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383章他们的目的是篡……
    朱允熥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他试图抽丝剥茧找出那幕后散布谣言的真凶。

    可越是深挖探究,整个事件就越发混沌不清。

    朱允熥沉默良久,一旁的刘远与周豪也只能屏息静待。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急促敲门声。

    屋内三人不由自主地一同抬头望去。

    周豪眼捷手快按住了腰间刀柄,稳步走向门边,拉开了门。

    门外之人见门缝一开,猛地用力将门推开。

    “允熥,大事不妙,有人要搞事情啊。”

    朱尚炳那响亮的嗓音,穿透门扉,直击屋内。

    他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让门后的周豪措手不及,差点踉跄倒地。

    紧跟其后的朱高炽,拧眉进门。

    “把门关上。”

    进屋后,朱高炽没忘回头交代周豪一声。

    随即,他踱步至朱允熥跟前。

    “你已经听说谣言的事了吧?”

    朱高炽边问边接过朱尚炳手中的茶杯,目光投向刘远。

    朱允熥微微颔首:“我已得知此事,可仍旧猜不透,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朱尚炳显然是一路火急火燎赶来的,一个劲儿地灌水。

    直到喝得肚皮溜圆,才开口。

    “这有啥难的,列个单子,把那些可能跟允熥过不去的都写上,我领人挨家挨户敲门去。谁家听见动静不对劲,露了狐狸尾巴,我就动手捉人。”

    还真有点小聪明,懂得以势压人那一套。

    朱允熥轻轻摆手,“关键得先把他们的目的搞明白。”

    朱高炽脸上泛起笑意,颔首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有搞明白他们意图,才能顺藤摸瓜,揪出背后的主使。”

    一旦遇到需要思考的事儿,朱尚炳就全然不在行了,开始摆弄起茶杯来。

    朱允熥接着分析:“表面上看,他们是想趁机挑事,用些由头煽动百姓追名逐利,放弃手头的活,去找那些玩意儿。”

    “这样一来,夏收时节只怕会生变故,地方难免会乱起来,朝廷这两年好不容易增加的税收也得跟着受影响。”

    “这些人不简单。”

    朱高炽忽然插话,声音低沉,“消息传得过于迅速,绝不仅仅是为了给朝廷跟地方添乱那么简单。”

    朱允熥跟朱高炽交换了个眼神,神色渐趋凝重。

    “他们恐怕还想借此机会整我。”

    朱高炽冷哼道:“当朝监国皇太孙,沉迷奇珍异宝,荒废政事,诱导民众逐利,动摇国家根基。这样一来,那些幕后黑手就有理由指责你不堪大任了。”

    “他们意图造反。”

    一旁的朱尚炳猛地爆喝,面上杀机涌现。

    朱允熥叹了口气,面容沉重:“这事估计没那么简单。”

    朱高炽应了一声,眉宇间满是疑惑。

    “他们的野心大得很。”

    朱允熥感慨万千,随即压低嗓音,“他们的目标,难道仅仅是要我失去什么吗?”

    这话里藏着深意。

    朱高炽闻言,心跳猛地加速,脸色也跟着紧绷起来。

    “他们是想篡……”

    朱高炽倒吸一口冷气。

    朱允熥连忙挥手打断了朱高炽子未尽之言,随后颔首。

    朱元璋年岁已高。

    朱标的腿脚又不便。

    皇太孙朱允熥,一旦因今日之事失位,受影响最大的并非大明本身。

    没了他这个皇太孙,大明朝还有众多的宗室子弟可以继位。

    但谁不清楚,朱允熥是皇上与朱标最为倚重的接班人。

    朱允熥出事,皇上跟朱标将会如何看待?

    面对着这三代传承可能断绝的局面,又会有怎样的变数?

    人年级大了,则易受外界风波影响。

    朱高炽愁容满面:“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说罢,他又自顾自地接上话:“要不再次发文书给各部门衙门,通令各地公开悬赏,找到东西就奖100两?”

    朱允熥的目光转向了朱高炽。

    这主意跟他所想的大同小异。

    通过朝廷正式发布悬赏令,明确奖赏的具体数目。

    100两银子,既不会多到诱使那些受户籍制度束缚的老百姓抛下田地,冒险犯难去寻找。

    又能激发商贩和游民的好奇心,或许在不经意间就能撞上好运。

    “就这么定了。”

    朱允熥轻声叹息。

    这次回京,他本想好好做些实事,却未料总有人跳出来捣乱。

    难道这两年朝廷砍头示众的还是太少吗?

    朱高炽也跟着叹了口气:“你打算如何处理?”

    按着朱允熥的性格,绝不会坐视这些人继续躲在暗处搞小动作。

    自从重返应天,再到被迫陪同尚炳远赴交趾。

    这一路走来,他的收获颇丰。

    尤为重要的是,他逐渐理解朱允熥那独特的治国理念。

    ……

    返回京城途中,允熥亲口对他讲过,他的心愿是让大明所有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再不用流离失所。

    这不仅是允熥的理想,同样也是他内心深处的渴望。

    经历了交趾清化城的风雨后,朱高炽对此话深信不疑。

    摆在大明面前的路还很长,任务艰巨。

    绝对不能容忍的是,走在街上时还得时刻提防背后可能伸出的暗手。

    正如朱高炽预料的那样,朱允炆转头望向刘远跟周豪。

    “锦衣卫与暗卫,将应天城严密监视起来。”

    接着,朱允熥望向朱高炽:“我们再次向朝廷呈文,那些暗处的人也会得到消息,接下来就看他们如何接招了。”

    ……

    接下来的几天。

    应天城刚刚蔓延开的谣言,被朝廷的新一轮公告击得粉碎。

    一瞬间,应天仿佛真的恢复了安静。

    然而,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锦衣卫与暗卫正严防死守,密切监察。

    朱允熥反倒显得从容不迫。

    宫外,夏原吉依旧忙得不可开交。

    解缙也终于等到新使命。

    全面负责勘查直隶区域的官道驿站,乡村小路,并监管水泥生产事宜。

    冯大匠自此每日伴随在解缙身边办事。

    直隶交通亟待改善。

    毕竟,直隶地区如今承载着大明近乎三成的赋税重任。

    南北物资汇集,商贾往来频繁,车马络绎不绝。

    为了促进各地交流,加快货物运输速度,以官道跟驿站为主道,延升至四面八方。

    直隶地区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当年实施摊丁入亩政策那样。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68_168022/330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