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凡继续说:“基层减负,首先要减在影响干事创业劲头的‘掣肘处’,释放干事创业活力。要通过精简工作流程、优化考核方式等举措,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干本职工作。
要建立长效激励政策,如绩效工资、职务晋升等,使基层干部在取得成绩时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回报,从而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能。
基层减负,还要减在影响民生改善举措的‘薄弱处’。要强化问题摸排,真正找到‘形式主义’的根源,通过取消‘制度上墙’、出台容错机制、减少突击检查、严格‘四不两直’等举措,让基层干部从被追责的恐慌中解脱出来。
基层减负,要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发扬‘短实新’文风,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印发的政策性文件要控制在10页以内。
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上级会议只开到下一级,不再层层开会。严禁随意拔高会议规格、扩大会议规模,未经批准不得要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门一把手参会,减少陪会。
提高会议实效,不搞照本宣科,不搞泛泛表态,不刻意搞传达不过夜,坚决防止同一事项议而不决、反复开会,省委组织部和省纪委会明察暗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山会海治理专项行动。
……”
就这一项议题,陆凡讲了整整半个小时,斥责弊端,拿出18条为基层减负的规定,并提出由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组成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基层减负工作。
第七个议题,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陆凡汇报清理编外人员议题。
陆凡说道:“近几年,各级各部门暴露出编外人员进出随意、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使用不当、财政负担加重、遗留难题多等突出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到了不得不处理境地。
部分地区和部门,在人员审核、聘用上随意性很大,这也导致了不少人借着‘关系’成功招聘。进入单位后靠着关系,很多人不愿意踏实工作,不仅浪费了人员名额,还额外增加了一笔支出。
导致工作堆积、完不成后不得不再进行临时人员招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得编外人员总量超额,增加政府的行政支出。
而且,同样在单位,编外人员和在编人员做着相通的工作,甚至做的更多更好,但所得的薪酬却比在编人员少的多,同工不同酬,造成不少编外人员心里失衡,索性逐渐‘摆烂’,无心于工作,这也是一大怪象。
反观编制内人员,享受着待遇,却没有发挥岗位价值,甚至提前开启养老模式,导致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我举个例子:省里发个文件、布置某项工作,市上转给县里,县里转给乡镇,乡镇书记批给分管副职,副职在把‘活’给干部派下去,干部把活交给临聘人员,到最后,无论多重要的工作,责任人成了临聘人员,这样的事每天都在上演,简直荒唐至极!干部干不了工作吗?如果真干不了,那要他们干啥?
开展清退工作,就是为了规范用人行为、清退冗余人员,减少工作中的组织风险和管理隐患,让编内人员职责回归,避免‘编内清闲、编外忙碌’情况的出现。”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2_162981/458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