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 > 第176章 南北失衡!分卷取士!
    南北分卷取士?

    顾名思义,傻子都听得明白!

    朱棣立刻起身,神情严肃,他命人去唤黑衣宰相姚广孝。

    永乐二年,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

    永乐帝曾命姚广孝蓄发还俗,却都被姚广孝拒绝,后永乐帝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

    这位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并不是什么醉心权势与富贵的人物。

    不一会儿,姚广孝急匆匆地赶到。

    听闻“南北分卷取士”,他与朱棣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之色。

    如果真按照朱高爔所说,国朝对科考改制进行分地取士,那这可就是一项重大国策了!

    科举改制,动辄便是影响朝政国运的大事。

    而且这“分地取士”看着简单,具体应该怎么执行呢?

    每次国朝科考录取的进士,数量都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就是说名额是有限的。

    既然如此,这名额该怎么分配,具体南北两地的名额多少,这就又是个问题了!

    “爔儿,你仔细说说!”

    朱棣起身踱步,犹豫了良久,最后还是看向了朱高爔。

    朱高爔言简意赅,道:“南北分卷取士,说白了就是因为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的学识水平差距太大,南方文化素质普遍要高过北方!”

    “其实到了唐宋年间,南方已经成为实际上的经济中心了,就比如面积同样的田地,北方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华南则一年两熟,比粮食产量北方比不过南方,他们读书人有句话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能够天天吃饱肚子,才能抽身做学问,而北方士子连吃饱穿暖都是难题,他们生活条件远不如南方士子,这样一来南士的文化素养就比北士高多了。”

    朱棣和姚广孝连连点头。

    这些道理,其实他们是知道的。

    仅从历代科举都看得出来,南方士子高中的数量要远多于北方士子,以致于洪武末年还闹出了一场“南北榜案”。

    “但是,北方承担着抵御外族入侵的重任,草原蛮夷一直都历代帝王的心头大患,也是我大明百姓安稳生活的不稳定因素。”

    “朝廷想在绵延万里的国境线上抵御外族入侵,只能倚靠关隘和天险,而这就需要有人去驻守,需要征召兵丁与劳力,所以北疆与南方一样同样,都是我大明不可分裂的疆土!”

    这一句话,几乎说到了朱棣的心坎里面。

    他本身就是昔日的燕王殿下,哪里不明白如今大明王朝的困境。

    金陵帝都确实不错,可惜地理位置太过偏安,长久下去朝廷对北疆的掌控力势必下降,南北失衡将会更加严重,这是关乎到大明国运的巨大隐患!

    正因为如此,朱棣和姚广孝这对君臣才会想到迁都北京,迁都之后这个隐患自会解决。

    朱棣眼中明亮,看向朱高爔的眼神里面愈发欣慰。

    “爔儿,继续说下去。”

    “国朝要尽可能地做到平衡南北方关系,实现南北权力对等,都是保持国家统一,维系社会安定的重中之重,因为北方人心不稳,蛮夷只会愈发猖獗,南方人日子也不会好过,当年那场南北榜案,就是太祖高皇帝利用科举来笼络北方士人、平衡南北差距的最好例子。”

    南方是经济中心,仓廪实而知礼节,人家有的是粮食吃,吃饱喝足了就开始进学修德,一代又一代地入仕为官,积攒下的文化底蕴与官场背景,更不是北方士子可以相比的。

    而北方粮食产量本就不如南方,加上又面临蛮夷劫掠袭扰与时常爆发的兵戈战火,老百姓日子过得就凄惨多了,吃好穿暖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至于进学修德就看命了,是以文化素养普遍比不过南方士子。

    “若单就人才选拔的角度来看,其实本来不应该有地域之分,因为科考要做到公平公正,但若是从政治维稳角度,又必须做到相对均衡,否则北方士子一再落榜,那国朝就会渐渐失去北人之心!”

    朱高爔做足了铺垫,然后说出了解决办法。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地取士,分卷科考!”

    “历来科考南北士子高中人数差异太大,就在于双方才学不在一个水平上,但是科举之士,又必须要做到南北兼取,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南北兼取,分卷取士!

    朱棣和姚广孝对望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兴奋之色。

    “南人虽善文词,但大多轻浮,而北人虽才学稍浅,可胜在厚重,这就是双方的优劣。”

    “所以应当分南北取士,录取名额就看陛下与朝臣商议了,现在这科考高中名额,说句不好听的,几乎是南士九成北士一成,南方士绅缙绅将要垄断科举垄断官场!”

    南士九成北士一成!

    这其实已经是说得保守了!

    比如洪武朝那场“南北榜案”,全都是清一色的南方士子!

    人家主考官确实没有舞弊,南方士子的才学水平确实高出北方士子一大截,这让朝廷怎么办呢?

    太祖皇帝为了笼络北士之心,重新选了全部都是北方士子的进士,但这并不能让天下信服,反而炮制出了一场冤案。

    “最好比例,应该是南士六分北士四分,直接分卷考试,把北方士子的考卷出的比南方士子简单一些,降低他们高中的难度,却也可以筛选出优秀举子,如此一来南北失衡便可解决。”

    “妙啊!”姚广孝由衷称赞道,忍不住为朱高爔此计点赞!

    朱棣也忍不住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

    此计确实很妙,堪称利国利民之策啊!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那都是大明不可分裂的疆土!

    朱棣为了平衡这南北逐渐拉开的差距,不知道愁白了多少头发丝,一直在为迁都北京做着准备。

    但是迁都这种大项目,少说都得要十好几年,这十几年里万一再闹出个南北榜案呢?

    所以不如南北分卷取士!

    南北分地分卷考就是了!

    你北方士子去考简单一些的北卷!

    你南方士子自己去考稍难一些南卷!

    这下子所有参考学子的水平线都起码在同一水平线上了,到了那个时候你要是落榜再狗叫什么“舞弊”、“地域黑”,朝廷不撕烂你的狗嘴!

    事实上,自从洪武年间那场南北榜案后,就有很多落榜士子以此案为先例,或攻讦考官,或求请覆试,反正就是主打一个我落榜了谁都别想好过,报复心理贼强!

    朝廷对此也是烦不胜烦,却不得不着手解决!

    现在,分卷一出,彻底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0_170694/260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