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如懿传-富察琅嬅93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皇后富察氏于返程回京的路上崩于德州舟次上。
女官给琅嬅整理好遗容后,弘历不顾众人反对亲自为琅嬅穿上了皇后朝服,看着女官给琅嬅盖上明黄的“盖脸纸”。
随后弘历下令用青雀舫把琅嬅的遗体运回京城,为的是不让车马颠簸,惊扰了琅嬅,他觉得,自己的琅嬅只是睡着了而已。
每天前来哭灵的嫔妃让弘历看得心烦,看着事事出头的如懿更是压不住怒火,迁怒如懿,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她,他和琅嬅也不会错过多年,让他抱憾终身,所以如懿在琅嬅的灵前被骂得狗血淋头。如懿被责骂,弘历把琅嬅的后事交给高晞月来主理,又让苏绿筠从旁协助,没想到这会让苏绿筠进而生出了野心。
弘历亲自给琅嬅扶灵回京,琅嬅的离世让弘历喜怒不定,这会儿没人敢反驳他的意见,都由着他来。船到了京城,却因为太过庞大,无法从水门中通过,弘历想都没有就要拆掉城门,给琅嬅让路。
这时候,礼部尚书以皇后身前节俭贤惠为由拼死劝谏,并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城墙垛口搭起木架,铺设木轨,木轨上用菜籽油润滑,然后用人力拉船,从木轨上通过。
一些聪明的嫔妃比如嘉妃之流看到弘历为皇后的崩逝如此劳民伤财,大费周章都明白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于是都安分了下来。
如懿暗着使劲,苏绿筠这个傻的明着蹦弹,导致她唯一的儿子最后也跟着遭殃。
紧接着就是琅嬅的丧仪,和拟定谥号,弘历任性了起来,下令提高琅嬅的丧仪的规格。
皇后丧仪的规制记载在《会典》里,此后圣祖的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的大丧仪,一律循例而行,从未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照京师治丧。
如果按照弘历的旨意来操办的话,令总理皇后大丧仪的王公大臣进退两难的是,照例行事,难免龙颜不悦,而违例提高丧仪规格,又必然遭致非议。权衡之下,他们决定索性抛开本朝《会典》而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弘历自然照准了。
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大清目前而言,尚属空前。
丧仪期间礼部呈上为琅嬅拟定的谥号,历来规矩礼节如此。
但弘历再一次任性的要亲自给琅嬅定谥号---孝贤。
众大臣纷纷上奏,表示从无先例,不能这么做,可弘历是听劝的人吗?答案显而易见,哪怕是富察氏族人的劝谏都不听,他对着朝臣说。
弘历(皇上):" 从来知臣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父,则知妻者莫如夫。朕昨赋皇后挽诗。有圣慈深忆孝。宫壶尽称贤之句。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
皇上都如此说了,大臣们还能如何,只能同意了。
同时,他忍着悲伤,为妻子料理了后事。弘历情绪无常,近乎崩溃。除此之外,弘历在琅嬅死后变得异常地残忍和暴戾。在为琅嬅操办丧事的时候,弘历下令群臣不得在服丧期间剃头。但是就有一些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弘历二话不说就把这些人赐死了。
这场丧葬事件引起了大官僚一连串的贬责黜革甚至赐死,使得乾隆初年相对平静的宦海突然掀起了波澜。
没办法,封建帝王统治的社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折在这里面的一连串的官员还都只是京城里弘历眼皮子底下的。
琅嬅的离去,好似把弘历原本的好脾气都带走了,原来大臣眼中那位彬彬有礼,宽和待人的君主变得像一点即燃的危险物品,大家都小心翼翼恨不得敬而远之。
朝臣还能躲,可后宫的嫔妃却躲不了,直面弘历的怒火,于是,纷纷出面请太后劝谏皇上。
太后哪怕是为了面子情,都要劝上两句,于是便去养心殿找弘历。一来养心殿就看到了披麻戴孝的弘历,气得个仰倒,恼怒的说。
配角:" 太后:皇帝,哀家看你真是疯了,哀家还好好的,还轮不着你披麻戴孝。"
弘历没理太后的话,只是看着李玉冷冰冰的道。
弘历(皇上):" 传朕口谕,即今日起让大清所有人都要穿丧服,以此来表示对皇后的尊重。"
送我一朵小花花:" 不是我乱编的,乾隆确实为富察皇后穿孝衣了,史书有记载,官员在这次丧事里落马几十人也有史书记载,不知道乾隆是趁着富察皇后的丧仪借机除掉不听话的官员还是真像传说那样那么喜欢富察皇后,毕竟帝王心思不好猜,咱们用史书记载来套用剧情吧!就当留个美好的想象,当作是为了富察皇后才这么做的吧!"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2_162619/149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