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才醒,媳妇儿就要和人订婚了? > 第250章 大集开始了
    车开进场子,张小年儿坐在车里,不好意思下车。

    大龙敲了敲车窗,笑着说道:“走吧,你又没干啥错事儿,咋了,咋还不敢下来了?”

    张小年咬着牙打开了车门,只见周胖子披着一件棉袄站在门口,背对着屋里的光,看不清脸上啥表情。

    张小年战战兢兢的喊了声:“哥。。。。。”

    他心里也委屈啊,本来想着很快就能还上了,谁还寻思出岔子了。

    周胖子点了点头,问道:“吃饭了没有?”

    就这几个字儿,张小年儿的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

    他摇了摇头,周胖子走过来给他紧了紧领子,然后伸出手揉了揉张小年儿的脑袋。

    “好家伙,几天没洗头了,油乎乎的。走,进屋吃饭去,菜剩不少呢。”

    周胖子转身就走,大龙拍了拍张小年的肩膀,对着张小年扬了扬头。

    进了屋,周胖子拉开身边的凳子,拍了两下:“坐我边上。”

    张小年站在门口,从宁母开始一个个打招呼,打了一圈儿招呼,这才走到周胖子旁边坐下。

    孙玲玲站起来给张小年儿盛饭,一屋子人,谁都没提张小年儿借钱的事儿。

    晚上九点多,一桌子人都喝多了。

    雪早就不下了,出了大铁门,众人分道扬镳。

    走了两个道口,周胖子一把搂住张小年儿的脖子,仰起头指着天上的月亮。

    “我十四那年认识的你吧?”

    张小年儿点了点头,说道:“嗯呢,十四认识的。”

    周胖子叹了口气,说道:“这一晃多少年了,那年冬天过年,你家我叔我婶子借我的十斤苞米面子,还有二十斤白面。”

    “要不是他俩,我和我爹估摸着都过不去那个冬。”

    “咱俩一起在火车站的时候,你说穷成啥样。金葫芦八分钱一盒,咱俩都买不起整盒的,天天去买散烟抽。”

    “妈的,现在想想都想笑,一分钱两根儿,咱俩一天买两分钱的,实在是逼急眼了,就去偷人老刘头的黄烟叶子。”

    “小年儿啊,咱俩也算是过命的兄弟了吧。”

    张小年点了点头,哽咽着说道:“哥,我错了。”

    周胖子拍了拍张小年儿的肩膀,咧着嘴笑着说道:“一天天的,你错啥了?”

    “你呀,傻小子。我就算是再没钱,你问我要个千八的,我也能给你拿出来啊。我倒是没生你的气,我就是觉得我这个哥挺失败的,你说你没钱都不张嘴问我要,哎。”

    张小年儿红着脸说道:“哥,我妈做手术你不是拿了一千块钱了,我手里那点儿钱,之前让我祸祸了,要不也不至于不够。”

    周胖子撒开张小年儿,朝着屁股踹了一脚,没好气的说道:“还知道都让自己祸祸了?天天晚上出去浪,说起这个我就来气。”

    张小年儿捂着屁股往前跑,边跑边回头说道:“不敢了,以后不敢了。”

    周胖子呜呜喳喳的在后面撵,孙玲玲在后面看着俩人打闹,咯咯笑个不停。

    回了家,宁杰搂着林月知缩在被窝里,外面的风发出呜呜的低吟,就跟苟延残喘的老狼一样,声音低沉且压抑。

    东北冬天的风,是有声音的。

    林月知说道:“大龙就是天生混社会的料,做事儿真的没得说。”

    宁杰点了点头,说道:“这玩意儿叫天分,那话咋说的来着,格局,大龙在这方面格局高。”

    “别的不说,你看自打和那个叫黄玲还是啥的出了事儿以后,大龙啥时候提过自己对象了吧。就哪怕黄玲,他也从来没往厂子领过。”

    “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些人就是玩儿玩儿,不能和咱坐在一个桌上,这玩意儿就叫分寸。”

    “咱哥其实挺烦混社会的,但是对大龙是根本烦不起来,大龙还不是跟人家一样就会捧臭脚,做事儿就是让人舒服。”

    林月知的小脸儿在宁杰胸口蹭了蹭,说道:“哎呀,这个房子真买对了,暖气啥的都有,真好。”

    “刚才我往锅底坑塞了一整块儿桦树,估摸着能烧半宿。”

    宁杰摸着林月知的脑袋,说道:“先睡吧,等半夜我再添点儿火。”

    林月知突然坐了起来,说道:“老公,你明天做点儿冰灯呗,放咱家院里,晚上上厕所也方便。”

    “行,做,你说做啥我就做啥。”

    “讨厌。”

    第二天一早,宁母就喊林月知和宁杰去她那屋吃饭。

    宁母早晨最爱做面条子,宁杰天天吃都要吃吐了,这也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这年头还有吃不起白面的呢,纯纯好日子过多了。

    他们家餐桌上少不了辣白菜还有咸菜疙瘩,这年头真没啥吃的,林月知想变着花样做,也没有那么多食材。

    吃完饭,林月知就和宁母去了大河边儿。

    今年比去年强多了,市中心的大河一封河,那些卖货的就去摆起了大集。

    现在卖衣服的真不少,去年大集就两家,还都是宁杰他们摆的,今年倒好,也就一年不到的功夫,就六七家了。

    款式啥的基本都一样,这年代的款式,就一个字儿,土。

    实用作为主流的年纪,老百姓是不讲究什么美观的,你讲究也没用,花布和素布都不一个价,有些人想做个花棉袄还得寻思寻思合不合适呢。

    娘俩拉着爬犁,扫了不少的货。

    这边的猪肉是真不咋好,米粒子猪太多,有些人不嫌乎,这种猪进不了肉联厂,但是对于江边来说是个好地方。

    有人就好说了,为啥有寄生虫还有人吃呢?

    为啥?因为这年头,不少人一年到头都吃不起一顿肉,甚至很多家庭,一身没补丁的衣服都拿不出来。

    娘俩的主要目标就是鱼和鸡鸭鹅,鸡鸭鹅这年头都是活的,你随便挑,看好哪个上称称。

    至于鱼,这头真没多少品种。

    去年冬天的时候,这边基本都是啥江对面过来的明太鱼,还有一些鲤鱼和江鲶鱼,虫虫什么的也有,但是这年头吃就奔着个肉多,提供脂肪多,还是买鲤鱼和江鲶鱼的比较多,因为油脂比较厚。

    这就是供需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1_161224/424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