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柴荣冷笑一声,“连皇位都没能传给儿子,这还有什么好猜的?
兵变变得好啊,到头来皇位不保,性命还被自己亲弟弟给取了去。
这会儿,你那嘴脸必定极为有趣。”
……
(历史都没有定论的事,就不写赵匡胤的反应了。)
【赵匡胤去世的同年,其赵光义登基继位,是为宋太宗。
继位后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平定了吴越和北汉,基本实现了中原的统一。
但是对于那些投降的国主,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并没有选择留他们性命。
公元965年,后蜀国主孟昶投降后被迁往汴京,七天后就被赵匡胤毒杀,孟昶的花蕊夫人也被赵匡胤纳为宠妃。
公元988年,吴越国王钱弘俶在六十大寿时,受赵光义赐宴,之后猝死身亡。
而钱弘俶的父亲钱镠,就是那位对夫人说出“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深情国主。
赵光义毒杀的另一位亡国之君,便是五代十国最出名的,也是被后世誉为千古词帝的李煜。
李煜出身帝王之家,但自小不关心政治,寄情于山水和佛法。
他本不是太子,也未曾被寄予继承皇位的期望。
但大哥太子李弘冀病逝后,皇位顺给了他。
亡国前,李煜的词柔靡绮丽,用词华美,慵懒而又闲适:
《一斛珠·晓妆初过》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亡国后,他的词风大转,因亡国的悲壮凄凉,直抒胸臆,也不缺对亲人的思念和离愁。
可也因此让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达到了作词的至高境界: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也因为这首词,赵光义认为其有复国之心,于是将李煜毒杀,一代千古词帝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年四十二岁。
(也有说法认为,李煜的小周后被赵光义强行临幸,李煜写下的词被赵光义认为是对他的一种怨恨,于是干脆杀了李煜。但这是野史,没有实证。)
时至今日,李煜的诸多名篇依然被后世奉为语文课必学之作,因为写的太好,更是要求全文背诵。】
“荒唐!朕这个统一中原的帝王,还不如他一个只会写词的亡国之君有名!?”
赵光义抬起手就要下令杀了李煜,可犹豫片刻又将手放下了。
这会儿再杀了李煜,就坐实了他小心眼,不杀吧,又实在叫人生气。
那家伙怕就是在深院小楼里幽禁久了,才一门心思写出这些词来。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看完天幕陈述历史,看看南唐旧部有没有因为李煜死后造乱的记载。
……
宋朝,西园雅集酒宴上,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米芾等文人墨客和书画曲乐大家齐聚一起。
东道主王诜举杯道:“我等文人虽无征战沙场马上建功的统兵领将之能,但靠着诗词才情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不输帝王将相的美名,诸位,当共勉之。”
……
【灭亡北汉统一中原后的赵光义,未经充分休整和准备,就急于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
(幽燕同指幽州地区,幽云十六州和燕云十六州只是不同时期下的两个称谓)。
亲率十余万禁军精锐北伐辽国。
结果因为准备仓促,围城久攻不下,辽军援兵赶了过来夹击宋军,导致高粱河之战惨败。
赵光义自己也身中流矢,乘着驴车仓皇逃跑。
一夜之间从幽州跑到涿州,身负箭伤靠着区区一辆驴车足足跑了一百多公里,比古代军队强行军跑得还快,因此被后世人戏称为高粱河车神。
而此战也导致宋军损失了万余精锐,但可能实际损失远不止此数。
七年后,公元986年,赵光义重整二十万大军再度北伐辽国。
结果因为赵光义在开封遥控指挥,且主力又以步兵为主行军缓慢,被辽国骑兵截断粮道后再次遭受惨败。
一代名将杨业被围,力战不敌,最终被俘绝食三日而亡。
杨业就是杨家将中的杨继业,杨家将便是在杨业及其子孙真实事迹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和民间传说演变而来。
不过其七子和杨门女将大多是虚构的,只有杨六郎杨延昭是真实人物。
此战的大败,使得宋朝国力兵力大损,奠定了此后多年辽攻宋防的基本态势。
这也成为了赵光义被诟病军事能力的最大论点。
不过他的治国才能还是不错的。
他改变谏官制度,提高谏官官阶。
完善科举制,扩大取士名额和范围,实行糊名制度,极大降低了科举舞弊的情况,为宋朝选拔人才奠定了关键基础。
重视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开荒,规定一定期限内新开荒的土地不收租税,还安排官方修建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使宋朝田地数量大幅增加。
同时废除节度使,设置转运使、走马承受等官职,将郡县制改善为路、州、县三级制。
地方各司重要官员互不统属,互相监督,使得地方权力分散加强了中央集权。
另外在对辽作战失败后,赵光义吸纳大臣建议修筑了长达450多公里的水上防御工程“水长城”。
借助水利抵御辽国骑兵,守护北宋国土长达100多年。
据说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宋太宗在皇宫中想到穷苦百姓在这样的寒冬可能缺衣少食,很难熬过寒冬。
于是他下令给京城中那些穷苦百姓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孤儿等送去木炭和粮食,帮助他们度过寒冬,这便是雪中送炭成语的由来。
不过也正是赵光义主导确定了重文轻武的大方针。
导致武将集团在之后受到过度打压,军事力量发展尤为艰难,且在往后造成冗官冗兵冗费三冗现象,加重财政负担,是宋朝后来“积贫积弱”的重要病根。】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2_172226/268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