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陈德忠正在食品厂的办公室里和赵厂长商量新产品的推广计划。
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还没等陈德忠应声,门就被推开了。李玉兰拎着一个布袋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焦急,径直走到陈德忠的桌前。
“德忠哥,我有事想跟你说。”李玉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安,她放下布袋,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陈德忠。
陈德忠抬头看了看李玉兰,笑了笑:“什么事儿啊?瞧你急成这样,慢慢说。”
李玉兰坐下来,有些犹豫地开口:“我哥……大军他最近总说想找点事干,多赚点钱。你也知道的,他都老大不小了,三十多岁了吧,都没个姑娘能看上他。他自己也急,就想着多挣点钱,好让自己有个机会。”
陈德忠点了点头,对李玉兰的哥哥李大军并不陌生。李大军个子高大,身材结实,就是性子有些木讷,平时说话也不太流利,看上去有些笨拙。
他见过李大军几次,对他印象一般,不是因为人不好,而是总觉得他有些“轴”,脑子可能转不过弯来。
陈德忠想了想,问道:“那大军哥会做什么呢?有啥拿手的活儿吗?”
李玉兰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犹豫道:“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技能,就是烧饭烧得挺好的。他以前在村里农忙时常给大家伙儿烧饭,大家都说他烧的还不错。”
陈德忠听了,眼前一亮:“那倒是有点用处。咱们食品厂现在也管饭,不过一直是找外面的人送的,价格高不说,味道也不咋地。
要是大军能行,让他来厂里给工人们烧大锅饭也不错,经济实惠又方便。”
李玉兰的脸色稍稍舒展了一些,带着几分希望:“德忠哥,那我回去问问我哥,看他行不行。”
陈德忠点点头,补充道:“你问问大军哥,能不能同时烧几十个人的饭,特别是食堂里那种大锅饭,这活儿可不轻松。”
第二天一早,李玉兰带着李大军来到了陈德忠的办公室。
陈德忠正和赵厂长讨论新的市场推广计划,看到李玉兰和李大军进来,他笑着招呼他们:“玉兰,大军哥,快坐。刚说到你们呢,正好赵厂长也在,大家聊聊。”
李大军憨厚地笑了笑,坐在陈德忠对面,有些拘谨。赵厂长上下打量了李大军一眼,微笑着点点头:“大军啊,玉兰跟我说了你的事儿,想找点事做是不是?”
李大军点了点头,声音有些低沉:“是啊,我也想多赚点钱,让家里人过得好点。”
陈德忠开门见山:“大军哥,玉兰说你烧饭不错,能烧几十个人的大锅饭吗?”
李大军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没试过这么多人的,不过可以研究研究吧。”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似乎是怕自己做不好。
赵厂长却摆摆手,打断道:“大锅饭啊,真不一定好吃。我平时就不爱吃那种东西。这样吧,别搞食堂了,我看不如上镇上开个小饭店,以后咱们食品厂的工人吃饭,你们炒好了送来,不比大锅饭强多了?”
李玉兰听了,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小饭店还能接镇上的生意,比在厂里强多了。”她的兴奋写在脸上,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好日子。
然而,李大军脸上的笑容却带着几分犹豫,他皱了皱眉,低声说道:“可是……在镇上开店得不少钱吧?我家里也没那么多钱,怎么办呢?”
陈德忠拍了拍李大军的肩膀,笑道:“大军哥,你尽管去做,钱的事儿别愁,差多少钱你来找我拿,算我投资你的。等你赚了钱再还我就行了。”
李大军看着陈德忠那坚定的眼神,感激地点了点头:“德忠,你真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我一定好好干,不能辜负你。”
几天后,镇上多了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一块朴素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家常小馆”四个字,字体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朴实无华的劲儿。
李玉兰和李大军忙前忙后,店里热火朝天。李大军在后厨忙得满头大汗,一大锅炒菜香气四溢,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饭店虽然简单,但干净整洁,李玉兰在前面招呼客人,脸上挂着笑容。
偶尔村里有人进城办事,也会特意到这儿来捧场,点上一桌热菜,吃得津津有味。李玉兰和李大军的父母也时常来帮忙,他们的父亲李长河是村长,有些面子,总会拉来一些熟客。
“小玉,你们家的菜可真不错,比那些大饭店还实在!”一个顾客边吃边夸赞。
李玉兰笑着应道:“那当然了,我哥大军可是我们村的顶梁柱,他做的菜绝对不比城里大厨差!”
店里的生意越做越好,镇上的食品厂工人也开始习惯在这里用餐。李大军的厨艺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他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虽然忙碌,但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能发挥的地方。
陈德忠偶尔也会过来看一眼,看到饭店里人头攒动,生意兴隆,他心里也为李玉兰和李大军高兴。他拍着李大军的肩膀:“大军哥,好好干,镇上的人越来越多,这饭店开在这里是有前途的。”
李大军看着忙碌的李玉兰,又看看陈德忠,心里满是感激:“德忠,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咱们一起把这生意做大!”
陈德忠笑了笑,心里也有些成就感。
帮助身边的人找到方向,不仅仅是让他们多赚点钱,更是给了他们一份对未来的希望。
镇上的家常小馆在李大军和李玉兰的努力下渐渐站稳了脚跟,也让陈德忠看到了更多可能。
几天后的下午。
陈德忠坐在食品厂的办公室里,脸色阴沉。
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文件,都是关于最近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的投诉和反馈。
那些仿制品不仅名字和包装与“中华鳖精”极为相似,连广告词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消费者一时难辨真假,导致市场上混乱不堪。
“东华鳖精”、“中华护精”,这些山寨产品像是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下子就抢占了市场。
陈德忠捏着一份报纸,看到上面的仿制品广告,心头火气直冒。他咬了咬牙,把报纸狠狠地摔在桌子上。
赵厂长推门而入,看见陈德忠这副模样,叹了口气:“德忠,这些仿制品搞得市场一团糟,消费者的投诉都快把我们电话线打爆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5_165991/268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