地寻找着机会,试图掠夺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而秦人,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充满了诱惑。

    所以在陇西秦军看来,氐羌就像长城外不断疯长的林木一般,若不按时劈砍,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越过长城,侵犯塞内的城邑里闾。

    从羌笛口中,萧何得知,秦律里,对这些归附的“臣邦君长”是有优待的,让他们和子弟都享受“上造”爵位的待遇。

    若因不懂律令犯了下罪,应判处耐刑以上,可使出钱赎罪。又因为这些羌戎之人生性喜欢相互剽掠,若发生抢劫其他君长的“群盗罪”,也从轻发落,从死刑判为鬼薪。若要处以腐刑,考虑到这是极大的羞辱,也可以判为“赎宫”,出钱赎罪,若没钱,就拿部落里的牛马抵债。

    这些优待政策,体现了秦朝统治者的智慧与策略。对于这些蛮夷部落,不能仅仅依靠武力镇压,还需要采取怀柔政策,以恩威并施的方式来稳定边疆。通过给予臣邦君长一定的特权和优待,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秦朝的仁德与威严,从而更加忠诚地为秦朝效力。

    秦朝对于那些敢于侵犯秦人的蛮夷,绝不姑息。这既是对秦人的保护,也是对秦朝法律尊严的维护。而对于普通的羌、戎属邦之人,他们被视为黔首,与秦人一样,要遵守秦朝的法律,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秦朝的统治下,羌、戎属邦之人的迁徙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他们若不愿意臣服于豪酋,申请做秦的编户齐民也是可以的,官府会将他们安置到别处,从一个雇农做起。然而,有一条红线绝不能触碰,那就是不能离境,一旦举族迁徙,便会被视为反叛,会遭到如同群盗一般的剿杀。

    除了要缴纳牛羊马匹作为贡赋外,当战争来临时,羌、戎属邦还必须派出骑兵加入秦军作战。这是他们作为臣属的义务,也是秦朝对他们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

    就像羌笛家,他们原本是北地郡的羌人臣邦君长,但如今已入秦四代人。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语言和饮食逐渐被同化。羌笛的祖父羌槐更是率领北地羌戎骑兵从军,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大上造。如今,羌笛全家都已视自己为秦人,而非羌人。

    萧何细细思索,发现秦朝修筑长城,除了防止境外戎狄内侵、扰民之外,还有着羊圈篱笆的作用。

    秦朝将境内的戎狄如同牲畜一般圈养起来,使之与秦人长期相处,让他们从生戎逐渐变成熟戎,最终实现彻底同化。毕竟,秦朝有着父母双方只要有一个秦人,子女便是秦人的“夏子”制度。随着移民通婚的不断进行,秦人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而境内的羌戎翟人则会越来越少。

    目前看来,秦的同化政策是成功的。在关西三郡的驻军中,就有大量被秦化的戎人。他们与秦人并肩作战,共同守护着秦朝的边疆。

    不过,在这长城之外的地方,羊圈篱笆还没有完全圈过来。臣邦君长若想逃离秦的统治,按理说应该不算太难。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萧何发出疑问后,羌笛指着河谷说道:“氐羌以射猎为事,但也畜养牛羊马匹,种点谷子。塞外多山,不宜五谷生长,唯独洮水沿岸,有一些平坦的谷地。这里不但能种植五谷,还方便放牧牲畜。他们可不想离开这片丰饶之地,去河湟、羌中与更蛮横的氐羌诸部争食。”

    萧何顿时了然。从这里开始,越往西,地势就越高,自然条件也越发恶劣,能养活的部众就越少。而富饶的河西走廊,又被强大的月氏占据。那些四分五裂的羌戎小部落,根本不是月氏的对手。与其去穷山恶水之地艰难求生,还不如继续留在这片相对富饶的地方。

    更何况,陇西郡还以贸易为诱饵,让臣邦君长们更加不舍得离开。贸易带来了丰富的物资和财富,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他们可以通过与秦人进行贸易,获得自己所需的物品,同时也能将自己的特产输出到其他地方。这种互利共赢的局面,让他们对秦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依赖。

    不多时,那个臣邦君长得知李信不是带着大军出塞来“打柴”的,这才松了一口气。指着他们称之为“碌曲”的洮河发誓绝不叛秦,还送了秦军十头牦牛劳军。

    是夜,天空如墨,繁星点点。

    秦军扎营休憩之地,篝火熊熊燃起,跳动的火焰照亮了士卒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宰杀后的大块大块牦牛肉被串在木棍上,架在篝火之上慢慢炙烤。青盐被小心翼翼地撒上,随着滋滋声响,诱人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士卒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转动着手中的烤肉,一边轻声交谈着,火光映照着他们的笑容,暂时忘却了战争的疲惫与残酷。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带来一丝温暖。营地大门处,十数骑侦骑如旋风般扬起一片尘土轰然而入。马蹄声如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很快,亲兵就带着一身尘土刚刚入城的斥候什长来到了李信和萧何面前。

    斥候什长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急切与紧张。单膝跪地,抱拳道:“禀报两位大人,我等在我军以西五十里外发现大队骑兵正直奔郡城而来。”

    李信和萧何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李信微微皱眉,开口道:“你可曾看清,是羌族亦或月氏?有多少人马?”

    斥候什长低头,语气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回大人……他们装束相差无几,小的分辨不出,应有五万左右。”

    (本章完)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5_15104/456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