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总督大人没有?”

    “谁看到总督大人了?”

    “总督大人,我们来救您了!”

    无数急切的呼喊声出现在战场的各个角落。

    “中军旗在这里!”一个骑兵高举手臂,指着前面不远的地方说道。

    李定国听闻立刻带人冲了过去。

    那里是吴三桂叛乱的主战场,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当他赶到那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

    到处都是尸体,沾满血迹的甲胄和武器散落一地。

    象征着一军主帅的中军旗孤零零的倒在地上,被泥水和血水浸透。

    众人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王永吉。

    黄得功带着定王朱慈炯也来到了现场。

    朱慈炯发话道:“继续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刚找了一会,探马来报:“一支建奴骑兵从关宁军营地方向杀了过来。”

    黄得功快速想了想,对着李定国说道:“你先带骑兵上去抵挡一阵,我兵分两路。一部分人留在这里继续找总督大人,剩下的随后就到。”

    “好!”李定国翻身上马,带着骑兵离开。

    黄得功给朱慈炯留了两千兵马,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兵马跟在李定国后面离开。

    朱慈炯很高兴,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掌管两千多兵马。

    高兴之余他也没忘记正事,继续在战场上寻找王永吉的踪迹。

    找着找着,远处忽然传来一个士兵的喊声:“找到了,在这呢。”

    朱慈炯精神为之一振,立刻骑马跑了过去。

    还没等他走到那里,刺鼻的血腥味便传了过来。

    仅仅看了一眼,朱慈炯的心跳就开始加速。

    那是一座不高的小山。

    一般的山都是由土石堆成,而这座山却是由尸体组成。

    吴三桂的关宁军未能阵斩王永吉。

    但是关宁军溃败时发生了自相践踏的情况。

    他们拼了命的向后逃跑,把王永吉和他身边的亲兵们都卷入其中。

    王永吉只能跟着溃兵一起跑。

    前面逃跑的溃兵脚下不稳,摔倒在地。

    后面的溃兵无视一切,踩着倒地士兵的身体打算继续逃跑。

    可是他们也被绊倒在地。

    后面的士兵重复前面士兵的行为。

    人挤人,人踩人,人压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当王永吉跑到踩踏现场时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不等他反应过来便被人群淹没。

    随着时间的流逝,挤在一起的人群逐渐失去体温,成了尸体。

    在尸山的底部,朱慈炯看到了王永吉的尸首。

    他长叹一声,对着王永吉施屈膝礼。

    (单膝下跪,或者屈半膝。)

    周围的士兵们见状也跟着屈膝,以示尊重。

    古代中原王朝军人的礼节主要有六种,分别是戟礼,举枪礼,揖礼,抱拳礼,屈膝礼,以及不穿甲胄的跪拜礼。

    草原游牧部落的军礼主要为弯腰礼和举枪/举弓礼。

    礼毕后,朱慈炯对着周围的士兵说道:“来人,把王总督的尸首完好无损地挖出来,运回抚顺准备安葬!”

    “遵命。”士兵们爬上尸山,将上面的尸体一具一具搬开。

    把所有尸体都搬开后,士兵汇报:“王总督怀里好像抱着什么。”

    朱慈炯来到王永吉的尸体面前,亲自将他怀抱的东西拿了出来。

    他怀里有两样东西。

    一把剑,还有一个非常精美的盒子。

    剑是尚方宝剑。

    盒子发现里装的是平辽总督的官凭印授。

    前者是大明皇帝崇祯赐予。

    后者是朝廷颁发。

    朱慈炯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2_162681/443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