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买梦中的数字,竟然中奖五亿 > 第369章 今天长了见识
    女人啊!

    一股滋味涌上心头。

    杨见没说什么。

    “估计时间不长,不用带东西,京都家里啥都有…我一个人过去,你在家安逸”

    “不,这次我跟你去,抽空还想回雷神山的风景区一趟,当是活动活动,…救灾嘛,多个人多份力量,我也要捐款捐物。”

    “咱家出100万人民币,够不够?”

    “好吧…”

    两个人站到一起,骆冰抱住他,杨见使用空间转移,一眨眼,回到京都“国际印象”别墅客厅。

    门口的两个保安正在闲聊,透过窗户,看到楼上灯光忽然亮了,

    “老张,你看灯怎么亮了?刚才不是黑着吗?”

    “是啊,怎么回事?”

    正准备过去检查,桌上电话响了,

    “我回来了,让唐索来一下,”

    “好,”

    老板回来了?怎么回来的?没开大门先进家?

    两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打消疑惑,

    “不该问的别问,不出事便好!”

    …

    第二天吃过早饭,杨见直接找周生明,坐在第三局局长办公室沙发上,他上交借的宝贝“凌虚之鹤”和“法衣袋”,周生明又推给他,“大领导上次开会说了,你用过的东西可以保留使用,方便造福更多人。”

    “这样不妥吧,不合乎规矩。”

    周生明说:“规矩只是约束平凡者,高人则不在此列。两件宝贝别人用不了,放在洞中,不如在你手里发挥作用,”

    实际上,这是领导对他的一种奖励。

    杨见把两件宝贝收起来,问周生明地震的具体原因。

    周生明说:“冬天地震极少,上次地震发生在百年前,去过的几个人说,底下有东西,必须降服镇压,以后才平安,否则不一定啥时候又地震”

    “什么东西?”

    “说不上来,你到那里看过便知,需要什么尽管说,人或宝贝,任你选。”

    “明天去现场看过再说。”

    “好,”

    按一下桌上的铃,吩咐秘书李纲:“把名单上的人都喊过来,杨见回来了,到办公室开个会。”

    共六个人,俱来自道门大派,穿戴大同小异,都是道教风范。

    武当派的风道长

    青城山的荣道长

    崂山派的徐道长

    三个老道带着自己的徒弟。两年不见,他们对杨见并不陌生,共同应对申城陨石时,曾经在一块集训研究了一个星期,算是老熟人。

    他们对杨见十分佩服,知道这个青年岁数不大,但能力超群,修为更远在自己之上。

    所以,当周生明委任杨见为事故处理小组组长时,也算是众望所归,没一个人有意见。

    在会上讨论了些可能遇到的事宜,相约明天八点钟出发,然后散会。道长们被安排在第三局属下宾馆,杨见京城谢绝挽留,回别墅休息。

    第二天八点钟,李纲带队,八个人乘飞机赶到川中,下了飞机坐上等候的轿车,又走了两个小时,才到事发地县城,住进安排好的宾馆,吃点东西睡了一夜。

    第三天上午,当地政府安排三辆越野车,拉他们到事发地点。

    从县府到乡镇,再到村庄,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看到许多正在作业的推土机、挖掘机紧张施工,恢复一度停运的公路。

    几个人下了车,跟随到过现场的李纲,来到罗盘炸裂之处。

    一到此处,几人感觉到异样,神情紧张起来。

    他们是第三局外请的高手,论身份地位,可以说代表了华夏道门流派最高的水平。

    任何一个出来,都能搅动风云,独当一面。

    第一个出场的是崂山派徐道长,他在平地转动几步,伸开双臂丈量,说:“方圆50米,起码有三股不同的气息上冲,”

    武当派的风道长,

    “不错,三种气息分别是金、木、水属性,”

    青城派荣道长:

    “一种活物,一种死物,一种尸物,”

    他们的徒弟听得云山雾罩,摸不着北,可是又不敢刨根问底,显得自己无知。

    李纲看向杨见,只见他最后出场,在出事地点转悠半圈,然后环望四周山峰,最后目光聚焦在大滑坡剩下的半座怪石嶙峋的山峰上,点点头。

    摸了摸鼻子,没说什么。

    别人听不见,杨见的耳边,婉儿和闫坤说个不停。

    十分钟后,杨见基本清楚所有状况,回过身,李纲问他:

    “杨调查员,你有什么发现?”

    杨见说:“了解一些,但是还不够全面,让司机开车再转几个地方,”

    来的时候,周生明私下叮嘱李纲秘书,这次考察以杨见为主,其他人为辅,一切听他安排。

    “好的”

    李纲吩咐三个司机:

    “开到能通车的地方观察。”

    司机师傅是政府派出的当地人,对附近情况比较熟悉。他们也接到命令,知道提供服务的几个都是能人异士,他们为解决地震问题而来,所以十分尽心尽力。

    车子向前行走十几分钟,由于道路毁坏,坑洼不平,特别难走,杨见问司机:

    “司机师傅,请问附近有没有范围比较大的丛林?或者生长千年的古树?”

    司机想了一下说:

    “有,小刘村山坡上有棵老槐树,据说生长了几千年,就是不知道被滑坡掩埋了没有?还在不在,”

    杨见说:“肯定还在,麻烦你带我们去看看。”

    车走到小刘庄半公里的地方无法行走,几个人只好下车步行。

    路上落满高处滚下来的大石头和地震形成的裂缝,大的像碾盘,小的如脸盆…众人小心翼翼的绕开,深一脚浅一脚,约摸一个小时,顺着小路走到小刘村对面一座山坡上。

    司机遥遥指着坡上一株茂盛的大树告诉杨见,“树还在,树冠最大的就是,”

    果然,远远看到那棵树长在一块山地里,枝繁叶茂,占地极广,伸出来的树枝树叶笼罩很大一片地方。

    有一条小路通上去。

    婉儿在耳边告诉杨见,“就是它,没错。”

    杨见心里有了底,但不动声色。

    听旁边的风道长说:“老槐树不简单,树上有异样”

    徐道长也说:“嗯嗯,已成气候,”

    司机顿时佩服不已,暗自说这群人真有本事,隔好远还能看出来。

    今天可长了见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6_166372/485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