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不动声色,看了一眼刘盈和刘恒。

    刘盈忙道:

    “父皇,儿臣觉得,当官还是应该走举荐和科举的正道才对。”

    刘邦哼了一声,道:

    “科举考试公平公开,算是正道也不差。”

    “但举荐出来的家伙,谁能保证不像纪新飘这种官员一样,喜欢盘剥老百姓?”

    刘盈顿时被质问得哑口无言。

    刘恒沉吟良久,开口道:

    “父皇,举荐出来的士人,一般都是当地比较有名望的士族,或者是大家族的子弟。”

    “这种出身一般是不缺钱的,也就不会像纪新飘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的贪钱了。”

    刘邦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刘恒。

    这小子,今天既然也站在了刘盈这边?

    看来捐官这个主意,确实是不太行。

    东汉世界,皇宫大殿之中,一片群情激奋。

    宰相宋弘怒斥道:

    “像纪新飘这种贪污腐败之人,竟然当上一县的地方官,简直就是华夏的耻辱!”

    邓禹缓缓点头,道:

    “作为地方官,本该为天子牧民,竟然却中饱私囊,公器私用,实在可恨!”

    耿弇重重地哼了一声。

    “有这种官员,老百姓怎么可能对朝廷有好感?”

    光武帝刘秀坐在皇位上,表情倒是颇为平静。

    对于臣子们的抨击,刘秀非常理解。

    捐官这种道路,是士族最为厌恶的方式。

    为何?

    像东汉士族,只需要通过考察举荐的方式,就能顺利入朝为官。

    故而士族更加看重的,是文化水平,是武艺,是个人修养和道德名望。

    但捐官完全不需要这些,只需要钱!

    如今东汉商业正在飞速发展,各地已经开始涌现出一批从普通老百姓出身的富商。

    当然,大部分富裕的产业还是被士族把持,但这依旧还是让士族们产生了浓重的危机感。

    如果东汉也开放捐官,那士族们岂不是要和那些浑身上下充满了铜臭的家伙当了同僚?

    这是心高气傲的士族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士农工商,士人第一等,商人第四等。

    第四等的商人凭什么能和士族们一起同朝为官!

    故而,东汉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们才会如此激动,如此的不可接受。

    刘秀笑呵呵地开口了。

    “所以朕说过的,科举才是正道嘛。”

    “诸位卿家觉得呢?”

    听着刘秀的话,群臣都是一愣,表情变幻不定。

    片刻后,宋弘干咳一声,正色道:

    “陛下所言极是,将来的大汉应该是以科举制度为主,察举制度作为辅助来进行选官。”

    邓禹回过神来,点头道:

    “对对对,绝对不能开捐官这种口子,那是对整个大汉和所有士族的羞辱!”

    群臣齐声称是。

    刘秀呵呵一笑,道:

    “朕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没了太监乱政,再消除掉捐官这个毛病,大汉的将来肯定是更好的!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捐官制度,古而有之。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过“内栗千石,升爵一级”的纳捐方式。】

    【大清的捐官制度,有说是顺治朝开始的,也有说是康熙朝开始的。】

    【顺治朝时,清军刚刚入关,连年征战急需大笔军费支撑,同时也能通过捐官的方式笼络一批当地士绅的心。】

    【康熙朝开启捐官,则是因为吴三桂发动了叛乱,国库之中对军费的需求迅速增长。】

    【到了雍正朝,也同样因为对准噶尔的战争开启过捐官。】

    【捐官的弊病非常明显,用钱买官的这批人能力低下,大多又带着想要通过官职收回买官本钱的心思,对治下百姓而言会产生极为沉重的负担。】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5_165361/253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