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锦衣黑明 > 第227章 交叉棋手,交叉局(中)
    还不到八月啊,这山里真的是嗖嗖冷。

    茅草房子有门,但也有风,校尉进来把破损的灶火点着,留下一堆干柴退了出去。

    陆天明把两个麦饼放到灶火的石板上,拿小铜盆滚一点水,不一会,灶火把炕烧暖和了。

    石板垫干草,喝水吃了一个饼,躺上面还怪舒服。

    哼哼唧唧伸了个懒腰,刘妞妞突然道,“藩王!”

    把陆天明吓了一跳,扭头看到她已来到身边,把晋商的资料放下,继续解释道,“老爷,若说我们少了什么,那只有藩王,咱们与藩王做生意,妾身没有给您带他们的情况,都在太原城的商号里。”

    “藩王养义匪?开什么玩笑,有养匪的精力,他们自己就去做匪了,反正宗室垃圾犯法,地方官也不敢缉拿,大同府的代藩,不就经常有拦路打劫的王八蛋。”

    刘妞妞摇摇头,“妾身无法给您判断,山西只有三藩,妾身都清楚他们的情况,您需要听听吗?”

    “不是他们,你先吃饭吧。”

    刘妞妞去吃饭,陆天明倒下闭目继续思索。

    晋商生意项目比江南复杂,但他们有严格的地理划分,相比江南商圈的高度融合,晋商的利益链非常明显。

    他们是线性单向的,而不是江南的圈圈。

    自己出京前笃定张家口边商与山西内部有重大关联,事实是:目前真没有发现内部的关系,除了生意上的买卖,联姻都没有。

    既然没有联姻,几乎可以否定他们的利益捆绑关系。

    八大皇商山西籍,世代在张家口做生意,张家口土生土长的边关人。

    他们中最大的范家,祖籍晋中介休,但目前在张家口都七代人了,成祖时期就是边商。

    严格说起来,他们还是张辅扶植的人,是初代英国公在宣大练兵时候,为边军走粮的商人,最后定居在张家口。

    其他七家也是同样的情况,最近的一支都是八十年前的事了,嘉靖朝就定居张家口。

    张家口的边商很专注,从不在大明境内做生意,从不在大明境内走货,连宣府都不出去。

    外地商人通过顺天府或山西官道,把货物送到张家口,再把边商的货物运走,交接后就没事了,边商把货物整理装车,如何出塞,出去后走哪里,其他商人从不参与。

    他们不生产货物,也无法消化货物,是顶到前端的一批中间商,纯粹的‘进出口’商人。

    背后的保护伞、供货商、销赃商,才是真正的卖国贼。

    若说暗处的联系,他们与国公府的联系,反而比山西的晋商联系紧密,因为他们的保护伞、兼亲密伙伴边军,是都督府的人。

    陆天明知道保护伞,知道供货商,也知道销赃商,他们的大头货物是从顺天府过去的。

    山西一闹流贼,商路就断了,中原也会马上就断。

    而张家口真正大规模走私卖国还没有开始,晋商哪能支撑他们出售盐铁布粮、换回奇珍异宝的行为。

    当下晋商的利益并不在张家口,没有形成闭环,要搞走私商人,还是得从京城那边开始,山西这边是南辕北辙。

    刘妞妞给他统计的晋商,根本没有单独说张家口那八家,而是十七家边商的大概情况,他们才是一体的。

    晋商的走私通道在大同府,服务对象是河套,暂时确实没必要跑到张家口。

    一直以来,自己以为的走私,与京城说的走私,还有山西商人的走私,彼此全不是一回事。

    宋裕本说应该看看晋商的资料,就是在嘲讽自己。

    这中间劈叉很严重,闹笑话了。

    …………

    注:扯个淡,搞清背景。

    作者知道有些年轻读者被固化了某种概念,知道你们想看什么,但作者不想给历史强加群体性、地域性罪名,更不能给小朋友灌输错误的认知。

    咱们认真对待一下‘历史罪名’。

    很多人知道八大蝗商,顺嘴就说晋商在卖国。

    这句话是清朝人说的,在清朝说当然没问题,指向明确,咱们跟着一起嚷,就上当了。

    清朝的晋商是八大皇商主导、官方扶植起来的内务府商团,说‘晋商卖国’绝对准确。

    但明朝的晋商,与八大皇商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八大皇商是北直隶宣府人,祖籍山西,而不是山西人,他们连张家口都代表不了,在明朝根本不算晋商,就是单纯的互市边商。

    明朝的晋商是士绅宗族,他们出塞的生意主体对象是河套地区(走的是杀虎口、丰镇关),商路一直在大同府,而不是舍近求远,跑到宣府的张家口。

    明代晋商中的边商,是大同府代王庇佑、晋中商人运输、晋南商人供货、边军高度参与、向漠南走商的商团,与张家口依旧不是一群人。

    若没交代清楚‘晋商’这个群体,极易让人小朋友误会明代晋商在集体卖国。

    呸,他们虽然也卖国。

    但给张家口供货,只是明代晋商的一个项目,非主体生意。

    ‘晋商卖国’,这种说法来源很有意思,是清朝商人之间撕咬的舆论。

    清朝一统南北之后,八大家代理内务府,运河漕商、布商、两淮盐商、以及江南士绅圈不敢直接攻讦皇商,正好八大家祖籍全是山西,顺手就给套用了一个晋商名头。

    为了打压皇商,开始对‘晋商’这个群体攻讦。

    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完全起反作用了。

    商场出现这种‘隔绝式’竞争舆论,让清朝皇帝十分警惕,注重保护‘内务府八大家’,京城、张家口、山西老家赐宅邸,扶植他们主持晋商,以免势力薄弱被吃掉。

    这样就把清朝商场的斗争固化了,南商打压晋商,晋商打压北商,北商打压皇商,皇帝打压南商,整个闭环了,但也证明清朝皇帝对待商人很聪明,他们谁也离不开谁,谁也无法与另一方联合干坏事。

    晋商在清朝被持续攻讦三百年,以至后人误以为皇商=蝗商=明清晋商。

    完全把明清两朝的晋商混淆了。

    实际上,张家口在崇祯朝十年间疯狂走私,边商只是被推出来的人,主要的供货、销赃渠道,一直走的是顺天府。

    张家口在明末出塞的大商号有十七家,八家祖籍山西的商号抱团传了下来,另外九家随着大明烟消云散了。

    张家口巅峰期每年交易额三百万两以上,全是奢侈品,当时的晋商就算想做也没那个能力,物理上就做不到。

    黄台吉出卖的山货、貂绒、东珠等去处,历史记录十分明确,多尔衮在攻陷江南后搜了一大堆,是京城的十几倍。

    招待降臣的大宴上,多尔衮当场嘲讽南臣虚伪,丝毫不给面子,送给他们六个字:本为友,何来忠。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0_170466/11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