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 第149章 贪污六十两者,剥皮
    原本请求开海的海瑞,兵出奇招,顺应既得利益者的意思,要求遵循海禁之祖训,瞬间化被动为主动,攻守易势。

    隆庆开关以后,已经放开了海禁,并将福建漳州府月港划为海澄县,以海防馆管理民间船队。

    世界上的白银,纷纷涌入明朝,提高了财政收入,也为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奠定了基础。

    但沿海走私,依旧猖獗。

    现在海瑞以退为进,提出严格遵守海禁祖训,片帆不得下海,直接就戳中了沿海走私集团的命穴。

    你们出海走私,既不报备,也不缴税,挣得那点钱全揣自个兜里啦。

    那好,反正朝廷从中也收不到税,干脆,片帆不得下海,谁也别挣这个钱了。

    反正朝廷不指着从海上收税过日子,这海禁就禁了,大不了再打一遍倭寇。

    可你们这些靠海吃饭的走私集团,能不能撑得住就不好说了。

    为此,朝堂上各怀心事。

    但最忧心的,还是沿海地区出身的官员。

    其他地区出身的官员,则是抱着一副看热闹的心态。

    因为他们的家乡又不临海,海禁又不关他们的事。

    朱翊钧没有立即处置此事,而是故意晾了三天。

    就在这三天里,海瑞又上了一道奏疏,请求恢复洪武年间的法规,贪污六十两者,剥皮。

    好家伙,海禁的事还没捋明白呢,这就又放出个大招。

    原本就沸腾的朝堂,再次开了锅。

    朱翊钧觉得是时候了,就在乾清宫召内阁、六部九卿议事。

    众臣来到乾清宫,心里都明白是为了开海的事。

    可朱翊钧却并没有问开海的事。

    “户部先前铸造的银元,民间竟有仿制者,户部可有对策?”

    户部尚书张学颜随即回答,“回禀陛下,银元铸造,不同于银锭铸造,亦不同于铜钱铸造,此前户部也并无铸造经验。”

    “自出了民间仿制银元者后,臣便与户部同僚思索应对之法。”

    “在召集有经验的工匠共同商讨后,改进了铸造工艺,精确银八九、铜一一的铸造比例,重新雕刻钱范,不断摸索,终于寻到合适之法。”

    “如今户部铸造的银元,轻轻一吹,便有声响。凭借此特点,百姓便可以分辨真伪。”

    “而且银元制作工序复杂,且不说民间有没有能力复刻,单单是其中耗费的精力物力,就难以估量。”

    “民间要想仿制银元,需要付出的精力远远小于收益,得不偿失,想来也不会再有人赔本去做。”

    “只是,改进后的银元,制作工序复杂,铸造时间上要高于先前。”

    朱翊钧点点头,“精益求精,耗费些许时间不算什么。”

    银元的铸造没问题,那开银行就没有技术上的担忧了。银行的事也就能尽快提上日程。

    眼下,还是要处理开海的事。

    “海瑞的奏疏,你们也都看到了,第一道奏疏请求开海,重新设立市舶司,增设督饷馆。与邹元标辩驳后,又上了第二道奏疏,请求恢复海禁,片帆不得下海。”

    “昨天,又上了第三道奏疏,说官场贪腐成风,请求恢复洪武年间的律法,凡贪污六十两者,剥皮。”

    “诸位爱卿,怎么看?”

    “陛下。”吏部尚书杨最先开口。

    “人无完人,官员中有个别贪腐者,确实难以避免。不过我大明有圣君在上,朝中有三法司,各地有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且有东厂、锦衣卫在旁监督,贪腐之风已然受到严密监察。”

    “若是贸然兴起洪武旧制,恐引人心惶惶。且引剥皮实草之刑,易起好杀之心,有损陛下仁德。”

    “臣以为海瑞此言,有言过其实之嫌,不当取。”

    其实,朱翊钧也不愿意复行洪武年间的律法。

    贪污六十两就剥皮,那大明朝但凡是穿着官服的,剩不下几个人能站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难啊。

    “杨尚书所言,有理。张诚。”

    “奴婢在。”张诚立刻上前。

    “海瑞的这道奏疏,驳。”

    “奴婢遵旨。”

    “那海瑞奏疏中提的海禁之策,”朱翊钧有意拉长了音调,“诸位爱卿怎么看?”

    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六部九卿的九位,加起来一共十二个人。

    在这十二个人中,沿海地区出身的官员,就四位。

    首辅申时行,次辅王锡爵,吏部尚书杨巍,工部尚书许国。

    而吏部尚书杨巍是山东无棣人,许国是南直隶徽州府人。

    严格来说,与开海关联最大的就两位,首辅申时行,次辅王锡爵,这二位是南直隶苏州府人。

    因此,当朱翊钧问话后,其余人没有回答,众人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在明朝,地域歧视可是很厉害的。

    申时行也知道,这话得他来回。

    不仅仅是他出身沿海,更重要的他还是内阁首辅,无论大明朝有什么事,都绕不开他。

    “陛下,隆庆元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力陈海禁之弊,走私之峻,请开市舶司,易私贩为公贩。”

    “先帝高瞻远瞩,解禁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船队远贩东西二洋,日本除外。”

    “不久,又开福建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为治所设海澄县,以海防馆管理民间船队以及征税。”

    “此后,国库收入有所提高,可倭患也随之增加。”

    “到如今,倭患依旧未清,月港的海防馆,税收所得也不及先帝在位时。”

    刑部尚书张孟男听着申时行的话,压制不住,直接开口说道:

    “倭患是没有肃清,海防馆的税收也确实不如先帝在位时,可沿海的走私,却是愈发猖獗。”

    张孟男是高拱的内侄,行事风格也和高拱有几分相似,有点愤青。

    申时行知道张孟男的脾气,他本人能当上首辅,自然也能控制住情绪,并没有为张孟男的话所动。

    “张尚书说的不错,解除海禁后的弊端,有,可沿海走私,的确愈发猖獗。”

    “因此,海瑞第一道奏疏所言,全面开海,不合时宜。”

    张孟男立刻问道:“那申阁老的意思是,要依海瑞第二道奏疏所言,重行海禁之策?”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1_171170/47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