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在洪武当国师 > 第184章 赶路就用腾云驾雾 震惊满朝文武
    海参崴,李文忠此刻是一脸的肃然。

    看到手中的密旨之后,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也明白怎么去做。

    “也好,这样一来,倒也是省事了很多。”

    知道皇帝还要将东征东瀛的事情交给四皇子朱棣作为北线的统帅后,心中也是莫名的踏实,自己只要做好后勤保证就成了,其他就不用多管。

    这对于自己可是一大利处,岂能不欢喜,

    再多的烦恼此刻都是简单的下方了,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令人安心。

    至于战舰之类的,已经开始各自从黄海、东海以及南海方面调配,同时各大船坞都在加紧建造之中。

    虽然海参崴这里有着一流的造船设施,但船工不多,所以没法子和其他的六大船坞相比,加上新建更是没法比了,

    但济州岛船坞和琉球船坞,确实更加快速一些,谁让他们的条件好呢,自然是适合在这里安家了,后勤保障更快,也是最快的。

    他这里反而是最慢,即使在陆地上,也是远离大明本土很远的地方。

    即使背后有了东北一带,可是有夏季是通畅的,一旦大雪封山,海水冰封,那就一座孤岛一般的所在,都是需要提早做好准备,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冻港。

    这是冬天唯一索取食物的来源,海洋资源。

    鱼类确实是需要这些东西的,让人是更加安心一些,那么已经是合情合理就对了。

    也是新鲜食物的主要来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对此,李文忠也是知道的,确实是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但未来就说不准了。

    毕竟东北那边,定居的人也开始多起来了,以后说不定这里也会热闹起来,毕竟作为大明远东的力量,也是需要加强建设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这么明白的答案,也是可以做得到,那就是完美得很。

    只要大明依旧是这么强盛,那么这里必然会成长起来,也会发展起来,这是必然的因素,

    不要说什么大话,那是无用的,只有真正的强势,才有用,后续的种种,都是额外的部分,倒也是无需担忧。

    人嘛,就是这么简单,没什么可以坐拥一切,毕竟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

    凡此种种,未来的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本,心中的答案,才有觉悟的心思,不要简单的疑问,那是无法形容的主张,更有岁月下的一切奥秘。

    大明军队在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安顿措施早已完成,作为士兵,只需要听从调配的。

    朱棣那时早已随着战舰出现了,虽然还是出手的时刻,但不光是他,朱樉和朱棡都已经出发了,为的就是进一步地了解海战以及战略选择。

    这一次的三线作战,就是在考验他们的本事,虽然名义上是统帅,但也知道各自的副将才是真正的统帅,他们是学习去的。

    当然有本事也可以自己特立独行,但出了事,可不是小事情了。

    朱棣一到海参崴,就一脸的郑重,不会有任何的高傲。

    因为他知道,这一场战争是决定着各自的未来,也是定义决策力量的时刻。

    “参见四皇子殿下。”

    “曹国公客气了,不用多礼,之后就需要你多多指点。”

    李文忠是军中老将了,后续的种种都是无法形容的,只要是有所明悟的所在,那是可以更加明白。

    “四皇子殿下客气了,这是老臣该做的事情,有任何需要,殿下尽管开口,不过殿下你也看到了,这里都是新的,简单得很,想要太多要求,老臣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不是谎言,而是事实,确实是不好做呀,真正的为难之处,不算是差池,而是事实。

    总的来说,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源于此,自然是多说一些,免得来得太急,不清楚。

    朱棣此刻也看得清楚,都是新造的,虽说是军营和船坞,但方圆之外,都是无人区。

    如此一来,就需要自己做好准备了。

    “曹国公客气,也是辛苦曹国公了,为了大明和未来,原来再次固守,并且开设新的船坞,让本殿下是非常敬佩。”

    因为封地还未执行就被废止,所以封号什么都没有了,至今也没有落实下来。

    但他们也不在意,倒不是朱元璋小气,而是没有分封地的话,这封号不过是象征义而已。

    所以朱元璋想要再等等,等到他们正式出征时才分封王爵。

    当他们的封地就不在大明之内,而是在大明之外,谁的土地多,那就谁的本事大了。

    其实朱元璋已经在和陈久重新商量王爵的封号了。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而已,相信也不会太久了,毕竟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对于东瀛倭国的战略,已经进入尾声,只要三线的战舰到位,战士到齐了。

    那么就是出征之时。

    朱棣不在意了,就说道:“听说这里的港口,冬天都不会结冰冻住?”

    李文忠就点头道:“确实,和海州金州那边差不多,只不过这里更冷一些。”

    朱棣不由得感慨了,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地方,这么冷的极端天气下,就还能有如此港口,确实是不错呀,在这里建造船坞,确实是不错的。

    随后朱棣就随着李文忠等人视察整个大营,然后就去船坞观看。

    当初自己在福州船坞中,也是知道一些,这里的船工也是从各自调配过来的,这一次来,又带来了一些,自然是非常不错了,免得出现什么意外,那就是不好了。

    不同的价值就是实力的所在点,也是不容小觑的地方,免得太多的制约。

    后勤保证也是强有力的,从本土到海参崴也有两条路的,夏天方便很多,但冬天基本上只有从济州岛那边供给过来。

    幸好这不远,也不会造成多少的麻烦,加上重视未来的海运发展,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中转站,对于将来会有不小的作用。

    这一点朱棣感觉到了,也是想到了,不难沉思出来的,这倒也是事实一个。

    幸好有些事情,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不会太无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2_162342/342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