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说道:“国舅回长安,请殿下在东郊码头亲迎。”

    王珪与韦挺同时施礼:“定代为上疏。”

    窦乐,是一定要回长安的。

    大唐皇帝李渊驾崩,新皇登基,他不可能不回长安。

    虽然,他不太想回来。

    他就想住在余杭,或者岭南也行。

    但,他必须回长安。

    大唐史官记载的,百族为祭祀大唐皇帝驾崩而举办的大仪式,结束。

    就是大唐第一届全民运动会。

    伤到不少人,摔跤与搏击什么的,这些家伙出手有点重。

    大唐国舅,扶灵柩自大运河回长安。

    沿河,万民悲痛。

    依史官记载,万民的眼泪都让运河水涨了几寸。

    终于,可以看到长安的东码头了,窦乐想低调。

    码头上,开道的是十六名身高九尺的强壮士兵,用铁链拉着的八只猛虎。

    就是虎。

    真正的虎。

    自从窦乐送了李靖两只虎仔之后,大唐最顶类的武官,都喜欢养老虎。

    窦乐养的比例另类。

    依古籍记载,名为食铁兽。

    此时,只说东郊码头。

    八只猛虎开道,后面是来自岭南西的战象兵。

    走在最中间的一头巨象,身上放着窦乐的大纛。

    而后是国舅府各位将军的旗帜。

    窦乐呢,在船上等了快一个时辰了,还没轮到他的船靠岸,码头上,这一队队的走的,是摆给谁看呢?

    窦乐不由的想到了张初尘曾经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你护不住我的夫君,我们不介意用刘文静之计。

    没错。

    这是在自我保护。

    也是国舅府上下,文官武将的一种态度。

    码头上,摆出这样的阵式。

    国舅府诸将在进行自我保护,他们要告诉朝堂,你们想动我们,多少要过一点脑子,我们自然是忠君的,可古话说的好,母慈子才孝呢。

    若是朝堂上欺负我们,我们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欺负的。

    新皇即将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

    永业军各大营,夜不解甲的命令还没撤消呢,各地永业军其实也很紧张。

    生怕换了新皇帝,会改变以前对待他们的方式。

    谈殿甚至非常直白的告诉冯盎,长安城那些人,若有什么不长眼,咱们也不介意跟他们抡刀子。

    冯盎,没一秒犹豫,立即和谈殿达到一致

    码头上,李建成还在码头外的营帐内。

    码头内,王珪、韦挺等人在迎接。

    与国舅府的众人见面,相谈甚欢,完全就是多年不见的好友,再次见面的样子。

    船上。

    窦乐看着码头上这夸张的仪仗,忍不住问郑元璹:“郑兄,你读书多,可曾听过有闻仲这个人。”

    “闻仲!何人?”

    窦乐只是看到码头上的仪仗,想到的就是太师回朝那一幕。

    连帝辛都亲自出迎。

    窦乐对郑元璹说:“商末,太师。”

    郑元璹摇了摇头:“乐郎可能是记错了,或许只是名,没姓氏。闻氏,依古籍就我所知,有三个来源。以地为氏,春秋时的郑国的闻邑。以号为氏,还是春秋时,有世称‘闻人’为鲁国太史,以及鲁国少正。这两位,都是姬姓,以‘闻人’后代为闻姓。”

    郑元璹非常肯定的表示:“商末,没有闻氏,或是闻姓,或有姓氏,只是乐郎你只记得名字。”

    原来,闻仲并不存在。

    郑元璹再问:“此人,非寻常人?”

    窦乐:“野史,不为准。商量个事。”

    “讲来。”

    窦乐:“我准备让雷音堂普及,按字收费。普通的时候,可以传递家书,也可以商人间传递商情。国舅府用的,改用加密电码,普通的,为公众码。”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2_172657/2821934.html